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保存按钮,即可保存到电脑中!
第一部分 ISO 14001:2015 的主要变化
1. 战略性的环境管理
组织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其战略策划过程中显得越发突出,新版标准对此有明确
的要求。标准中新增加的条款“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就是要求组织统筹考虑组织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利益和机遇,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组织与相关方的需求(包括法规要求)和期望有关的事项或变化的环境,以及可以影响组织或被组织影响的地区、区域和全球层面的环境状况。一旦被确定为优先项,组织就应将减少负面风险和开拓有益机遇的各项措施融入到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策划中。
2. 领导作用
为确保体系运行取得成功,新版标准新增了一个条款,为那些处在领导地位的人
员增加了特定的职责,以充分发挥其在组织环境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3. 保护环境
调,主动保护环境,避免环境受到损害和发生退化。新版标准的正文中未对“保护环境”作出定义,但注明了“保护环境”的行动可包括:污染预防,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
4. 环境绩效
关于持续改进原则的重要变化,新版标准从以往强调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调
整为强调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为了履行环境方针中的承诺,适用时,组织应将其废气、废水和固废的排放降至其所设定的水平。
5. 生命周期观点
新版标准要求组织不仅要对与所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还
需要将其控制和影响延伸到与产品设计和开发有关的环境因素,考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即原材料的获取、设计、生产、运输/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以及最终处置。这并不意味着要求组织开展生命周期评价。
6. 外包过程
组织需要控制或影响其外包过程。
7. 信息交流
制定外部和内部并重的信息交流策略是新标准增加的内容,这包括了要求组织交
流的信息是一致和可靠的,并要求组织建立一种机制鼓励在组织控制下的工作人员提出针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组织有权决定开展与外部进行的信息交流,但组织在作出此类决定时应考虑监管机构对组织上报信息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相关方的期望。
8. 文件
新版标准考虑到了计算机和云技术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在标准正
文中用“文件化的信息”代替了以往的“文件”和“记录”。为了与新ISO9001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新版ISO14001标准同样提出由组织来明确需求,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来建立必要的“程序”以确保实现有效的过程控制。
9. ISO管理体系标准的通用结构
新版ISO14001标准应用了ISO管理体系标准(MSS)的高阶结构(HLS)。HLS
是新的ISO管理体系标准通用结构,包括通用的术语、定义、标题和正文。ISO在管理体系标准中推行通用标准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同时应用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HLS适用于ISO发布的管理体系标准,且HLS允许不同领域的管理体系标准在保持结构通用性的同时体现其领域特性
第二部分 ISO14001:2015 中的外包过程
对于2015版的ISO14001标准而言,有关外包过程要求是新增的。
在ISO14001:2015的8.1条款中,标准有关外包过程的要求为:
组织应确保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
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
为了理解标准要求,先对外包的定义和ISO 14001:2015附录A中有关外包过程的
指南进行回顾。
外包的定义:
3.3.4 外包(动词)
安排外部组织(3.1.4)承担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3.3.5)。
注1:虽然外包的职能或过程是在组织的管理体系(3.1.1)覆盖范围内,但是外
部组织是处在体系覆盖范围之外。
附录A(A.8.1)中的指南提到:
外包过程是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一个过程:
—— 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之内;
—— 对于组织的运行是必需的;
—— 对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是必需的;
—— 组织具有符合要求的责任;
综合起来看,标准中有关外包过程的定义和指南有助于使用者识别外包过程。
关于“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
的要求,附录A(A.8.1)对如何确定控制或影响的程度提供了指南,同时描述了组织在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方面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组织在其自身业务过程(例如:采购过程)中对外包过程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
—— 外部供方满足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 组织确定适宜控制程度或评价控制过程充分性的技术能力;
—— 关于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重要
性和带来的潜在影响;
—— 共享控制过程的程度;
—— 通过常规采购过程,实现必要控制的能力;
—— 可获得的改进机会。
当组织将一个过程外包时,组织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能力可能出现由直接控制
向有限控制或无法施加影响的变化。一种情况下,在组织现场的外包过程可能受到直接控制;另一种情况下,组织影响外包过程的能力可能存在局限性。
第三部分 ISO14001:2015 中的生命周期观点
为什么包括生命周期观点?
按照ISO 14001 —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以创建
优选方案,从而帮助组织取得长久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组织运用生命周期观点,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最终处置等阶段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并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识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
什么是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的定义是“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
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组织开展生命周期评价是ISO14001标准的一项要求吗?
