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汇报立足全国人文大报特色定位,围绕打造"头部人文平台"建设目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坚守报纸文化品质,把握时代前进脉搏,反映社会发展进步,全力打造在人文思想领域影响排名前列的新型主流媒体。现已形成包括报纸、网站、客户端和官方微信、微博、视频账号等组成的融合传播矩阵,努力建成互联网上的人文思想舆论高地。
(2023年 文汇报社全媒体传播体系)
2.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2023年,文汇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全力以赴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持续做精做强人文特色内容,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媒体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3.媒体在2023年度获奖情况
2023年,文汇报1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14件作品获上海新闻奖,多件作品荣获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全国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第十九届中美电影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和上海市"银鸽奖"、第九届上海市民微电影节"非凡十年专题奖"等;相关部门和个人荣获中国报业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最佳合作伙伴等称号。
(短片《看得见的城市A City in Sight》荣获第十九届中美电影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
二、政治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习总书记出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赴上海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等重要活动、重要讲话,精心编排人民日报、新华社重点稿件,重点策划相关反响、侧记等自采稿件,确保在报纸重点版位、融媒体首屏首页突出呈现。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出"论苑"专版60余个、"文汇智库"专版20余个、"文汇时评"20余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报道。在头版连续推出反响报道,并推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版,约请理论界学者和文化艺术工作者,畅谈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所感所悟。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赓续文脉 勇毅前行 助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市文史馆馆员座谈会",刊登专家发言,充分发挥文史专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参谋智囊作用。围绕习总书记回信勉励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开设专栏,连续报道习总书记重要回信在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的热烈反响。
2.精心策划主题主线报道,深入宣传上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举措成效
精心组织全国两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上海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等栏目,推出32个整版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申’动图景"主题特刊,设置"‘汇’眼看两会""场内场外同期声"等视频栏目,深入宣传上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举措成效。
高质量发展、进博会等主题报道亮点纷呈。推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专栏,呈现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探索实践。做好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报道。全力以赴做好第六届进博会报道,强势推出40余个进博会专版,相关原创报道近700篇,充分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持续放大进博会的综合效应。
3.推出《文汇理论》周刊,扎实有序做好主题教育宣传报道
重要版位开设主题教育专题专栏。头版开设"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主专栏,配发"文汇时评",刊发相关报道470余篇,融媒体报道2200余篇。以"蹲点式+调研、沉浸式+采访、体验式+下沉"等形式,深入社区、医院、企业等地开展调研报道,重要报道配发海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推出的系列报道《蹲点调研记》之"大厂里的小学徒""养老院里的年轻人""老社区来了新社工"等,获得社会高度关注。
推出《文汇理论》周刊,整合原有的"论苑""文汇智库""文汇学人"等版面,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大做强人文思想理论宣传品牌,不断巩固壮大新思想新理论新战略宣传阐释舆论阵地。推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共6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浦江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出文艺快评新专栏,特色品牌"文艺评论"持续做强。推出《文艺评论》专刊45期,上海新闻名专栏"文艺辣评"栏目刊发30余篇评论,深度评析文化热点现象及热门作品,有力引导舆论、市场和大众。"文艺评论"工作室展开短视频评论,每周三定期上线读报视频,将"文艺评论"版面进行短视频转化。推出文艺快评专栏"观众席",记者和艺术评论家在演艺现场以观众视角第一时间带来对演出的新鲜评论。
上海新闻奖三等奖舆论监督类作品《"差到冒犯观众",这部剧给创作者敲响了哪些警钟?》指出惟有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以工匠精神完成编导演服化道的全流程接力,一部好剧才可能真正炼成。上海新闻奖三等奖评论类作品《热评|哪有什么天才儿子,只有在平凡中蜡炬成灰的父亲》讴歌遭遇困难的平凡人如何为爱坚守付出,为喧嚣的网络赋予一股清流和正能量。
