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是老张,一个40岁的在职老哥,非法本出身,基础也一般。今天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关于职业选择的事儿,特别是手握法考证能带来啥好处,以及法律行业这条路值不值得咱这个年纪的人去闯一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换工作不是小事,更别说想挤进法院当法官了。我知道很多人心里痒痒,觉得法官社会地位高,待遇也好,但背后的酸甜苦辣,尤其是怎么一边工作一边啃下法考这块硬骨头,没点门道真不行。今天我就结合自己了解的,也靠着觉晓法考APP摸索出来的经验,跟大伙儿掰扯掰扯。
一、法官这活儿,真没想象中轻松!
说实话,跟很多体制内的“铁饭碗”比,法院的工作强度,那绝对是排在前面的。最大的感受就一个字:加班是家常便饭。平常看着是朝九晚五,挺规律是吧?可一到月底、年底,那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有些地方的法院,从10月份开始,直接规定每天必须加班到7点半左右,周末也只能休一天,这强度,咱40岁的人,身体能不能扛住,得掂量掂量。
为啥这么忙?根子上还是案子太多,人手太少!不算执行案件那些,有些法院要求一个审判团队一年结案量得300件以上!你算算,365天,几乎天天得结一个案子才能完成任务。听着好像就是敲个法槌的事儿?太天真了!案子开完庭不等于就能立刻判下来。碰上复杂的,查资料、找类似案例、白天还得接无数电话、接待当事人、跑现场勘察、搞鉴定……白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所以,法官们经常是白天开庭,晚上和周末才能静下心来写判决书。这工作模式,对家庭时间绝对是巨大挤压。
另外,压得人喘不过气的还有结案率这个紧箍咒。这玩意儿是法院考核的重要指标,算的是你收了多少案子、结了多少案子、还剩多少没结。这排名直接关系到本院在全市法院的位置,再往上还牵扯到市院在省里的排名。除了结案率,还有简易程序适用率、服判息诉率、法律文书上网率等等一堆考核指标。这些“率”就像鞭子一样,抽着法院的人不停地往前赶,想不忙都难!
二、法官的晋升路,怎么走?
进了法院,想往上走,主要有两条道:横着在本院爬,或者竖着往上跳。
(一)在本院混:熬资历和挤员额
这条道就是你考进哪个法院,基本就在那干到退休了。核心就是两件事:职务职级晋升和入员额当法官
1.职务职级晋升:现在法院搞的是职务职级并行。比如本科进去定科员,研究生进去定四级主任科员(相当于副科)。然后按年头,两三年升一级,熬到退休,混个正科或者副处还是有希望的。级别上去了,工资和退休待遇自然水涨船高。不过,爬到正科再想升副处,那就不是光靠年头了,得看各种因素。这里有个关键点:在市级法院,晋升相对规范,基本能保证2-3年调一档但在基层法院(区县级),就没那么按部就班了。所以,要是能选,尽量考市级法院,晋升更快更稳
2.入员额:这才是当上“真法官”的关键!现在法院是“1+1+1”团队:一个法官配一个法官助理和一个书记员。法官和法官助理通常是行政编(公务员),书记员很多是聘任或派遣(各地有差异,比如山东法官助理也是行政编,深圳有些是派遣)。考上法院后,先干一年书记员(试用期),期满转正成法官助理。然后,本科干满5年或者研究生干满4年,才有资格报名参加入额考试,考过了才能当上员额法官。听起来时间够就行?没那么简单!每个法院的员额法官名额是卡死的,比例大概是全院在编干警的39%。比如100个编制,只有39个法官名额。只有等有人退休、辞职或者退额了,空出名额,后面排队的助理才有机会考进去。要是前面没人退,你就得一直等。这对咱40岁才起步的人来说,时间成本可不小。
(二)往上跳:遴选
公务员干满2-3年后,可以参加市直机关、省直机关甚至中央的遴选考试。只要符合条件,单位和你所在区市组织部门同意盖章,就能去考。这条路有机会跳出法院系统,去其他政府部门,不过这种机会少,限制也多(工作年限、年龄)。而且,遴选考试通常公告后20天左右就开考,准备时间短,难度非常大!想走这条路,必须得有毅力,年年坚持学,时刻准备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话说回来,咱这个年纪,很多都在一个城市安家落户,老婆孩子热炕头,再抛家舍业去外地甚至外省重新开始,很多人心里就打退堂鼓了。
三、法官的“钱”景和社会地位
待遇这块,法官确实比普通公务员有优势,普遍高出20%-30%左右。为啥?除了基本工资、车补、年终奖这些公务员都有的,法官还多一块法院系统特有的绩效工资。这是司法改革后专门给法检系统加的,就像公安有警衔补贴一样。这笔钱每个月会随工资发40%-60%,剩下的年底跟奖金一起发。虽然跟体制外顶尖的律师比不了,但胜在稳定五险一金顶格交,算下来性价比相当不错。我认识个在法院干执行的朋友,毕业才三四年,一年到手能有30-40万(合法收入),这在公务员队伍里绝对是高薪了。
除了钱,法官的社会地位确实高。一是辨识度高,天天穿制服(还省了买衣服的钱),走哪都让人高看一眼;二是在老百姓眼里,法官代表着法律和公正,跟他们打交道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自然受到尊重。
四、40岁在职非法本,法考+工作怎么平衡?我的笨办法
好了,残酷的现实摆完了。如果看完这些,你还是跟我一样,对法律行业、对法官职业有向往,决定搏一把法考证,那咱就得聊聊最实际的问题:40岁,在职,非法本,基础差,时间碎成渣,怎么平衡工作和备考?
我的经验就一个字:!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早上提前一小时起床,看会儿书;通勤路上,听课件;午休时间,刷十几道题;晚上等娃睡了,再爬起来学两小时。周末?那更是黄金时间。但光靠“挤”不够,效率是关键!我这种基础薄弱的,自己啃教材太费劲,容易走偏。这时候就得靠工具。我用的是觉晓法考APP,它对我这种在职大叔帮助特别大:
1.规划省心:它根据我的情况(在职、时间少、基础弱)智能排学习计划,每天学什么、学多久清清楚楚,不用自己瞎琢磨,省下大把时间。
2.利用碎片:APP里有大量精简的考点课程、真题和速记资料,特别适合在通勤、午休这种零碎时间学。坐个地铁能刷好几道题,听个课件。
3.精准练习:它的大数据能帮我找到薄弱环节,推送针对性的练习题,避免在已经会的地方浪费时间。模考系统也高度仿真,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氛围,这对脱离考试很久的我们太重要了。
4.社群陪伴:觉晓APP里有学习群,里面都是跟我情况差不多的在职考生。大家互相打气,分享经验,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能坚持下来。
法官这条路,对40岁在职非法本的我们,确实充满挑战。工作强度大,晋升有瓶颈,入额要排队。但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吸引力也是实实在在的。关键是要想清楚:这份职业的辛苦,你是否愿意承受?你的家庭是否能支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觉晓法考APP这类工具,真的能帮你更高效地撬开法考这扇门,为你的职业选择多铺一条路。法律行业的大门,对有心人、肯努力的人,永远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咱这个岁数,拼的就是一个韧劲和方法!加油吧,老男孩们!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