ISO14001:2015并不要求组织开展生命周期评价。在ISO14001附录A的6.1.2中
明确阐明:“在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但标准并不要求组织进行详细的生命周期评价,只需认真考虑可被组织控制或影响的生命周期阶段就足够了。
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适用的生命周期阶段将依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为什么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ISO14001:2015标准给出的的原因:“组织的一些重大环境影响,可能发生在其
产品或服务的运输、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或最终处置等阶段”。组织运用生命周期观点,考虑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程度,可预防或减少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在这些生命周期阶段中的不利环境影响。
ISO 14004 的指南
实用指导 - 生命周期观点
生命周期观点包括考虑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
因素。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的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配送、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当对其产品和服务运用生命周期观点时,组织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产品或服务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在生命周期阶段的控制程度,例如,产品设计师可能只负责原材料的选择,
而制造商可能只负责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和过程废物的最小化,用户只负责产品的使用
和最终处置。
——在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程度,例如,设计师可能只对制造商的生产方式施加
影响,而制造商可能同时影响产品设计以及产品的使用方式或其处置方法;
——产品寿命;
——组织对供应链的影响;
——供应链的长度;
——产品技术的复杂程度;
减少资源使用和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和废物的最大机会。
涉及到生命周期观点的ISO 14001 关键要求是:
6.1.2 环境因素
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在运用生命周期观点时应:
a) 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生命
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来落实其环境要求;
b) 适当时,确定对采购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要求;
d) 考虑提供与其产品和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生命结束后的处理和最终处
第四部分 ISO14001:2015 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件是依据ISO/TC207/SC1/WG5工作组专家在ISO14001修订期间所取得的
共识起草的,其目的是帮助使用者加深对2015版ISO14001标准的理解。本文分成下述几部分:
针对新版标准的普通性问题
有关“术语和定义”的常见问题
有关条款的具体概念
术语“HLS”和“附件SL”指的是:ISO在2015年发布的第6版ISO/IEC导则第
一部分规范性附件SL中用于管理体系标准(MSS)的高阶结构,包括通用的术语、定义、标题和正文。
针对新版标准的普通性问题
1. 为什么对附录SL中ISO规定的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正文做了修改?
起草组为了将环境管理体系(EMS)的特定要求添加到核心正文中,并在起草
过程中继续符合附件SL的使用规则,起草组经协商后采用了一种整合的方案:即按照ISO/TC 207/SC1/WG5的工作原则,根据不同的主题,以灵活的方式将EMS的具体要求加入到核心正文中。一些情况下,将EMS的要求形成一个单独的句子或进行重点说明项;另外一些情况下将EMS要求插入到附件SL所描述的通用正文或重点说明项中。
WG5关于起草正文的工作原则包括:
简单、清晰和可译性;
简洁并避免冗长;
易于标准的应用及保持灵活性;
可验证性;
与标准的其他要素相兼容。
在一些情况下,为保持适宜性,起草组对ISO/IEC导则第一部分规范性附件SL
中的部分用词进行了替换。例如,在“策划、建立、实施、保持、控制和持续改进…”等词的使用上,起草组认为在ISO14001:2015中一致地使用这些词语是重要的,但有必要在一些条款中做出调整,以准确表达条款的特定意图。例如,在条款6.1.1中,WG5采用了“建立、实施并保持过程”等词;而在条款8.1中使用的文字是“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
2. ISO14001:2004中所要求的程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程序”这个术语曾多被错误地视为“文件化程序”,所以ISO14001:2015标准中避免了使用“程序”这一术语。
除了对“过程”有要求的具体条款外,条款4.4要求“组织要建立其环境管理体
系所需的过程”。条款A 4.4明确指出“由组织决定需要建立过程的程度,以使人确信它们能按策划得到控制和实施,并实现期望的结果”。
条款A8.1运行策划和控制中,阐明了有各种不同的可确保过程有效并能实现期望
结果的方法(见a)- f))。建立一个“程序”(即:为实施一个过程所规定的途径)就是这些方法之一(见d);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一个“文件化的程序”(见f)。
条款7.5.1提到了标准的具体条款中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以及组织认为实现其
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所必需的其他文件化信息。
考虑到这些条款的规定,WG5重新评估了在2015版标准中要求建立“程序”的
需求,同意在一些选定的条款中规定“过程”的要求,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这些过程进行文件化要求。这给组织提供了灵活性,组织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按一种规定的方法(即“程序”)执行一个过程,是否采用规定的更加合适的运行控制方法,以及是否需要附加的文件化信息。
ISO14001-2015-ISO45001-2018新版标准要求讲解.pdf
ISO14001-2015内审员培训教材.pdf
ISO14001-2015培训教材.pdf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pdf
ISO14001-2015标准解读.pdf
ISO14001-2015版环境手册.pdf
ISO14001-2015版解读(最完美版本).pdf
ISO14001-2015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pdf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培训.pdf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介绍.pdf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材 .pdf
ISO14001-2015版的七个实质性变化.pdf
体系管理
体系管理专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知识的分享!包括:管理体系制度文件,表单模板案例,内外部审核应/迎审技巧,体系建设实际案例,ISO9001/14001/45001/IATF16949等体系审核员培养,企业体系管理培训教材PPT!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