5.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推出"上海城市软实力讲述系列"之《看得见的城市》《书香之城》等多个系列作品,演绎上海精彩,读懂城市的精气神。4集《看得见的城市》海内外传播量超过500万次,获第十九届中美电影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策划制作《花花探营:带着习爷爷的邀请我们来中国了》和"‘一带一路’朋友圈"系列视频,被外交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外交部发言人转发。
(2023年 视频号"冲呀花花采访团")
推出《全球高管看上海》系列短视频两季共31集,讲述跨国企业与上海同频共振的发展故事。强势推出《大家聊世界中国学》系列短视频和5个整版,做好首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宣传报道,突出强调当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表明中国立场、阐释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
(2023年10月 文汇App)
三、阵地建设责任
1.文汇客户端焕新升级,"融媒工作室"矩阵发力
文汇客户端升级迭代焕新,在首页开设文艺评论、文汇理论、笔会、读书、讲堂五个专题页;推出全新的瀑布流视频频道,增加电子报版面海报、稿件大图海报等功能,分享新闻更便捷。文汇"融媒工作室"全面启动建设,"文汇·文艺评论""文汇视讯""文汇•艺见""许蜜桃下午茶""冲呀花花采访团"入选上海报业集团"2023年度融媒工作室赋能计划"。
2.积极构建内容分发矩阵,不断拓展线上资源
积极做强互联网传播渠道,在继续与中央媒体、商业平台、省级媒体等机构完善合作分发机制基础上,不断强化文汇报视频号等自有视频分发渠道运营;与互联网商业平台完成版权续约,优化内容推荐机制并取得积极成效。
3.活动传递正能量,持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文汇讲堂"举办系列讲座,参与组编《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一书,被列入央视报道"新年Flag!和习主席同读一本书"的60种书籍之一。举办电影《望道》专家研讨会;举办"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活动及专家研讨会,吸引全国20多部戏曲集中展演,为优秀青年戏曲人才搭建舞台。开展第二届文汇视讯"青年营"短视频作品线上征集活动。
(2023年 文汇讲堂参与组编书籍《万年中国》)
四、服务责任
1.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展示商旅文融合拉动消费
围绕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推出"跟着行家里手探寻上海消费密码"等系列报道。围绕第34届上海旅游节,推出"都市文旅消费新观察""赋能文旅消费焕新升级"等系列报道,发掘文旅消费新现象、新景致、新动力、新增长点。推出《喜欢上海的理由》《旅途上海》《魔都City Walk》等系列短视频,其中《喜欢上海的理由》成为上海旅游节宣传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2.搭建社会服务平台,"读者"专栏回应群众关切
推出"读者"栏目并配发二维码,全年刊发近20期,回应读者关切。《"民意直通车"让街区改造可知可感》《苏州河边"挤"出运动新空间》《破解"飞线充电"消除冬季火患》等报道,针对读者来信提出的诉求,记者深入调查采访,为相关部门提供建议反馈,携手多方尽力化解急难愁盼,让市民群众感受到切实成效。
3.参与社会公益实践,履行媒体社会责任
报社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志愿服务,持续深化与崇明区绿华镇等结对共建活动,通过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宣传系统文化公益市集、爱心暑托班等活动。合作推出"和你一起看电影"公益项目。积极刊发中国传统文化节庆、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文化数字化等主题公益广告,履行主流媒体责任。
五、人文关怀责任
1.精心打造民生报道矩阵,回应社会关切
推出青年就业系列报道,"2023,我的就业故事""新行当里闯荡新人生""大学生就业新探"等系列报道,聚焦各区各部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以鲜活案例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思路,引导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推出"大城养老新探""社区食堂新观察"等专栏,关注上海持续优化养老助老服务等热点话题,充分呈现百姓满满获得感。
2.持续做好医疗卫生报道,展现生命关怀
围绕医疗改革,推出"上海社区医疗调查"系列报道,探寻在申城三级医疗体系中进一步做强基层、打造更多家门口好医院的方法。围绕医者仁心,推出"医线故事""医学院开学季|师说"等专栏和系列报道。围绕第19届"银蛇奖",推出"‘银蛇’良医成长启示录"系列报道,见证并鼓舞青年医学人才的成长。"WH求医问药"视频号推出"进博健闻"系列短视频,浏览量创新高。
3.民心工程报道有温度,坚持人民至上
把为民办实事与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深入实施民心工程结合起来,推出"走近上海民心工程""上海重大工程走访""上海民生工程年末探访"等系列报道,以小切口呈现民心工程的进展和成果。多位记者奔赴气象局、医院、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等地,深入一线,采写出一批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场景化"思想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生动诠释中国梦。全网推出《大家聊创新》系列纪录短片5集。采访来自奋战创新一线的科学家、业界大咖,展现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生动实践。据不完全统计,单篇覆盖全国400余家重点网站和商业平台,总覆盖量达3631万次。
(2023年7月 文汇App)
大力弘扬先进典型英雄精神,树立时代新风。依托"新征程 新奋斗"等系列报道,聚焦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展现上海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中创新奋斗的生动实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之际,推出《崇敬》《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特刊,展现新时代上海社会化拥军优属事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2.传承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人文特色优势,坚持为读者提供有品质引领、有价值导向、有人文情怀的内容,呈现专业态度,强化价值引领。推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表达"系列圆桌谈,组织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共同探析,富有启迪性。持续推出特色栏目"独家探班",推出"创新传播模式,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电影新力量思考""青春力为上海文化品牌创新续航"等专栏和系列报道,提振"上海文化"品牌影响力。精心做好2023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和上海书展报道。
