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任职副科级干部尽快进入角色、提升能力、胜任工作,7月6日至21日,宣威市举办新提拔副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以“政治引领、能力提升、实践锻炼、管理优化”四维联动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新提拔副科级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来自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的35名学员完成收获满满的“赋能之旅”。重政治引领,筑牢信念“压舱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突出政治训练和党性教育,依托市委党校主阵地,采取“理论授课+专题研讨+现场教学+小组交流+知识测试”的培训模式,将党性教育课程占比提高到50%以上;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四渡赤水》影片、《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专题片、《莫让年轻有为变“妄为”》警示教育片,引导新任职副科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作风,促使干部在思想洗礼中筑牢信仰之基。重能力提升,靶向培训“强筋骨”。立足宣威市高质量发展需求和领导干部工作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学员需求调研-课程动态调整-效果反馈评估”机制,根据干部履职需求及时优化培训内容,确保“精准滴灌”、靶向提升。针对新任职副科级干部知识短板、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坚持“干而论道”,在重理论讲授的同时,围绕《乡村旅居发展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计法规政策解读》等内容,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干部上讲台授课,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进行专业授课,实现“精准化培训”与“专业化成长”同频共振,帮助干部拓宽视野、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重实践锻炼,交流互鉴“取真经”。本次培训改变以往“教师讲、学员听、满堂灌”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融入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到会泽县山喜农业有限公司,学习了解该公司以食用菌菌棒生产、马铃薯原种繁育、草莓育苗三大特色产业为引擎,推动“土里生金”产业变革的实践经验;到白雾村,学习了解通过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要素组织起来,将明清时期的“万里京运第一站”变成了群众致富的“聚宝盆”经验,引导学员开阔眼界、拓宽思维、提高本领。同时,组织学员开展“两个带来”案例的互动交流、破冰教学、履职交流分享,围绕“有为才有位还是有位才有为”主题开展辩论比赛,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切实转变思维观念、强化合作意识、增强表达能力,理清工作思路,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严实作风,巩固成果“促长效”。培训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通教学全过程,成立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实施班主任专职管理+班委队伍自主统一管理模式,形成“党支部引领、班委带动、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选派专人担任学风督导员,全程跟班督导、随机课堂巡查,严格规范学员参训考勤、课堂纪律,营造有序专注的学习氛围,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提高学员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干部培训全过程纪实机制,将学员考核成绩、班主任评价等信息记入《学籍表》,经市委组织部审核后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动力,推动干部常态化“充电”提能。王群(宣威市委组织部)
为帮助新任职副科级干部尽快进入角色、提升能力、胜任工作,7月6日至21日,宣威市举办新提拔副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以“政治引领、能力提升、实践锻炼、管理优化”四维联动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新提拔副科级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来自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的35名学员完成收获满满的“赋能之旅”。
重政治引领,筑牢信念“压舱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突出政治训练和党性教育,依托市委党校主阵地,采取“理论授课+专题研讨+现场教学+小组交流+知识测试”的培训模式,将党性教育课程占比提高到50%以上;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四渡赤水》影片、《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专题片、《莫让年轻有为变“妄为”》警示教育片,引导新任职副科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作风,促使干部在思想洗礼中筑牢信仰之基。
重能力提升,靶向培训“强筋骨”。立足宣威市高质量发展需求和领导干部工作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学员需求调研-课程动态调整-效果反馈评估”机制,根据干部履职需求及时优化培训内容,确保“精准滴灌”、靶向提升。针对新任职副科级干部知识短板、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坚持“干而论道”,在重理论讲授的同时,围绕《乡村旅居发展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计法规政策解读》等内容,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干部上讲台授课,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进行专业授课,实现“精准化培训”与“专业化成长”同频共振,帮助干部拓宽视野、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重实践锻炼,交流互鉴“取真经”。本次培训改变以往“教师讲、学员听、满堂灌”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融入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到会泽县山喜农业有限公司,学习了解该公司以食用菌菌棒生产、马铃薯原种繁育、草莓育苗三大特色产业为引擎,推动“土里生金”产业变革的实践经验;到白雾村,学习了解通过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要素组织起来,将明清时期的“万里京运第一站”变成了群众致富的“聚宝盆”经验,引导学员开阔眼界、拓宽思维、提高本领。同时,组织学员开展“两个带来”案例的互动交流、破冰教学、履职交流分享,围绕“有为才有位还是有位才有为”主题开展辩论比赛,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切实转变思维观念、强化合作意识、增强表达能力,理清工作思路,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严实作风,巩固成果“促长效”。培训实行封闭式管理,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通教学全过程,成立临时党支部和班委会,实施班主任专职管理+班委队伍自主统一管理模式,形成“党支部引领、班委带动、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选派专人担任学风督导员,全程跟班督导、随机课堂巡查,严格规范学员参训考勤、课堂纪律,营造有序专注的学习氛围,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提高学员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干部培训全过程纪实机制,将学员考核成绩、班主任评价等信息记入《学籍表》,经市委组织部审核后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动力,推动干部常态化“充电”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