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技工职业技能

青年技能人才队伍是技工队伍中的主力军,是我国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加强对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了解,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推动青年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团中央委员会企业工作专委会重点深入安踏集团、格力电器、红豆集团等企业开展调研,探讨青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现状及困境,研究对策建议。

一、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青年职业能力建设支持性政策持续出台,青年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

01

从政策供给看,支持性政策持续发力,精准性、有效性显著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青年技能人才当前及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难题,对薪酬分配、专项培训、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构建等作出系列重要部署,为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保障,青年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占比逐年显著提升。以安踏集团为例,其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55%,其中,18~25岁青年技能人才人数近千人,占比约20%;26~30岁人数约750人,占比约15%;31~35岁人数近千人,占比约20%。

02

从市场供给端看,青年技能人才供给量呈现增长趋势,高技能人才占比逐级提高

2018年以来,我国技工院校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共有2492所技工院校,在校生人数高达427万人,为2012年以来历史最高点,招生规模亦在逐年扩大,技工院校连续两年向社会输送逾百万的毕业人数,就业率高达90%以上。与此同时,企业在用工人员培训上的投入不断增加。调研发现,企业普遍采用加强实训、轮岗锻炼、技能竞赛等方式以便于技能人才快速提升操作技能,并针对性开展技能提升班,专案提升实战技能,同时与职业学校、普通高校达成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形式一般有:学历提升、实训基地、校招等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学生留存率低,不愿从事工厂作业,就业率不佳等问题;企业普遍反映,应尽快建立工匠蓝领荣誉体系,出台宣传和激励政策,提升社会对蓝领人才的尊重,激发青年人才对蓝领的认同。

在青年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质量亦在同步提升。据世界技能大赛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技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连年取得突破性的成绩,尤其是我国青年技能人才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首次获得金牌后,后继金牌数量保持稳步提升,向世界展示了青年技能人才的中国风采。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0%。但从当前形势来看,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培养、使用等方面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距离《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目标,“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技能人才的供给将进一步增大。

03

从市场需求端来看,需求总量强劲十足,供需矛盾分化明显

青年技能人才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阶段,对青年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据市场报告《2022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预测,到2025年,需要2000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1731万电力装备人才、1000万新材料人才、900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才、128.8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人才、96.6万航空航天装备人才、43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人才、120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100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人才、72.3万农机装备人才。可见,未来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这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相符合。

据人社部数据统计,我国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和求职人数的比率长期以来均大于1,供不应求现象未有明显缓解。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高级技师、高级技能人才、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3.05、2.51、2.7。

据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位来看,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车工、保安员、客户服务管理员、快递员、保洁员、家政服务员、焊工位列前十,新进了电子专用设备装调工、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工、印制电路制作工、锻造工、园林绿化工等27个行业,新进的缺工行业中超过60%的行业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

面对提升压力,经调研发现,安踏集团、格力集团等普遍发展数智化青年人才,提升人才技能水平,尤其在助力青年技能人才发展上,大力开展各项活动,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为激发青年新鲜血液的创造力赋能企业,助力生产,企业共青团组织协同相关部门开展了行动学习、轮岗培养等活动。除此之外,还组织开展技能竞赛,营造企业内部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评选“岗位工匠”、“草根英雄”等,在广大青年职工中形成引领示范,实现团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缝对接,提升了团组织服务大局贡献度。

二、青年技能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当前我国青年技能人才供需双侧齐发力,但在技工院校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社会观念错位、政策缺乏持续性、福利待遇偏差等多方面面临挑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青年技能人才的长期稳步发展。

01

传统学历观念制约青年人的技能选择

一方面,“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家长和青年认为只有成绩不行的学生才会选择上技校、学技术,排斥上技校;传统学历观念扼杀了不少青少年对于技能兴趣的爱好。

02

学校部分专业课设置与社会需求脱离,培训供给不足

部分技工学校为扩大招生人数,盲目增设专业。部分专业不能很好地匹配社会生产领域,导致毕业学生就业困难。

部分专业同质问题突出,导致一些领域技能人才供给过足,造成过度的就业竞争并降低了青年技能人才的福利待遇。

培训供给不足。培训仍以学校为主,但部分项目、专业与市场需求及就业岗位的关联不够紧密。

上述问题制约了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导致青年技能人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03

青年技能人才的各种福利有所欠缺,内部晋升难度大

一方面,部分职业院校缺少教育经费和设备购置费,奖学金、助学金、校内补助等激励不足,难以吸引学生报考。

另一方面,青年技能人才晋升渠道受限。不少企业“唯学历、唯证书”现象突出,薪酬、岗位均与学历直接挂钩,导致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缺少竞争优势,起步薪资较其他岗位(管理岗、职能岗等)偏低,成长发展渠道受限。

三、青年技能人才发展建议

01

加强对青年技能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

企业团组织要加强对青年技能人才的指导和支持,对于优秀的青年技能人才积极推荐入团、入党,把技能人才骨干培养成党、团员,把党、团员培养成技能人才骨干,形成人才双向培养机制。实时关注青年技能人才的思想动态,组织“青年大讲堂”,持续带领青年人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技能报国”远大理想。

02

为青年技能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可度。通过组织开展技能人才高规格赛事、加强优秀典型宣传等方式,发现挖掘青年技能人才典型加强宣传,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荣誉感、获得感,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同感。

以企订课,才随需变,设置与就业相匹配的专业课程。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职业院校,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推动职业院校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匹配设定相应专业。推动技工院校与企业采用订单式培养,制订定向培养计划,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让企业参与到技工学校的办学、人才培养等整个流程中,争取更精准地培养输送技能人才。

