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9月我军恢复实行军衔制以来,我军共分28次授予或晋升188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举行上将军衔的晋升时间间隔最短的为2004年,在那一年,首次举行了两次上将军衔晋升仪式,第一次为6月20日,晋升了葛振峰、刘镇武等15人以上将军衔。随后的9月25日,再次举行上将军衔晋升仪式,晋升了张定发、靖志远等2人以上将军衔。两者之间间隔仅3个月。
三、上将军衔晋升平均次数
四、上将军衔晋升人数
五、授予或晋升上将需要什么条件?
按照规定,正大军区/战区级的编制军衔为上将军衔(警衔)。因此,要想晋升为上将军衔,必须是正大军区/战区级以上单位的军政主官,在2019年12月份以前晋升的,还必须在正大军区/战区级职务上任职满2年。
刘安元
徐忠波
从2019年12月起,军衔制度进行了改革修订,由原来职务主导制改为军衔主导制,换句话说,只要你达到某个职位,军衔也会立刻晋升到这一职务的编制军衔,而不必要在这个岗位上干满1-2个年头。例如,近日,徐忠波才由副战区级的联勤保障部队政委升为正战区级的火箭军政委,就立刻达到军衔晋升条件,所以他就直接晋升,而不必再等2年。
六、为何有警官、警衔?
此处说的警衔不同于公安警察所授予的警衔,而是特指武警部队警衔,虽然其同为军委领导和管理,但其本质上还是武装警察,和解放军有一定区别。武警部队司令员、政委晋升为上将时,就不称为晋升为上将军衔,而是称为晋升为上将警衔,他们也不是军官,而是警官。恢复军衔制以来,共计晋升杨国屏、徐永清、吴双战、隋明太、王建平、许耀元、王宁、安兆庆等8名高级警官以上将警衔,他们占全部晋升上将名单的4.26%。
七、晋升上将时的年龄分布
188名新上将授(晋)衔时的年龄分布,总的趋势是首批年龄偏大,往后逐渐有所降低,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段。第1批17人,平均年龄69.18岁。其中70岁以上的10人,占了58.8%,最大的洪学智75岁;60岁至69岁的6人;59岁的1人(迟浩田)。之后,各批晋升上将者,除第3批中有一人因特殊情况71岁晋升外,其余171人晋升上将时的年龄,都没有超过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