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管理规定培训师岗前

为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增强员工对公司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并使员工在职业技能和思想等方面符合企业发展要求,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管理目标,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培训宗旨

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培训常态化。

四、培训职责

1、行政部作为培训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公司培训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五、培训内容

1、入职培训

指对员工进行公司发展、企业文化、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管理制度等情况的培训,便于新员工能尽快熟悉和了解公司,适应公司的环境和工作模式。

(1)新员工岗前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2)新员工培训是该员工所属部门及行政部的共同责任,应在报到后一个月内执行;

(3)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由行政部组织的企业常识培训和各部门安排的培训,部门培训责任人为部门负责人或指定的培训人;

(6)新员工试用期满,由于个人原因尚未参加新员工岗前培训的,不得转为正式员工;

(7)新员工培训结束后行政部应将培训记录归档。

2、知识培训

3、技能培训

指对在岗员工进行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自由地应用、发挥和提高。技能培训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和基层员工培训。

ⅰ、高层管理人员

(1)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对公司战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人员,包括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2)通过培训使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经营环境的变化、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进行决策的程序和方法,提高洞察能力、思维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以确保决策人正确地履行职责;

(3)培训重点应该侧重于观念、理念方面,此外还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系统管理理论和技能,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过程控制、领导科学与艺术等。

(4)培训方式主要以外培为主。

ⅱ、中层管理人员

(1)中层管理人员是指厂部级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是指科级或主任级管理人员;

(2)通过培训使中基层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方针,具备多方面的才干和更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改善管理工作绩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为企业培养接班人;

(3)培训的重点为以下三方面:

①、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学、领导科学与艺术等课程;

②、业务知识与技能:负责的业务领域如技术、销售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③、工作改进:工作分配、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流程的改进。

(4)培训方式采取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

ⅲ、基层员工

基层员工指职能部门的普通员工和生产一线的操作员工。

(1)提高基层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2)针对在岗员工岗位职责、专业技能、操作规程、业务流程等进行反复强化培训,以使员工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自由地应用、发挥、提高。

4、专题培训: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公司选派员工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

5、脱产进修:公司选派员工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脱产进修,以培养企业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

6、素质培训:指对员工进行心理学和价值观的培训,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六、培训形式

培训分为公司内部培训、外派培训和自我培训三种形式。

1、内部培训

(1)新员工岗前培训:指为新员工介绍有关公司的基本背景情况,使员工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帮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并使他们初步了解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从而帮助其顺利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绩效;

(2)岗位技能培训:指公司为更新、扩展员工知识面和增强员工技能,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工作失误及工作轮换、横向调整和晋升作准备;

(3)转岗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原有从业人员调换工作岗位时,按新岗位要求对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可视为新员工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的结合;

(4)继续教育培训:指具备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员工每年应参加不少于72小时的继续教育。每年由各相关部门于年初提出本专业年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安排,报行政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按计划执行;

(5)部门内部培训:指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小规模的、灵活实用的培训,部门内训由各部门组织,定期向行政部汇报培训情况;

2、外派培训

指培训地点在公司以外的培训,包括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国内短期培训、考察进修、资格证书培训等。

3、自我培训

七、培训建档

2、行政部应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填写《员工培训记录表》,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

3、各部门组织内部培训时,应填写《员工培训记录表》,将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并送行政部存档。

八、培训讲师

1、培训讲师分为内部讲师和外部讲师,行政部应建立培训讲师档案供各部门培训调阅使用;

2、内部讲师由公司各级管理者和业务骨干构成,各级管理者负有培训员工的义务和责任,内部培训师依每年培训的次数可适当报销一定的书籍费;

3、外部讲师是通过公司聘请的授课讲师,其课酬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预算确定,并通过培训效果及效果评估决定是否续聘讲师。

九、培训教材

1、培训教材包括内部教材和外部教材,教材的载体可以是书面文字、电子文档、录音、视频等形式,教材由行政部统一管理。

2、内部培训教材通过以下方式整理编制:

(2)企业本年度重大事件(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3)培训师的教材和课件。

3、外部培训教材引入和消化

(1)聘请外部机构到公司进行培训时,外部机构应提供相应的培训教材,教材由行政部统一归档管理;

(2)公司员工外派参加公开课程的,应在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将教材的原件或复印件交行政部存档。

十、培训设施

十一、培训经费

(1)公司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培训,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培训、讲师培养;购买资料教材等方面;

(2)培训费用的报销范围包括学费、报名费、资格认证费用等;

(3)为便于管理,因培训所发生的交通、餐饮费用在公司年度预算费用中列支,按公司标准报销。 十二、培训计划

(1)培训计划包括年度培训计划和月度培训实施计划;

(2)行政部每年于11月初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将《培训需求调查表》汇总,并于12月初前上报行政部;

(3)行政部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培训需求调查情况、人事考核、人事档案等信息,制定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

(4)年度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培训经费的预算等。年度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部门;

(5)各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于每月25日前制定下月培训实施计划,送行政部备案;

(7)对于临时提出参加各类外派培训的员工,应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填报《员工外出培训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报行政部备案;

(8)培训实施过程原则上依据行政部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进行,需要调整的应向行政部提出审批申请;

(9)行政部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培训结束后以此为依据建立培训档案。

十三、效果评估

1、行政部应通过培训效果考核提高培训效果,以决定是否需要更进一步接受培训、或改进培训工作方法;

(1)培训课堂考核,具体指课堂纪律和态度;

(2)考试、现场操作、工作笔记、案例分析;

