以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自古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具有包容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共通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在当前的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应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新方法、新手段,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讲
以数字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今年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家治理,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数字化给国家治理带来的机遇,把握数字化赋能国家治理的主要方面,创新治理理念和方式,推动治理流程再造
【乡镇农村基层党员培训党课讲稿】爱党 为民 明责 存戒 争当合格党员同志们:党课讲稿
乡镇农村基层党员培训党课讲稿-由作者委婉滴说爱上传,大小37.4 KB,总共15页,适用于党课讲稿等多种场景,包含了乡镇,农村基层,农村,基层,党员培训,党员,培训,党课讲稿,党课,讲稿
党员干部 如何全面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党员干部如何全面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让我们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认直学习和深刻理解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具体要求。 1、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以思想高度统一确保政治统一、行动统一,全
预备党员参加党课培训心得总结【5篇】-由作者极致丶许东上传,大小17.7 KB,总共5页,适用于公文范文等多种场景,包含了预备党员,预备,党员,参加,党课培训,党课,培训,心得,总结,5,篇
有关党员接受党课培训心得体会参考模板-由作者吕贵园上传,大小23.1 KB,总共7页,适用于心得体会等多种场景,包含了有关,党员,接受,党课培训,党课,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参考
党员接受党课培训心得体会优秀5篇2021-由作者岛是海心底上传,大小21.5 KB,总共6页,适用于心得体会等多种场景,包含了党员,接受,党课培训,党课,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优秀,5,篇,2021
精选2021党员接受党课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由作者紫匀zl上传,大小23.1 KB,总共7页,适用于心得体会等多种场景,包含了精选,2021,党员,接受,党课培训,党课,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通用,5,篇
2021城市管理执法业务培训学习总结-由作者联强专业音频上传,大小24.5 KB,总共2页,适用于总结等多种场景,包含了城市管理执法业务培训学习总结
2021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学习总结3篇-由作者子巴概录自泻上传,大小16.4 KB,总共3页,适用于总结等多种场景,包含了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学习总结3篇
党课培训总结3篇党课培训小结范文-由作者小露卡儿上传,大小16.3 KB,总共3页,适用于总结等多种场景,包含了党课培训,党课,培训,总结,3,篇,小结,范文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大力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教师职业,最独特之处是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发展,最关键是要靠精神引领。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代表的信中,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
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看战斗精神培育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回望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硝烟,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身处残酷而恶劣的战场环境,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战斗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力量,也为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战斗精神培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志愿军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制胜密码 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坚定信仰、必胜信念、勇气智慧、团
XX公司党支部2022年度党课培训计划-由作者活宝哎呀呀哈哈上传,大小18.730KB,总共2页,适用于公文范文等多种场景,包含了XX公司党支部2022年度党课培训计划,XX公司党支部2022年度党课培训计划
青年干部党课培训心得体会-由作者周小泉子上传,大小14.243KB,总共3页,适用于心得体会等多种场景,包含了青年干部党课培训心得体会,青年干部党课培训心得体会
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提出, 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科技创新是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引擎”。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任务,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规模和水平,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赢得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权,实现“内涵型”增长。 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布局的新优势 要踊跃从事引领性基础研究
“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探索 ——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精神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自信自强的前提和基础。“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这一重要论断,蕴含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现实诉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学习习近平世界经济发展思想 1.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深化了对经济全球化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吸收借鉴了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的有益成分,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全球化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分工的本质及其运作机制进行了初步阐释。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列宁初步
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 ——大力弘扬一带一路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阐述倡议初心,回顾建设成绩,总结合作经验,宣布八项行动,得到与会各方热烈反响和积极支持。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本届高峰论坛巩固了合作共识,丰富了合作成果,拓展了光明前景,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 一、为开创下一个金色十年指明前进方向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三次“一带一路”相关座谈会,连续三次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着力推进的七项重要任务,在“七个着力”中,“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开创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既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启示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经济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而且在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切得益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是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无疑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宣传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以习
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城市发
中华文明:在固本开新中永驻风华 ——保持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自信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尤为特殊的是,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并以国家形态绵延至今的文明,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发展特色。同时中华文明又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同进步,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从史前时代进入文明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而言,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的漫长积淀上铸就和展开的。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 绿色是生命之色,是活力之色,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将生态治理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全方面、全过程、全链条,旨在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之初就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顶层设计。从“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
中华文明:在固本开新中永驻风华(下) ——保持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壮大,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也形成了独特的面貌。不过,我们文明的发展绝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危机甚至挫折。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文明迎来了空前的大挑战、大变革。中华民族的近代遭际,是否表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已经衰老没落?面对挫折,中华文明是否只有放弃自我、蜕变为其他文明形态,才有在当今世界继续生存的资格和希望?今日中华民族又能否担负起古老文明赓续更新的责任?这些问题困扰着也激励着近代以来的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去思考、探寻、开辟中华
公平正义视阈下的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同时,共同富裕还是中国思想界阐释自己的公平正义观念的核心范畴。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实践之集中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现实基础。 能否实现共同富裕是衡量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维度 历史实践表明,共同富裕虽然是人们的理想,但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同富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实质上是分离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特权的
“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并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二个结合”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简单拼凑和机械堆砌,而是有机契合和内在会通,它充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必然要求 ——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工作都必须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政治和经济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
深刻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发展阶段、新时代背景充分精准研判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新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行动指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准确把握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创造、新发展、新成果的重要内容。我
自觉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谋划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最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今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最近,他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那么,怎样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呢?我就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谈一点学习体会。 时代要求:瞄准世界文化发展前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
准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 ——科学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准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科学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认识世界转型过渡期的国际形势演变趋势 习近平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