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时代旅游教育发展和旅游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院校师资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拓展教师科研能力和行业视野,根据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2021年度工作安排,定于7月-8月举办“2021年全国旅游院校师资培训班”,欢迎各院校积极参加。
本次培训共开设9个培训班,本期推出酒店管理、礼仪教学骨干、“双师型”骨干三个培训班的课程介绍。
2021年全国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培训班课程简介
▲《旅游平台化发展与创新趋势》 勾志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线上渗透率不断增加,平台化趋势明显。在线旅游平台见证了旅游业从割据混战,到现在因为疫情影响全行业团结一心。在线旅游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由碎片化到标准化,再到个性化的发展。
▲《数字赋能与人文精神:中国酒店服务精神与产业发展》 谷慧敏
本课程重点介绍国内和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我国酒店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服务和管理创新的理念、方法及重点领域,探讨在技术运用中数据伦理及相应规制,同时阐述酒店业数字赋能与人文精神之关系,剖析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一些认知及实践误区。此外,本课程还将探讨未来产业发展及研究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
▲《创建世界一流酒店管理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白秀成
随着酒店和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迅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业态演化多元多样,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大学的酒店管理教育如何应对行业的变化、培养亟需的合格人才面临巨大挑战。本课程将回顾世界酒店管理教育的历程,探讨酒店管理教育的发展路径。将以案例方式重点介绍建设世界一流酒店管理学科的成功经验,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与科研和师资培养等。并就后疫情时代酒店管理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智慧旅游》 郭崇慧
本课程首先介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然后介绍常用的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以及商务智能与商务分析方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几类典型应用案例,大数据技术在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及乡村旅游中的应用,最后探讨如何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旅游的快速落地,带给旅游者舒适的旅游体验,为旅游服务者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酒店管理案例研究:方法与实例》 曾国军
本课程在介绍案例研究基本范式的基础上,讨论酒店管理类研究型案例的写作特点。以多篇案例研究论文为例,讨论如何寻找研究主题、确定研究问题、获得和陈述案例事实并撰写案例文章。案例研究论文的例证解剖包括“酒店如何通过师徒制发展组织操作常规:碧水湾酒店案例”“制度环境、动态能力与组织变革:美思威尔顿酒店案例”“邻近性培育下的弱食品信任改善:番薯藤案例”等。
▲《酒店旅游管理教育的新趋势》 宋海岩
本课程主要介绍酒店及旅游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包括教学大纲的设计、在线跨界教育、教育创新及国际合作等。课程还将对新冠疫情后酒店旅游教育前景进行展望。
▲《旅游与酒店管理研究的新趋势》 Fevzi Okumus
授课专家将以国际SSCI期刊主编的视角,分析国际酒店与旅游研究发展的新趋势、研究进展、热点问题以及在国际SSCI期刊投稿所应掌握的主要要素。
▲《虚拟仿真课程的申报和建设——以基于客户类别的酒店接待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姜红
《基于客户类别的酒店接待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是一项以“以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专业素养;对接国际标准、适应行业需求;具备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为指导思想,以虚拟国际酒店接待岗位为载体,综合培养和考察学生对前台服务与管理、跨文化沟通与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及软件应用等综合实践能力的特色教学实验项目,解决现实“做不到”,实现“网上做实验”。
▲《酒店管理研究方法论:从实践对策问题到科学理论问题的转换》 谢彦君
本课程针对酒店管理乃至一般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方法论问题,试图解决研究者将现实的实践对策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要点:(1)如何看待对策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关系;(2)如何将实践的对策性问题转化为可以进行科学理论创新的科学问题;(3)如何在科学研究中贡献新知识,形成理论成果;(4)如何将理论发现予以模型化。
▲《白天鹅服务3.0:民族品牌的产品之道》 陈晞
白天鹅作为国内知名民族品牌,开业近40年依然声名不减,本课程将拆解相关的运营秘诀,分享打造中国服务的经验教训和探索心得。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一、服务1.0:改开之初,品牌构建的历史与业绩;二、成功的三大支柱与运营之道;三、服务2.0:成熟市场的竞争,构建竞争优势;四、优化服务品质的长期主义;五、服务3.0:重生后再铸辉煌;六、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策略;七、思索中国服务的创造方法;八、迎接疫情后挑战:数字化转型。
▲《质性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理论与实操》 余志远
从研究方法分工的角度来说,质性研究方法担负起理论建构的艰巨任务。本课程讨论质性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涵盖理论和实操两个部分,分析质性研究之“功”“魅”“术”与“器”构成,包括反思旅游学“理论无用论”困惑与旅游基础理论之用问题;从本体论及与定量研究差异等角度阐释质性研究的魅力;结合旅游研究中的案例讲解类属分析和扎根理论等具体的分析方法;以MAXQDA质性分析软件为例,介绍该软件的功能与基本操作。
▲《数据驱动的接待业管理实践》 吴凯
数据科学及大数据分析改变了很多学科领域的面貌,数据驱动的营销与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程以数据分析生命周期为主线,聚焦接待业管理,讲授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可视化展示的技术和方法,介绍R软件和python的基础知识,重点讨论旅游中的大数据分析:基于行为数据的旅游需求预测、旅游流空间分析、酒店在线评论分析、社交媒体与舆情分析、旅游博客文章的主题建模与情感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对民宿发展的真核思考》 李原
民宿是一种乡愁,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叛逆,是国际化语境下人们对传统的留恋,是对发展的反思,是对未来方向的一种思量,是快节奏时代人们期望医治心病的一剂药方,在民宿“井喷式”发展的情况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民宿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异化”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民宿的开发与经营》 项卫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民宿产品的基本概念;民宿产品的开发(租约谈判、证照办理等);民宿的设计理念(定位、功能设施、文化及差异化的打造等);民宿产品的运营(特色服务、赢利模式、品牌发展等);其他相关问题:融资、退出及转让等。课程着眼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辅助以众多案例,既分享成功经验,也引发对教训的反思。