03

保障青年技能人才的福利待遇和成长渠道

制定完善的工资底薪及增长机制,实现技能水平和薪酬无缝衔接。落实好《“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企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薪酬、专项特殊奖励,按规定探索实行股权激励、项目分红或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方式,并结合技能人才劳动特点,统筹设置技能津贴、师带徒津贴等专项津贴,推动企业切实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收入待遇。

畅通企业内部晋升渠道,推动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等人员同等享受企业各方面福利。在企业人才落户、评职称、住房政策等方面,加强对青年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关心。进一步打通技能人才在企业内部晋升渠道。

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社会政治地位。加大青年技能人才党、团员发展力度,鼓励高技能青年人才在高校、共青团等组织挂职,给予教授、首席专家等荣誉称号。

作者:团中央委员会企业工作专门委员会

| | | | | | | | | | | | | | |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知识大全11篇确保针对性的人力资源措施、人力资源政策得到制定的条件下,全面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以及需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结构、质量、供给数量、需求等进行全面预测,根据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离职与退休的成本规划、成本控制计划、绩效评估计划、培训与教育成本控制计划、引进和招聘成本控制计划等方面的总体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6=35B3jvor
1.培训需求的管理(精选12篇)而其中最大的差距莫过于在培训的内容设置方面,我们过多地模仿国民教育体系,偏重于学历教育和知识灌输,而在突出技能培训和观念变革方面严重不足。很明显,这里的原因是我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没有科学地区分成人教育、员工培训同国民教育的不同特性,对成人学习和员工培训的规律缺乏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彻底解决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jvzquC41yy}/srpcpvobpnc0eun1j4mg{kxg?hpyq
2.劳动力培训通用12篇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7.04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 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jvzq<84f|erku7}wgunv0lto1jgpyns13;<3;7mvon
3.民办教育调查报告汇总十篇日益扩张的民办教育不仅缓解了城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开辟了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广阔道路;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且引进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优化了投资环境,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在区财政相当吃紧的情况下,财政优先考虑和保证教育经费jvzquC41|jzuz7}wgunv0lto0et0jjtygp526<970jznn
4.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对老年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健康状况逐步改善,同时老年人口中仍有一部分人从事经济活动,劳动经验和知识积累相对丰富,可以弥补体力的不足,老年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将做出比以往更大的贡献。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将会减轻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不利影响。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766850qyon
5.“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个性化资源供给不足;教师信息技术实操能力培训体系尚未建立,教师以信息技术开展精准教学能力不足;教育管理、校园管理智能化应用不足,以数据支撑教育决策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常态化教育机制未形成,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相对不足;全市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面临迭代升级,但市区两级教育信息化投入相对不足jvzquC41ekz/dwz0gf{/ew4ck6kew8ouei5hf|l|u173:>740jznn
6.2024年11月16日下午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真题(100题完整版)C.劳动力供给不足 D.劳动力市场不发达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5-88题 2024年3月,某公司共有员工150人,由于生产技术革新,公司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进行经济性裁员。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在裁减人员前10日向全体职工进行了说明,根据职工意见对裁员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作了报告,并向市场jvzquC41yy}/4<80eqs0|solu1xm|qjpvk532;934163395953?35<;70jznn
7.广东国家开放大学21秋期末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10083k24、下面不属于潜在人力资源的是( )A.病残人口 B.老年人口 C.失业人口 D.未成年就业人口(2 分) A.A B.D C.C D.B 5、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 )。 A.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人力资源供需平衡 C.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D.人力资源结构平衡(2 分) 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7934<8541gsvrhng1jfvjnnu1734;;92::
8.殡葬行业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完善殡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殡葬行业提供的培训供给严重不足, 制约了殡葬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 殡葬服务机构组织的员工培训不够 随着殡葬行业的日益发展和行业竞争加剧, 殡葬服务机构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 不断提升殡葬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然而, 殡葬服务机构之间由于单位性质、领导重视程度、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等差异, 开展员工培训的jvzq<84lkuom{7gkp|goi}0eqs0j}rn1o{zsx142851:6481839:90jvsm
9.农村远程教育范文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金投入过程中,由于后续资金往往得不到保障,使得大部分地区的远程教育设备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育要求。 2、有效资源供给不足 近年来,虽然我国教育资源的总体数量不断增多,容量不断增大,但教学一线的教师仍对此感到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较大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224ivvq
10.农业高校助力解决乡村人力资本“短板”的新进路乡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随之出现乡村人力资本存量减少、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引进与回流困难等“短板”。其深层次原因是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不够,教育培训开展不到位,优质人力资本外流严重,乡村人力资本环境不佳等。基于此,提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力资本规模形成;加强教育培训支持,促进乡村人力资本素质提升;jvzq<84jpzhx0lslqwxocux0pgz0j}rn1j€o{m}um1814948146329;350nuou
11.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短缺数据分析怎么写|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供给不足方面,虽然国内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有所增加,但因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因素,愿意长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人员较少。此外,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边远和欠发达地区则面临更严重的教师短缺。最后,培训不足导致很多汉语教师缺乏国际教学经验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难以适应不同jvzquC41yy}/hjstwct/exr1dnuh1jwvkerf1B68795
12.乡村振兴下农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研究实际上,市场对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有实际的需求,与此同时,农村劳动者对于培训的内容有自身的需求和选择,这就会导致培训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由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人、财和物资源不足,在课程上就会选择“大而广”的课程,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和劳动者个人的实际需求[3]。在培训模式上,jvzquC41yy}/uofdkcu/exr1hctxgw4623=5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