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员工培训管理制度docx

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山东

下载本文档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公司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在职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第三条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需求导向原则: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员工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2.效益优先原则:注重培训效果,提高培训效益;3.系统性原则: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实现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4.动态调整原则:根据公司发展和员工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培训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培训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第五条培训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岗培训等;3.负责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培训质量;4.建立培训档案,对员工培训情况进行跟踪管理;5.开展培训效果评估,不断优化培训体系。第六条培训计划制定:1.培训管理部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业务需求和员工岗位要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2.计划应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3.计划应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实施。第七条培训实施:1.培训管理部门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2.培训活动应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员工技能水平;3.培训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第八条培训师资管理:1.培训管理部门应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师资队伍;2.师资队伍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3.培训管理部门应对师资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第三章培训内容与方式第九条培训内容:1.公司发展战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2.岗位技能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沟通技巧等;3.管理能力培训,包括领导力、团队建设、项目管理等;4.创新能力培训,包括思维拓展、创新方法、案例研讨等;5.其他培训内容,如心理健康、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第十条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由公司内部人员担任讲师,针对特定主题开展培训;2.外部培训:邀请外部专家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3.在岗培训:通过实际工作,边干边学,提高员工技能;4.网络培训: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学习;5.案例研讨: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章培训考核与评估第十一条培训考核:1.培训管理部门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包括培训参与率、培训满意度、培训成果等;2.考核结果作为员工绩效评价、晋升、调岗等的重要依据。第十二条培训评估:1.培训管理部门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等;2.评估结果用于改进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第五章奖励与惩罚第十三条奖励:1.对在培训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2.对积极参与培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给予晋升、加薪等激励。第十四条惩罚:1.对不参加培训、培训效果差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2.对严重违反培训纪律的员工,给予相应处罚。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培训管理部门负责解释。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注】以上内容仅为在职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的大纲,具体内容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2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公司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在职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第三条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需求导向原则: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员工岗位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2.效益优先原则:注重培训效果,提高培训投资回报率。3.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4.人本管理原则:关注员工个人成长,激发员工潜能。第二章培训计划第四条公司每年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第五条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公司发展战略及业务需求分析;2.员工岗位能力需求分析;3.培训项目设置及培训课程设计;4.培训师资力量及培训资源规划;5.培训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第六条培训计划应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第三章培训实施第七条培训实施应遵循以下程序:1.培训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培训需求。2.培训项目策划:根据培训需求,策划培训项目,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3.培训师资选拔:根据培训项目需求,选拔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师资。4.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活动。5.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培训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等。第八条培训方式包括:1.内部培训:由公司内部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员工担任培训师,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实操培训等。2.外部培训:根据培训需求,选派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课程。3.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在线考试等。4.实地考察:组织员工到相关企业、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第九条培训时间安排:1.周末及节假日: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周末及节假日进行培训。2.工作日:根据培训需求,安排工作日进行培训。第四章培训考核第十条培训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第十一条过程考核:1.出勤率:要求参训员工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勤。2.参与度:要求参训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主动提问、交流。3.培训纪律:要求参训员工遵守培训纪律,保持良好的培训环境。第十二条结果考核:1.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评估参训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2.技能提升:通过实操、项目实践等方式,评估参训员工技能提升情况。3.工作绩效:将培训效果与员工工作绩效相结合,评估培训成果。第五章培训激励与约束第十三条培训激励:1.对完成培训任务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或奖励。2.对在培训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晋升机会。3.对积极参与培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优先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第十四条培训约束:1.对无故缺勤、不遵守培训纪律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2.对培训效果不佳的员工,要求重新参加培训,直至达到培训要求。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第七章培训经费管理第十七条公司设立专项培训经费,用于支持培训工作的开展。第十八条培训经费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安排:根据培训计划,合理分配培训经费。2.专款专用:培训经费只能用于培训工作,不得挪作他用。3.节约使用: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培训经费。第十九条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接受监督。第八章培训档案管理第二十条公司建立培训档案,对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考核、培训激励与约束等内容进行记录。第二十一条培训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培训计划;2.培训实施记录;3.培训考核结果;4.培训激励与约束措施;5.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第二十二条培训档案应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第九章培训效果评估第二十三条公司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培训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等。第二十四条培训效果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训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2.考试考核:通过考试考核,评估参训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3.实操考核:通过实操考核,评估参训员工技能提升情况。4.工作绩效:将培训效果与员工工作绩效相结合,评估培训成果。第二十五条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第十章培训工作总结与改进第二十六条公司每年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第二十七条培训工作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1.培训工作概况;2.培训工作亮点;3.培训工作不足;4.改进措施。第二十八条公司根据培训工作总结,不断优化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第十一章结束语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在职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第3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公司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在职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第三条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需求导向: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2.效益优先:注重培训效果,确保培训投入产出比;3.终身学习:倡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4.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第二章培训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评估培训效果等工作。第五条培训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负责收集、整理公司及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2.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网络培训等;3.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培训工作提供改进依据;4.建立培训档案,跟踪员工培训情况;5.指导各部门开展培训工作。第六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培训管理部门开展培训工作,包括:1.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报培训管理部门备案;2.协助培训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培训;3.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为培训工作提供依据;4.落实培训成果,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第三章培训内容与形式第七条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2.业务知识、技能培训;3.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软技能培训;4.行业动态、市场分析等前瞻性培训。第八条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包括:1.内部培训:由公司内部讲师或外部专家进行授课;2.外部培训:选派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3.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4.实践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第四章培训计划与实施第九条培训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第十条年度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培训目标;2.培训对象;3.培训内容;4.培训形式;5.培训时间;6.培训预算。第十一条培训管理部门应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活动,确保培训计划顺利实施。第五章培训效果评估第十二条培训效果评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培训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2.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评估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3.能力提升:通过实际工作表现、项目成果等方式评估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员工在职培训方案9篇(全文)一、培训性质 行政在职员工培训 二、培训目的让在职行政人员学习日常工作知识,满足现实的工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在思想上和公司的战略目标一致,和谐发展。 三、培训形式 部门培训:各部门专业知识视频培训 内部培训:全体员工视频培训 四、培训地点 二楼大会议室 五、培训时间 内部培训:周六下午,每月一次 部门培训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l|cx96>i0jvsm
1.公司在职员工培训制度(网友投稿)(图文版)第条适用范围凡本公司所属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培训及其有关作业事项均依本规定办理。第条工作权责划分全公司包括各部门的工作职务分类。公司在职员工培训制度为提高本公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充实其业务知识与技能,以增进工作质量及绩效,特制定在职员工公司在职员工培训制度网友投稿回,并汇总学员意见,送讲师转人力资源部会签,jvzq<84yyy4xql=:0eun12334::6:730jznn
2.员工在职培训计划书(精选7篇)员工在职培训计划书 篇1 针对员工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薄弱的现象,结合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和总体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突出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力量储备培训,为公司建立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全面提升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pjj~fujwlbp€jp1::65@62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