加强对"大文化"板块内容产品的融合传播,形成矩阵强势发力。《艺术遇见上海》系列短视频,定格全球艺术家"遇见上海"的美好时刻。"艺见"工作室、"许蜜桃"工作室创作的影视类、文学类短视频频上热搜。在全国首发一系列阐释谢晋电影艺术成就的访谈短视频,配套整版《百年谢晋,他的电影饱含中国电影的民族魂》,深度报道谢晋电影艺术对中国电影的至深影响。传统品牌《笔会》全年出版近200期,在传统文史内容基础上,挖掘出少数民族文化和一批青年作者、学者的随笔,形成特色亮点。"文汇笔会"微信公众号也成为老品牌的新阵地。
(2023年11月 文汇报视频号)
3.大科技视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发挥科技报道特色,深入解读最新科技成果,全方位做好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报道。聚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浦江创新论坛、顶科论坛等重要活动,策划推出专题栏目,配以丰富生动的图文、短视频报道。陆续开设"孵化器迭代新空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权威访谈"等专栏,推出"抢抓细胞治疗百亿新赛道""做交叉研究的青年科学家""挑战‘奇点’的上海科创力量·AI制药"等系列报道,凸显文汇报在科技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七、安全责任
全年安全刊播。2023年,文汇报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和导向管理制度,围绕目标责任,规范管理流程,严格执行三审制,坚决守住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完善刊播制度。报社通过党委会、每周例会、编前会、部门业务会等,及时传达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强化安全刊播意识。制定《文汇客户端(文汇网)8.0版编辑操作细则》,严格规范岗位工作职责、采编流程、差错认定及处理。
建立应急预案。全面构建安全基础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制定规范详细的应急处理流程,对重要信息和信息系统备份,保证系统服务的不间断性和高可用性。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始终高度重视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坚决贯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规定,坚决杜绝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行为,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2.维护社会公德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维护公序良俗,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
3.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支持保护开展正常的采访活动,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落实驻外省市员工社会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各项社会保险。切实落实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权利,充分发挥党组织及群团组织作用,关心关爱员工,保护合理合法诉求。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上海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签署劳动合同。优化薪酬制度,实现同岗同工同待遇,激发释放人才活力。建立困难慰问补助机制,提高福利保障水平。严格落实各类带薪休假制度等。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遵守《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范记者证的申领、审核、发放和年审核验。坚决杜绝滥用新闻采访权利的行为,及时办理离职、退休采编人员记者证回收、注销手续。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加强团队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集中轮训、新员工培训、融媒技能培训、网络教育等各类培训,通过马新观教育、专题训练、实战演练、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采编人员向全媒型记者编辑转型。举办8期融媒业务分享会,开展新进人员采编资格考试培训、学习强国和干部在线学习等,引导广大采编人员不断提升岗位履职能力;对近三年新进人员开展制度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
十、合法经营责任
1.遵守法律法规
2.采编经营两分开制度
严格落实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原则,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边界和职能职责,实现管理、业务、人员三分开,严格照章办事。
十一、后记
2023年,文汇报积极履行媒体社会责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报社对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运用和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融媒产品的传播力、影响力、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媒体人才队伍和融媒业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文汇报社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聚焦"头部人文平台"建设目标,全面提升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内容产品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源泉,以打破壁垒、整合资源、集聚优势为发展导向,重点实现"高质量聚合",加强"两翼锻造",完成"三大突破",打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全国性主流人文媒体第一阵营。
作者:
编辑:王梓含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