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方案范文(精选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并完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长效机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的

动过培训,增强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责任感,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确保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促进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参加人员

食堂管理人员和食堂所有从业人员

四、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知识:

2、学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食品安全预案学习。

3、《学校食堂管理操作规范》教学光盘。

五、培训的组织实施与培训形式

2、培训的形式:采用集中培训与业余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

3、几级参加教育局及卫生局的'学习。

为了有效的做好食品卫生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3、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按要求参加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从业培训及考试,不参与者或考试不合格者给予开除处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校食品卫生的安全是关系到在校每一位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加强食堂工作管理,对于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经常性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也是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文明、守纪、爱校、爱生、安全、卫生、有序、规范。尤其是: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业务知识要加大培训力度,真正做好卫生工作、安全工作,应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为创造高质量、高水平一流服务的目标而共同努力。通过培训,要提高我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高质量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日常操作中更加严谨、规范,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让每一位师生吃的放心、舒心、开心,为我校的后勤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4号《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业务知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三、培训安排

1、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安排一次培训学习。及时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严防卫生事故的发生。

2、每学期进行一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问卷答题。

3、从业人员必须爱岗敬业,互帮互学,钻研业务技术,通过不断的苦练基本功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制定目的

为提高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定本计划。

二、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知识,提高食品消费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育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细化,层层抓落实。

组长:xx

组员:xxxx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1、利用学校餐厅文化宣传标语营造宣传的氛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2、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进行两次及以上的食品安全国旗下讲话;

3、利用班会开展一次及以上的食品安全讲座;

4、每班出一期食品安全知识的板报。

5、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测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学校食堂监管从源头抓起,严把进货渠道关,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管理,并有专人负责,监督部门落实卫生防病和食品卫生管理措施,规范食品烹饪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监管水平

认真参加好上级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班,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一次及以上的培训,让教师首先自己学会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以此更好地教育学生。

一、培训目标

本培训方案旨在提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食品安全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师生饮食安全,提升食堂服务质量。

二、培训对象

学校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厨师、服务员、清洁工等。

三、培训内容

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学习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

了解食品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确保食堂操作符合法律规范。

2. 食品卫生知识

掌握食品储存、加工、烹饪、分发等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学习预防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方法。

3. 个人卫生习惯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等。

学习正确的洗手消毒方法,确保手部清洁。

4. 烹饪技术与餐饮服务流程

学习基本的烹饪技术,包括切配、烹饪、调味等。

熟悉食堂的餐饮服务流程,包括点餐、制作、送餐、收款等环节。

5. 餐具清洁与消毒

学习餐具的清洁与消毒方法,确保餐具卫生无菌。

6.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学习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方法和流程,如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处置等。

7. 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

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爱岗敬业等。

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做到热情周到、礼貌待人。

四、培训方式

1. 集中培训: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授课,确保培训效果。

2. 实践操作:在食堂现场进行实操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3. 定期考核: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检验培训效果,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

六、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培训后的考核和实际操作情况,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培训背景

学校食堂作为师生日常饮食的重要场所,其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规范学校食堂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

1. 增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3. 确保师生饮食安全,提升食堂服务质量。

三、培训对象

学校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清洁工、采购员等。

四、培训内容

1. 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

了解学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食品安全预案。

2. 食品卫生知识

掌握食品储存、加工、烹饪、分发等环节的'卫生要求。

学习预防食物中毒、交叉污染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方法。

3. 个人卫生与职业道德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等。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服务意识。

4. 烹饪技术与营养搭配

学习基本的烹饪技术和菜品创新方法。

了解营养搭配知识,提高菜品质量。

5. 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

学习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互救知识。

五、培训方式

1. 集中授课:邀请专业讲师进行集中授课,讲解理论知识。

2. 现场实操:在食堂现场进行实操培训,指导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七、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培训后的考核、问卷调查和实际操作情况,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质量。

一、培训目的

为了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培训方案。旨在通过培训,提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优质的餐饮服务。

二、培训对象

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所有从业人员。

三、培训内容

2. 食品卫生知识:掌握食品储存、加工、烹饪、分发等过程中的卫生要求,预防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了解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概念,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等。

4. 烹饪技术:学习基本的烹饪技术,包括切配、烹饪、调味等,提高菜品质量。

5. 餐饮服务流程:熟悉食堂的餐饮服务流程,包括点餐、制作、送餐、收款等环节,提高服务效率。

6. 餐具清洁与消毒:学习餐具的清洁与消毒方法,确保餐具卫生无菌。

7.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学习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方法和流程,如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处置等。

四、培训方式

1. 集中培训: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授课,确保培训效果。

2. 实践操作:在食堂现场进行实操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3. 定期考核: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检验培训效果,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

六、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实操考核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培训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学校食堂是师生日常用餐的重要场所,食堂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对于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目标

1. 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培养食堂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3. 确保食堂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卫生习惯符合标准。

三、培训内容

1. 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学习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学校食堂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

2. 食品安全知识:掌握食品储存、加工、烹饪等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预防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

4. 烹饪技术与菜品创新:学习基本的.烹饪技术和菜品创新方法,提高菜品质量和口感。

5. 餐饮服务与沟通技巧:培养食堂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师生满意度。

四、培训方式与方法

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对食品安全知识、个人卫生习惯等进行理论讲解。

2. 实操演练:在食堂现场进行实操培训,如食品储存、加工、烹饪等操作,确保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通过实操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收集从业人员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

THE END
0.餐饮服务培训方案(通用7篇)(3)从业人员上卫生间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 (4)待清洗的工作服应远离食品处理区。 (5)每名从业人员不得少于2套工作服。 7、人员培训要求 (1)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餐饮服务培训方案 篇3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fkzphcthcw438;963A;0jvsm
1.餐饮员工培训计划(通用15篇)培训的内容: (1)餐饮专业知识,包括食品、饮料、烹调、营养与食品卫生、餐具设备知识等。 (2)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包括摆台、餐中折花、斟酒、上菜、分菜等。 (3)礼节礼貌、文明程度、应变能力等服务技巧。 (4)普通话和语言技巧。 (5)员工守则、岗位职责、操作规程。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99>/j}rn
2.餐饮业员工培训计划(精选31篇)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餐厅服务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服务程序,并能做到服务质量一流。 2、服务素质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企业经营的理念、服务的理念,餐厅服务员的素质要求,餐饮服务礼仪规范及各种待客服务技巧,学会用礼仪包装自己,自觉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提高综合服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vfkzplknvc866:47:8@3jvor
3.餐厅服务员的培训计划(通用10篇)公司各店在职服务人员。 三、培训课程 岗位培训课程设置采用能力模块组合,共设置公司管理项目、餐厅服务员职业素质、餐饮服务基本技能、酒水服务、上菜及分菜、撤换餐用具和餐厅服务基本程序等七个培训模块。 四、培训形式 半脱产,分期分批学习。 五、培训内容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5><7:;4ivvq
4.厨房培训计划(精选10篇)3、按培训性质分 (1)岗前培训 (2)岗位培训 (3)换岗培训 (4)不称职员工培训 二、培训的内容 厨房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以及企业文化,政治思想和文化知识的培训。 1、 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包括 (1)食品原料知识 jvzquC41o0xvk€jp0eun1yjkzwtkkqzc18;37A;;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