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梳理了六所政法院校2023年新进教师的学历、专业等,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可从一定角度,揭示政法院校对于教师招聘的要求。
作者简介:Lee,切尔西球迷。
2023年各大政法类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招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本文基于各官方渠道的公开信息,统计了“五院”与上政六校的新进教师基本情况。通过对专业方向与毕业院校的统计分析,我们试图告诉大家:哪些学校的毕业生更受政法类强校的青睐?哪些专业或方向的毕业生更有机会进入政法类强校?
注:
1.本文统计数据主要来自2023年政法院校官网公示信息,未公示者不计入统计范围,若有疏漏,恳请指正;
3.无特殊标注的情况下,各统计项互不重叠。
一、华东政法大学
据《华东政法大学2023年教学科研人员招聘公告》,2023年华政在“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师资博士后”岗位上进行招聘。从招聘条件来看,在博士学位的基本学历要求之外,华政还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两方面对应聘者进行考察,对于“高层次人才”一岗,华政还要求应聘者达到华东政法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资格要求或具有知名院校(科研院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华政招聘法学相关专业人员的二级学院有刑事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律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涉外法治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文伯书院等。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于公示信息限制,表1可能包括了少数非法学类专业的招聘情况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公示信息,华政2023年新招聘教学科研人员人数较多,超过了80名,为“五院”中最多者,包括专任教师、师资博士后、高层次人才三种类型。2023年华政新进教师年龄大多为45岁以下,以中青年尤其是青年人才为主,显示出较为良好的人员年龄结构。
在拟聘用人员中,毕业于“五院”院校的为10名,毕业于“四系”院校的为11名,而占比最高的则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985”院校的人员,多达42名,占总聘用人员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诸多华政新进教师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等长三角地区非传统法律强校,“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凭借其学术实力与本地优势吸引着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法律人才们。
此外,2023年华政所聘用的来自香港与境外院校的人员数量达9名,同样为“五院”中最多,其中不乏毕业于莱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等国际知名法学强校的人员。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上海政法学院
据《2023年上海政法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公开招聘公告》,2023年上海政法学院在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等二级学院进行法学相关教学科研人员招聘工作,相关应聘者原则上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023年上政法学相关专业新进教师数量为19人,具体二级学院岗位人数分布也较为均衡,具体人员类型有“人才引进”“专任教师”两种。从人员毕业院校或原工作单位来看,来自“四系”院校的拟聘用人员有1名,来自“五院”的有3名,而来自“985”“211”院校的则有5名。从已公示信息来看,上政新进教师中至少有7人具有上海地区的学术研究或法律实务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上政还招入了两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来自法律实务领域的“新老师”。2023年上政拟聘用教学科研人员毕业院校或原工作单位情况如下表所示:
三、西北政法大学
据《西北政法大学2023年教学科研岗位人才引进与招聘公告》,2023年西北政法大学在国际法学院、法治学院、经济法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等二级学院进行法学相关教学科研人员招聘工作,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学位要求多为博士学位。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西法大人事处官网并未公布所聘用教学科研人员的具体毕业院校,我们只能通过具体专业与方向对西法大的新进教师进行结构分析。其中,来自概括性的法学方向的人员有8名,占比最高,具体的部门法聘用人员数量分布较为均衡。2023年,西法大并没有招入来自刑法学、国际法学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西法大有针对性地招入了精于西北地区具体法律问题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具体包括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法律问题研究、西北地区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西北地区民族宗教法律问题研究专业。这显示了西法大对其所在地理区域的法律问题的关注,相关人才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帮助西法大将地方性知识、综合性视野用于西北地区法律问题的研究之中。对外开放、民族宗教、资源保护问题都是具有较高理论研究价值的课题,在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复杂的历史背景等因素的交合之下,对于该类问题的学术进展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裨益于西北地区的法律实践。新进教师具体专业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6:2023年西法大拟聘用教学科研人员所学专业或方向情况
四、西南政法大学
据《西南政法大学2023年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一览表》,2023年西政在经济法学院、行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等二级学院进行法学相关教学科研人员招聘工作。其教学科研岗位的具体招聘人员类型为“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人才”“优秀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学历要求为本科以上并获得相应学位,而“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人才”“优秀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的学历要求为博士研究生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
