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开设的专业有会计事务、物流服务与管理、金融事务、纳税事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电子商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西餐烹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网络信息安全、数字影像技术等11个专业,2023年新增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形成智慧财经、信息技术和商贸服务三大专业群的现代服务业专业体系,三产专业比例100%。
表1:2023年各专业招生情况
(二)办学条件 1.设施与资产 学校占地面积133,489.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1,687.7平方米,生均用地51.22平方米/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7.51平方米/生。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5,099.08万元,图书86,944册,生均仪器设备值19,566.69元/生,生均图书34.71册/生。与神州顺利办共建武汉市会计高水平实训基地;与九州通医药集团共建物流专业实训基地。 2.数字化校园 学校互联网出口带宽已达600M,现有学生机房26间,学生用机1243台,教师用机及其他终端622台,68间教室更新了智慧黑板和录播设备,建有教务管理系统,引进ClassIn在线教学平台,部署50余类应用系统,持续完善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事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西餐烹饪、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10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实训资源。教师开发的《二维动画设计》获评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 学校建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系统、学生宿舍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心灵伙伴心理云平台等学生管理系统,校园智慧安防平台、学生公寓门禁管理系统、校园电子围栏系统、校园车辆出入管理系统、消防安全预警系统、明厨亮灶系统、维护报修系统、物资领用系统等后勤管理系统,重要工作事项督办系统、鹏达办公系统、人事专业技术岗位履职评价系统、公务用车管理系统、财务预算与支出管理系统、财务收费及票据一体化系统等行政管理系统。 3.办学经费 2023年教育经费收入9,209.89万元、生均经费收入3.52万元、经费支出9,209.89万元、生均经费支出3.52万元。 4.重要指标
学校办学条件的重点检测指标全部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
表2: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与学校办学条件对比
(三)办学成果
表3:学校2023年办学成果一览表
图1:书画装裱课堂
图2:2020级毕业生升学情况
图3: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智能财税基本技能比赛一等奖
表4:2023年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图4:凤凰寨农产品电商生态运营模式
面向社会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员等职业技能培训456人次,3192学时。 (三)服务终身学习 1.社区教育 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清洁家园、党员下沉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528人次;聚焦社区教育,积极申报“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坚持数字赋能,通过“学习通”平台向社区居民分享西点制作、汉绣、汉裱等8门线上教学资源,面向社区提供免费的开放学习平台,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打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数字化学习场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相结合开展线下社区教育活动,面向社区开展西点烘焙、茶艺、汉绣等6个项目的技能培训。
图5:师生走进汉阳区永丰街龙磨社区开展技能培训
承办2023年武汉市中职学生书法技能大赛,全市共有27所学校308名学生参加现场书法比赛,高规格的大赛组织工作获得了与会领导、嘉宾以及参赛师生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12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其中硬笔赛项9人参赛,5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软笔赛项3人参赛,3人全部获得一等奖。
图6:学校承办2023年武汉市中职学生书法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五、产教融合 (一)校企协同育人 将校企合作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重塑、课程体系再造、课程标准化、教学数字化转型等项建设之中,形成了学校专业课程引入现代学徒制教学机制的课程标准化建设模式。目前,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1个,校外实训实践基地1个,常态化服务学生实习实训,同时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实训教材3本。学校以购买服务方式引入10多名企业优秀职业技术人才,共同开展新专业建设并兼职任教。
图7: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发图书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提档升级,有计划安排教师开展企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发挥技术专长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会计专业对新入职年轻教师明确提出5年内取得“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要求。会计专业现专任教师团队双师比达95%,包括7名中国注册会计师、6名税务师、1名高级会计师、17名会计师。会计事务专业教学团队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荣誉称号。2023年会计事务专业教学团队获武汉市“巧匠杯”会计事务专业双师型教育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