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开始,为了帮助家长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自觉抵制无证办学和违规办学的校外培训机构,最大限度规避培训风险,保障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诸城教育和体育局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假期是孩子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探索实践的好时机,要遵循孩子成长的教育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假期学习和休息,不要随意或过度为孩子安排校外培训。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备的身体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基础技能,结合孩子的精力、特点、兴趣、特长、学业水平等因素,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慎重选择参加校外培训。坚持学科学习以学校教育和课堂学习为主,可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以培养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校外培训,切不可盲目跟风,给家庭经济支出和孩子学习成长造成过重负担。
二、慎重辨识优劣,选择正规培训机构
为了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及家长,市教体局开发了“诸城市民办教育服务平台”(登录方式:关注“诸城民办教育”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找学校”进入平台),暑假前即将对学生家长开放使用。这是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校外教育培训查询和报名服务的多功能平台,平台发布的培训机构均为证照齐全的正规机构,发布的信息已经审核,您可放心选择。选择正规机构时主要有“六看”:
一看资质。是否在培训场所醒目位置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营利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非营利性),并按照办学许可证审批的培训项目来开展培训业务。凡是证照不全、托管机构开展教育培训的就是“黑”机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不能去!
二看场所。是否安全环保、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疫情防控、安全保卫措施是否到位,培训课程是否适合学生等;
三看师资。学科类培训机构是否在显著位置公示教师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等相关信息。外籍教师应同时持有潍坊市外国专家局签发的在有效期内、工作单位与所在教学单位一致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以及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签发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方可从事教学工作。中小学校在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偿补课;
四看收费。是否公示收费标准,开具正规票据,一次性收费时间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自觉抵制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方式诱导家长跨学期、跨学年、公示标准外收费;
五看时间。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不布置课后作业;
六看宣传。明辨是否存在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夸大办学实力、许诺所谓大幅提分、考试包过、虚构用户评价等虚假宣传。
三、远离违规机构,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违规培训机构由于未经相关部门审批,达不到办学所应具备的场地、师资、安全、资产等相关条件,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维权无从保障。我们诚恳的提醒家长朋友们不要轻信培训机构口头承诺,若您和孩子沟通后确定参加某类校外培训,培训前一定要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要认真研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其中的培训内容、培训期限、质量承诺、收费金额、退费标准、纠纷处理办法等条款。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发票票据、招生宣传广告等资料,以作为维权凭据。如有困难和疑惑请第一时间拨打教育部门监督咨询服务电话(附后)。遇到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或存在合同违法问题可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发现无证机构或违规办学行为可拨打6054294、6061453投诉举报。欢迎广大学生家长和市民朋友的监督,对您的诉求我们将及时受理、迅速处置,共同维护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要及时关注诸城市教体局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信息(见附件),明确诸城市校外培训机构合格名单与不合格名单(每季度更新)。经批准设立的校外培训机构,其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均符合法律法规设定的要求,具备《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是合法校外培训机构。非法培训机构或者托管机构未经审批不具备培训资质,缺乏监管,培训场所存有安全隐患,教师没有合法资格,经济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如果选择了这样的培训机构,很难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此,诸城市教体局真诚呼吁广大家长朋友们,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不给孩子增添不必要的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