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三方了!”大四学生小林在朋友圈晒出某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配图是HR发来的“欢迎加入”邮件。
一周后,当他拿到劳动合同时,笑容凝固了——合同甲方竟是一家从未听过的人力资源公司。
“校招不是正式工吗?怎么变劳务派遣了?!”
这不是个例。
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超23%的应届生遭遇“伪校招”陷阱:看似光鲜的500强Offer,实则暗藏劳务派遣套路。
今天,我们就撕开校招合同背后的真相,教你一眼识破“卖身契”。
某新能源车企2024年校招放出200个岗位,宣称“央企编制、六险二金”,实际签约时,178人合同甲方是第三方劳务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总部编制早被关系户占满,校招就是给子公司招廉价劳动力。”
2. 互联网大厂的“外包岗”
某电商巨头校招放出“内容审核专员”岗位,面试时绝口不提派遣,入职后才发现隶属外包公司。
应届生小张哭诉“工牌颜色都和正式工不同,连食堂都要多交20%餐费。”
3. 银行的“定向柜员陷阱”
某股份制银行校招承诺“三年转正”,实则派遣工转正率不足5%。
内部文件显示“柜员岗校招100%劳务派遣,转正需存款指标达标+行长特批。”
1. 盯死合同第一行
正式工:合同甲方=实际工作单位名称;派遣工:合同甲方=XX人力资源公司/劳务公司;案例:某快消企业校招合同写着“甲方:XX人力,乙方派遣至本公司工作”,应届生小李果断拒签。
2. 警惕“同工同酬”话术
HR说“工资和正式工一样”?别信!劳务派遣工的五险一金往往按最低基数缴纳,年终奖、股权激励更别想;某芯片企业HR透露“派遣工时薪比正式工低30%,全靠加班费撑面子。”
3. 看透岗位名称玄机
这些岗位九成是派遣:名称带“外包”“项目制”“服务岗”;描述写“协助”“支持”“基础操作”;招聘会现场用A4纸手写“急招”“不限专业”。
案例1:2024届毕业生小王签约某车企“生产管理岗”,入职后发现是流水线质检员,每天工作12小时,合同到期后被退回劳务公司,档案里只留下“流水线操作工”记录。
案例2:某985硕士签约银行“管培生”,实际工作是信用卡推销员,因业绩不达标,三年后不仅没转正,还被劳务公司索赔“培训费”2万元。
提醒:劳务派遣工就像“职场黑户”——
晋升?别想了,领导岗位优先给正式工;
裁员?第一批名单永远有你;
1. 校招现场三连问(不要胆怯)
“我的劳动关系归属哪个公司?”
“社保公积金按什么基数缴纳?”
“是否有书面转正协议?”警惕 支支吾吾的HR,八成心里有鬼。
2. 合同签订四必查
查甲方名称(企查查验证公司性质);
查岗位职责(是否与招聘描述一致);
查违约条款(小心天价赔偿金);
查福利清单(节日补贴、餐补房补等)。
3. 维权留证两件套
录音笔:保存HR承诺“转正”“同工同酬”证据;
工作记录:每日截图打卡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
特征:合同甲方带“中国”“集团”抬头;
案例:国家电网、中石油、中国移动的“集团统招”。
2. 事业单位校招
特征:公告注明“事业编制”“备案制”;
案例:公立医院“事业编医师”、高校“事业编辅导员”。
3. 外企管培生计划
特征:全球轮岗、总裁导师、股权激励;
案例:宝洁CEO学院、联合利华未来领袖计划。
结尾忠告:校招是人生中第 一 张职场门票,签错合同可能让你从“天之骄子”变成“流水线耗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