▲《跟随与颠覆:VUCA时代的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 韵江
VUCA时代下未来的商业竞争,是模式之争,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系统之间的竞争。战略与商业模式是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快速发展的思想基础,是企业的更高形态的竞争。通过研究现代企业,把握互联网下的产业趋势与战略创新融合的观念、理论、方法,介绍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战略经验,理解战略创新是企业最核心的活动和能力,也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掌握有关战略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沿内容,从而更好地运用到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践当中。
▲实践教学点:
包括位于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国际品牌度假酒店和主题酒店移动课堂教学、大连旅顺历史文化街区和房车营地调研。
(注:以上按授课顺序排序,课程内容如有调整,以具体开课课程为准。)
▲培训费:
▲报名截止日期:
▲联系人及方式:
张老师:
0411-84713252、13904110815
周老师:
0411-84710473、13841135379
上午8:30-11:30,下午1:30-5:00
2021年全国旅游院校礼仪教学骨干师资培训班课程简介
▲《国学中的礼》 范莹
讲授中华传统礼仪及其现代价值,阐释传统礼仪的基本思想、规范,分析其合理内核以及在现代礼仪重建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应当不断丰富学识,提升素养、人格魅力去影响身边的人。
▲《教师礼仪形象三要素》 鲍日新
礼仪,让教师形象更美好。授课专家将解析教师礼仪形象三要素及其自我养成途径。
▲《点燃礼仪课程的三类教学技术》 吕艳芝
▲《教师的职业礼仪素养》 隆玲
教师是国家文化的传承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礼仪素养,方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本课程从把握角色、尊重他人、懂得感恩、约束自我等方面展开,帮助教师以行动去感染学生,让教师的美丽从内而外地优雅绽放。
▲《教师教学演讲语言艺术》 郭永康
本课程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评点,形式的创新,结构性思维的表达以及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的运用等多种实用技巧。
▲《旅游服务礼仪与规范》 陈海华
▲《教师的压力与情绪管理之展现自己最佳状态》 刘德艳
▲实践教学点:
包括上海国际赛车场(F1赛道)、上海国际花卉博览会等。
(注:以上按授课顺序排序,课程内容如有调整,以具体开课课程为准。)
▲培训费:
350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工本费、场地费、实地教学费用(因个人原因不参加者不予退费)等】
▲住宿费:
2100元/人。(学校统一安排,含一日三餐、宾馆双人标准间单床)若要个人单住一间房,需补房差1500元/人。
▲报名截止日期:
▲联系人及方式:
021-57126223、13917712756
联系人:张老师
2021年全国旅游院校“双师型”骨干师资培训班课程简介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及教学元素分析与抓取》 董家彪
课程思政是一种基于“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综合教学理念,对院校教育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课程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首先导入课程思政是教育的大趋势;其次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再次从课程思政元素入手,对指导思想、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和培养目标方面就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梳理;最后以旅游类课程为例,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阐释。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能力提升》 周春林
本课程围绕专业成长和教研能力提升,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梳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结合具体教科研项目案例剖析教师成长之路,激励教师做最好的自己。
▲《“双师型”教师能力分析和成长路径》 刘俊
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课程主要对“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企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进行分析,根据“双师型”教师建设现状,从成长环境、发展方向、发展空间等方面探索“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旅游类专业课堂有效教学设计》 魏凯
随着文旅融合大发展,旅游业的突破需要大量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提高旅游类“双师型”骨干师资的实践教学水平,本课程对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旅游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以专业认知实践、服务技能实践、管理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训练为基本框架,提升旅游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应用理论及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周雄俊
本课程分为三大模块,首先介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工具性应用;然后对信息资源支持下的教与学活动进行分析,尤其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带来的思想变革,并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化变革的形式及学校推进策略进行研究,以帮助旅游专业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个人能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新时代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趋势与特征》 王昆欣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加快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新常态下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未来产教融合发展趋势促使行业特色更加突出。本课程在梳理产教融合的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对产教融合的核心内涵进行界定,对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未来发展的几种趋势与特征进行深入阐述。
▲《“双师型”教师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锻造》 赵晓鸿
阐述产教融合对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意义,结合产教融合的特点,从校企资源共享、激励制度、评价机制等多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进一步深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实践教学点:
包括都江堰、青城山隐秀尚庭酒店等“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实地考察。
(注:以上按授课顺序排序,课程内容如有调整,以具体开课课程为准。)
▲培训费用:
3680元/人,食宿免费,往返交通费自理。
▲报名截止日期:
▲联系人及方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