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组织部、财政部、审计署、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2009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打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旗号、打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旗号,假装提升职工技能,通过虚报人数、虚假培训、虚假技能竞赛等手段,有组织系统性垄断性诈骗国家专项财政资金和失业保险金可能高达1980亿元以上、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能多达2.26亿本以上。
组织诈骗国家财政资金的牵头单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诈骗的平台是《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中国人事考试网》《中国就业网》。
诈骗犯罪团伙利用《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原名《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之外,另搞一套培训评价组织备案,违规备案3.6万家没有发证资质的机构,垄断经营、滥发假证、大肆骗取国家财政专账资金和失业保险金。
《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仅仅抽查2022年度23 个地区 334 家培训评价机构,就发现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通过考试“放水”、篡改成绩等方式,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 14 万本,骗取财政资金 1.23 亿元。须知,“人社备案的”培训评价机构有3.6万家。
报告第12页,在对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中,重点阐明了部分地方职业技能培训弄虚作假的情况。22 省多家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搞虚假培训套取骗取专账资金等 1.23 亿元,其中:通过将退休人员、在校生等假学员纳入培训等套取 5219 万元;通过随意编造上课记录、使用外挂软件刷课等假内容骗取4720 万元;通过编造资料、以其他培训抵顶等假项目骗取2360万元。还通过租用师资、场地等假资质违规开展培训。有的鉴定评价机构滥发证书扰乱培训市场。23 个地区 334 家评价机构通过考试“放水”、篡改成绩等方式,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 14 万本。
国家审计署2022年仅仅抽查334 家培训评价机构,就抽查出14万张假证、骗补财政资金1.23亿元。实际上,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违法违规招募的培训评价机构有3.6万多家。以此类推,2022年,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量应该是 1508万本,骗取国家财政资金应该是132亿元。2009年至今,已经过去15年,保守估计,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原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主任吴剑英为代表的垄断利益集团,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量应该在2.26亿本左右,骗取国家财政资金应该在1980亿元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披露,2022年前后,全国补贴性技能培训即超1亿人次。
通过培训评价骗补的犯罪行为,目前仍在全国各地蔓延,引发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在财政赤字严重的情况下,惠民的政策与补贴,竟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的摇钱树,这是绝对值得声讨和唾骂的腐败行为。强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彻查诈骗国家专项财政资金和失业保险金的犯罪活动,制止“以备案代替行政许可”、组织没有发证资质的机构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垄断牟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