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郭**(实名认证)
IP属地:山东
下载本文档
高校师徒制培养计划实施细则一、总则为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发挥资深教师“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结合学校教学科研发展实际,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本校师徒制培养活动,旨在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协作模式,传承教育经验、创新科研方法、厚植师德师风,构建“教—研—德”协同发展的师资成长生态。实施遵循以下原则:师德为先: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立德树人”职业信念;因材施教:结合师徒双方特点定制培养方案,聚焦个性化成长需求;注重实效:以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突破为核心目标,避免形式化;双向选择:尊重师徒双方意愿,保障合作的主动性与适配性。二、培养对象与导师选拔(一)培养对象1.新入职的专任教师(含事业编制、人事代理等在岗教学科研人员);2.入职未满3年且未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青年教师;3.科研团队中需提升科研能力的青年成员(由团队负责人推荐)。(二)导师条件1.师德师风:政治立场坚定,师德表现优秀,无违规违纪记录,具有育人情怀与团队协作精神;2.专业能力:原则上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教学科研成果突出),近3年教学评价良好,在教学/科研领域有成熟经验;3.指导能力:熟悉教师成长规律,具备系统指导方法,近5年曾指导青年教师者优先。(三)选拔流程1.个人申报:导师与培养对象分别填写《师徒制培养申报书》,明确优势、需求与目标;2.院系推荐:教学单位结合学科需求初审,推荐候选名单报教师发展中心;3.学校审核:由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教务处等组成评审小组,综合评审师德表现、专业匹配度、计划合理性;4.公示确定:评审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签订《师徒培养协议书》。三、培养内容与方式(一)培养内容1.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大纲、教案)、教学方法(混合式、案例教学)、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议);2.科研能力:选题论证(学科前沿、地方需求)、项目申报(逻辑构建)、论文写作(规范、创新点)、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3.师德师风:师德专题学习、教书育人案例研讨、师德失范警示教育;4.职业发展:结合个人特质,制定3-5年职业路径,明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突破方向。(二)培养方式1.结对指导:师徒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导师制计划、徒弟成长日志),学期初定计划、学期末总结;2.实践学习:徒弟参与导师教学改革(一流课程、教材编写)、科研课题(纵向/横向项目),在实践中积累经验;3.定期研讨:每周1次一对一指导(听课、科研研讨),每月1次小组交流(教学沙龙、学术报告);4.跨学科拓展:鼓励参与跨院系、跨学科交流(学术论坛、工作坊),拓宽视野。四、过程管理(一)培养周期原则上周期为2年,分“适应期(第1年,解决入门问题)”与“提升期(第2年,聚焦创新突破)”。(二)成长档案管理学校为每位师徒建立电子档案,包含:协议书、培养计划、指导记录(听课、研讨纪要)、成果证明(教学获奖、论文、项目)、阶段总结(每学期1份)。档案由院系更新,教师发展中心抽查。(三)沟通反馈机制院系层面:每学期召开1次座谈会,了解进展,协调资源、时间冲突;学校层面:教师发展中心每年调研,通过问卷、访谈评估效果,优化策略。(四)阶段检查与调整每学期末中期检查,院系组织专家评估:计划执行良好、成果显著,延续方案;目标模糊、指导不力,调整计划(更换导师、优化方式),报学校备案。五、考核评价(一)考核内容导师:指导态度(时间、责任心)、指导效果(徒弟能力提升、成果)、师德示范(徒弟师德评价);徒弟:学习态度(参与度、日志质量)、能力提升(教学竞赛、科研进展)、师德表现(学生评教、测评)。(二)考核方式自评与互评:师徒双向互评,反馈合作优势与改进方向;院系评价:专家小组结合档案、教学录像、科研成果评分;学校抽检:教师发展中心随机复核10%的师徒组合。(三)结果与应用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比例≤20%;导师激励:优秀导师优先参评教学名师、培训项目,结果纳入职称/岗位聘任;徒弟激励:优秀徒弟职称/岗位聘任加分,优先推荐进修、访学;整改机制:“不合格”导师暂停指导1年,徒弟延长周期1年。六、保障机制(一)组织保障成立“师徒制培养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统筹规划;各院系设工作小组,负责实施管理。(二)资源保障经费: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培训、交流、奖励(导师津贴、徒弟科研补助);时间:导师每周1-2课时“指导学时”(计入教学工作量),徒弟项目时间纳入科研时长;平台: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创新中心,提供教学观摩、科研协作支持(录播教室、数据库)。(三)激励机制每学年评选“优秀师徒组合”,颁发证书与奖金,宣传典型案例;优秀导师的指导成果(徒弟获奖、项目)作为本人业绩补充;鼓励优秀师徒联合申报教改、科研项目,推动学科发展。七、附则1.本细则由教师发展中心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