(3)日常工作应用或工作业绩;

(4)工作改善计划或方案,并组织实施;

3、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必须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征询受训人员对本次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师进行评估,以确定今后的培训方向;

4、培训结束后学员应创造性的将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工作中应用,行政部将不定期到各部门了解培训后学员行为的改变程度;

5、效果评估与考核是为促使学员达到在学习中遵守纪律和认真学习、评价本次培训的效果以便于改善培训工作、督促学员应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目的;

6、受训者是培训考核活动中的被考核人,培训结束后可要求受训者写出培训小结,总结在思想、知识、技能、作风上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放进个人培训档案;

7、员工达不到培训要求的,培训费用视情况可要求员工适当自理;

8、行政部于每年六月底对培训效果及要求进行总结,并通过季度培训计划的实施加以修正。 十四、培训管理

1、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前提下,员工有权利要求参加公司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

2、经批准进行培训的员工有权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

3、培训期间受训员工一律不得故意规避或不到;

4、培训结束后,员工有义务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6、员工脱产培训期间,不可无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合同在培训期间到期的,应续签一定时限的劳动合同,但已达法定退休年龄者除外。

7、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受训员工须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

(2)一个自然年度内,公司支付培训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

8、参加外出培训的人员,应先提交书面的外出培训申请,并在培训结束后提交外出培训报告至交行政部;

十五、培训协议

因工作原因需外出参加培训的,达到一定培训费用的应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并在协议中约定培训完后应适当延长在公司的服务年限,具体标准如下:

1、公司为员工单次或累计支付的培训费用为5000-20000元的,原劳动合同顺延三年;

2、公司为员工单次或累计支付的培训费用20000元以上的,原劳动合同顺延五年;

4、员工未按约定完成服务年限的或在培训期间辞职的,应按约定赔偿公司相应的经济损失。

十六、外派培训

通过组织外派培训,使公司人员学习业界先进技术、专业技术技能。

1、外派培训的内容包括政府法令规定的,由政府单位和公司主办及核定的资格鉴定课程;特殊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课程;各种取证考试;海外交流考察;企业经理人进修培训等;

2、外派培训的形式分为全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培训;

3、外派培训计划:行政部及各部门应于新年度开始前提出外派培训计划并报批核准;临时外派的申请人应按程序提出申请,经部门、行政及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4、参加外派培训人员的人事关系应在本公司,应有长期服务于本公司的意愿;

5、参加外派进修培训的人员应填写《员工外派培训表》。

6、外派培训结束后,外派培训人员应于返公司七日内将外派培训期间所填写的学习日志交行政部。个人参加培训学习结束后,须持结业证、考试成绩或其他证明材料到行政部备案登记;

7、外派培训人员的费用报销应在返公司七日内汇总填写明细,由行政部审核登记、报总经理批准后办理报销手续;

八、附则

1、员工有违反培训规定或其他违纪现象的,依据具体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

2、以上未尽事宜的,结合具体情况由办公会讨论决定,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公司内部培训范文二是内部培训体系不完整,培训部门和业务部门在培训工作中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不够明确,企业管理高层对培训坚决支持和全体管理者积极投入的培训氛围尚有待培育。三是在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的针对性运用上没有明确的概念,导致高成本的培训投入后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974ivvq
1.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浅议干部培训的内部激励摘要:干部培训院校在呼唤干部培训外部激励的同时,应随着形势的发展,针对外部激励的不足,将激励干部参加 、参与培训的着力点转移到强化培训内在因素的激励作用上来 。做到按需施教,方式灵活多样,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本身的吸引力 。 关键词:干部培训;激励;按需;灵活;有效 jvzq<84yyy4twmzpncuzkwlejc4dqv4yoi}06==65;5
2.人力资源部述职报告(精选12篇)(二)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增强长远发展后劲。 一是创新发展培训机制,健全完善培训体系。创新搭建“123456”的教育培训工作框架: “1”就是“内部培训基地+高校、外部专业培训机构”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 “2”就是分别配套教育培训工作考核办法和员工培训积分管理办法,实施对机构和对个人两方面的培训考核;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u|dm0497333662A9;62e55@5:8:4ivvq
3.程序员内部培训与个人发展杂谈公司开始把培训委托外包,然而外部培训人员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 技术开始没落被淘汰,团队解散,风光一时的技术被尘封,当年的激情成为老一代人独有的辛酸回忆。如塞班、WinPhone。 某司内部的培训形式发展: 打印官方的英文入门文档,自己慢慢看。还有外国人写的入门PPT 项目结项期间的分享,每个人说说自己学到的东西 做PPT,在内部 jvzquC41dnuh0lxfp0tfv8mwtuooi8ftvkimg8igvcomu8<753975@
4.知识产权管理论文通用12篇推行“实操型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中心、试验室等技术研究的场所”,培训与研究相结合,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对于管理人员内部通过部门间的交叉培训,使员工对公司的各项业务管理有全面的认识,便于业务接口工作的良好开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外部培训通过学习jvzquC41|i€{il~l0z{fuqz0eqs0jjtygp546?;50jznn
5.企业物业管理8篇外部机构包括专业培训企业、大学以及跨企业的合作(即派本企业的员工到其它企业挂职锻炼等);内部培训机构则包括专门的培训实体,或由人力资源部履行其职责。一般来讲,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规模较小的企业,当培训内容比较专业,或者参加培训的人员较少,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时,可以求助于外部咨询机构。jvzquC41yy}/kofdkcu/exr1jcuxgw4376:3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