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力资源创新 筑牢国企政工根基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着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稳定发展的“双引擎”,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凝聚发展合力具有关键作用。通过人力资源与政工工作的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可以实现党的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发展、同频共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一)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国有企业要摒弃传统单一的选拔模式,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人才选拔体系。在内部选拔上,通过公开竞聘、岗位轮训等方式,为员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有能力、有想法的员工脱颖而出。例如,在技术研发部门推行“揭榜挂帅”制度,针对企业重点项目,鼓励员工主动认领任务,以项目成果作为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外部引进方面,结合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精准对接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定向招聘,重点引进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鲜血液。

(二)完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综合能力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系统的培训。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针对新入职员工,开展“入职训练营”,涵盖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业务基础知识等内容,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组织参加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高校教授授课,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针对技术骨干,提供国内专业技术交流与培训机会,拓宽技术视野。开展线上学习平台建设,整合海量优质课程资源,方便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形成了“线上+线下”“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创新绩效考核,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是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关键。打破传统“一刀切”的考核方式,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例如,生产部门侧重考核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销售部门重点关注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职能部门则以服务满意度、工作完成时效等为考核重点。同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培训等紧密挂钩,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对考核不达标的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强化政工工作引领,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一)加强思想建设,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政工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员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等,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加深员工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注重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挖掘企业内部的先进典型,通过事迹宣讲、表彰大会等形式,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激励广大员工向榜样学习,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认同感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凝聚员工力量的精神纽带。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制定企业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并通过企业内刊、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志愿服务等,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注重将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融入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

(三)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企业环境

政工工作的核心是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完善的员工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诉求,积极为员工排忧解难。例如,针对员工反映的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采取优化工作流程、增加休息设施、组织心理辅导等措施,有效缓解员工的压力,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积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薪酬福利等问题,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构建了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

三、推动人力资源与政工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虽然职能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两者的融合路径,实现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员工培训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绩效考核中,增加对员工思想政治表现、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措施,如激励机制、晋升通道等,将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也增强政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只有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化政工工作引领,推动两者深度融合,才能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凝聚发展合力,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殷磊)

THE END
0.学党史增党性提能力强素质,——全市系统青年员工培训班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员工能力素质建设,培养青年员工的大局意识、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促进青年成长成才,4月19日,全市系统第一期青年员工培训班正式开班。 开班仪式 市局(公司)副调研员崔永才同志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市局(公司)群团科科长温海茜以班级辅导员身份宣读班级管理办法 此次培训采用室内讲课与室外拓展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重在 jvzquC41yy}/onnrkct/ew45lmmtr:q
1.《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大全(上卷·下卷)》简介书评当当书海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大全(上卷·下卷)》。最新《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大全(上卷·下卷)》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大全(上卷·下卷)》,就上当当书海图书专营店。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85267:9<=0jvsm
2.物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因此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为物业管理企业人才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使企业员工目标明确,并勇于在挑战中不断创新。通过各种方法组织、培养和引进物业管理的专业优秀人才,可将工作重点落实到重点岗位的人才培养上。关键岗位要持证上岗,对已经在第一线工作但缺乏专业知识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35=/j}rn
3.社团活力指数调研讲座培训员工心理健康咨询企业员工培训的层次主要分为协同观察,纠正强化。而培训方式主要分为:就职前培训、部门岗位就任培训以及公司内部整体员工培训。 这三个培训机制能够针对不同时期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的素质能跟上公司的发展。 员工幸福计划项目 员工幸福计划就是以幸福为目标的项目,旨在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将员工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jvzq<84yyy4nkwiykp4og}4kpfky0ymrAegukmB4
4.汶上农商银行激发人才活力着力打造农商银行高质量团队以员工培训为抓手 着力提升综合素质 该行注重日常培训学习,根据不同员工的业务需求、能力层次、工作岗位等,适应性制定培训课程和调整培训计划及重点,通过创新学习形式、精选学习内容、严格学习考核、制订“课程表”等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网络学院”等平台,让员工在总行培训引导下,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高效的学习,不断提升jvzquC41lktjpp3f|y}x0lto1hoocwhg1epkfyi1lfhc1;5442:0v;5442:27h6232<6:@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