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已逐渐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越来越精细化的中国健身消费市场中,除了成年人健身,儿童青少年运动健身已然成为下一个发展风口。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健身房开辟了儿童青少年运动专区,大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儿童体能馆,这催火了一个新的职业——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
根据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的月均工资也比2019年上涨了33%,达到了13999元。
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这个职业之所以这么火,主要有两个原因:
01
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考试范围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明确规定“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并且分值也在一年一年的递增。在国内,凡是和考试挂钩的科目,一定是爆火的科目。
02
父母意识觉醒,体育成必备教育项
“体适能”以前或许没有多少父母知道,但是现在有2-8岁孩子的父母都普遍了解,“体适能”成为了一个类似于“舞蹈培训”“篮球”的词汇。根据《2017中国家庭素质教育消费报告》中的数据显示:89.34%的受访家长有为孩子选报体育培训项目的意愿。在选报科目方面,体适能位列游泳、篮球之后,排在第三位!
然而,目前儿童青少年体适能行业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数量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专业教练的缺口大约在50万到100万之间(数据来自网络)。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你选择青少年体适能教练一职,就相当于捧上了一个“铁饭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铁饭碗”的行业发展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国家政策的全方位铺设以后,如今在教练员职业资质的进阶上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专业体系——不仅能满足新人教练对于入门的需求,同时老牌经验教练员的高级资质进修需求也可以很好地满足。
如果作为专业教练员的你,也想要在儿童青少年体适能行业中持续深耕下去,那么以下这个过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员证书课程的进阶活动就绝对不容错过!
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学校可根据工作实际,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非学科类人员(体育类)应具备相关行业资质证书或专业能力证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将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培训机构的星级评定工作,定期发布白名单、黑名单,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将迎来规范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明确提出,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至少持有一个证书。中小学校在完成教学计划后,应因地制宜将体育场地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可组织学校体育社团或遴选符合条件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等为学生提供课外体育培训服务。
体育总局青少司编制完成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要求》行业标准,其中在执教人员资质中明确了:执教人员应持有国家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上岗工作。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公告》提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
领取助学礼包、报名咨询(团报)、合作、开发票、公务卡、进入官方考试学习交流群,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赵老师微信:18831183213(同电话)
2024年度全国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Level 1)初级培训班通知
2024年度全国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Level 2)中级培训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