表7:2023年西政拟聘用教学科研人员情况
西南政法大学2023年拟招聘教学科研岗位人员超30人,在“五院”中仅次于华东政法大学。从招聘人员的毕业院校来看,同2022年类似,招入人数最多的仍为西政本校,达13人。西政的新进教学科研岗位人员法学功底扎实,一半以上毕业于“五院”院校,达20人,而毕业于“四系”者达到5人。相比较而言,西政的新进教师毕业于国内非“五院”“四系”者较少,仅有6人。另有3人毕业于海外院校。
从专业分布来看,西政的新进教师中研究国际法学与诉讼法学的最多,前者有4人,后者则有5人。在满足各传统部门法的人才需求之外,西政还招入了精于社会法学、语言与法学、外交与法学等边缘法学学科的人才,这与国家安全学院、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等前沿学科研机构的设立与发展密切相关。作为“五院”中的佼佼者,西政设立了前沿、多元、全面的法学研究组织,而为其不断赋能的正是具有法学专业能力与综合学术视野的新进教师们。新进教师具体毕业院校情况如下表所示:
五、中国政法大学
据《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度专任教师岗位招聘启事》,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在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等二级学院进行法学相关教学科学人员招聘工作。对于“专任教师”岗位的应聘者,法大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基本学历要求之外,对科研能力、科研成果、外语水平等方面提出要求。
自《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度拟招聘人员公示(第四批)》始,法大人事处官网不再公布拟聘人员的最高学位、毕业院校、具体岗位信息。本表格相关数据通过知网等平台检索而得。
根据法大人事处官网的数据,我们可以从专业或方向分析其新聘用教学科研人员情况,来自概括性的法学方向者有8人,各部门法方向的人员分布较为均衡。
作为“五院”中的“领头羊”,法大对聘用教学科研人员的学历要求十分严格。在2023年的前三批相关人员公示中,与法学专业相关者有2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其余1人则毕业于英国阿伯丁大学,总体学历水平较高。而根据,法大的新进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的“五院”“四系”及重点“985”院校与海外的顶级法学院。在稳定的招聘情况下,2023年法大新进教师的学历“含金量”一定不会低。
根据网络检索数据,2023年法大新聘用教师毕业院校整体水平极高,其中有7人毕业于“五院”“四系”,而清华大学的5名毕业生成为法大的新人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大聘用的21位教学科研人员中,有13位博士毕业于北京地区的高校。而在境外院校毕业的新进教师中,有三位毕业于德国高校,或与中国政法大学与德国科研实体的合作机制有关。可见,作为学术实体的法大的既具有本地优势,吸引着京内青年学者的加盟,又具有国际视野,注重吸收具有海外科研背景的法学人才。
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年专任教师招聘计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法学院、国家治理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法与经济学院等二级学院进行法学相关教学科研人员的招聘工作。大多岗位只提出了博士学位的硬性要求,而国际法学相关岗位则要求应聘人员具备全英文授课的能力,外国语学院、法与经济学院部分岗位则对应聘者提出了跨专业研究方向的要求。
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事处官网数据,2023年该校共聘用教学科研人员18人,是“五院”中最少的,这与该院校的相对综合性有关。从毕业院校来看,中南财新进教师的主要来源为武汉大学,达六人。来自中南财本校的新进教师则有3人,来自“五院”“四系”者达11人,占总聘用人数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18名新进教师中有10位毕业于武汉本地高校,充分体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本地优势。
从专业分布上来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新进教师多精于传统的各部门法,其中来自国际法学专业的有4人,为最多者。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位外国青年才俊加入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与经济学院。法与经济学院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合作创办,是法与经济学交叉领域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设“比较法与欧洲法”“法与经济学”专业,对海外学者的吸引体现了该学院办学的初步成就与发展前景。新进教师具体毕业院校情况如下表所示:
总结
综合部分政法类院校2023年教学科研人员情况,但从专业、院校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现象:
①从新进教师的毕业院校来看,本地高校具有数量上的优势。大部分政法类院校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了大量来自本地或邻近区域院校毕业生。如华政、上政招入了大量来自上海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西政招入了较多的来自重庆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中南财则招入了多位来自武汉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
②“五院”“四系”在新进教师的毕业院校中占比突出。政法类强校更加青睐招入毕业于“五院”“四系”与顶级“985”(如“C9”“华东五校”)的教学科研人员。
③在政法类院校中,本校(博士)毕业者更容易留校任教的结论并不成立。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仅有西政一校的新进教师体现了数量上的本校优势,其他各校的新进教师中,本校毕业者占比并不突出,华政新进教师毕业于本校者仅有1人,上政的新进教师甚至没有毕业于本校的。
④各校各专业新进教师人数基本均衡,部分院校发挥地方优势、技术优势与学术优势发展特色专业,如西政为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招入多达六名青年才俊,西法大则招入三名精于西北地区地方法律问题研究的青年学者。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本文责编 ✎ 确幸
本期编辑 ✎小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