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培训机构“跑路”,律师妈妈的维权成功之路法院

作为母亲,虽是一名律师,但在孩子学习培训这个事上,律师的理性和判断似乎受到限制,更多的时候会以母亲的心态为之。而我常常是拧着电脑、抱着案卷,混迹在各个培训班的家长休息区,交费、续费也是积极主动型,只要孩子有需要,问过孩子意见之后,便不再考虑其他。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孩子所报作文、英语、数学课程均不能上课,有些培训机构主动告知可以申请退费,有些培训机构却告知正在努力申请转型,争取继续上课。此时,我身边的大部分家长朋友开始申请退费,我因忙于工作,并没有在意这些,直到2021年10月上旬,孩子所报英语课程的培训机构突然发布停止上课和经营的通告,我才意识到双减政策是真的来了,我所交费用无法退回。

仅一天时间,我被其他家长拉入到十几个维权群,每个群每天成千上万条信息,看着几千位家长们发送的各种信息,我深知群体性的维权只是一个形式。可真的就此放弃?心有不甘。凭着专业敏感度,我开始上网搜寻有价值的信息,一天下来,一无所获。该培训机构各大校区已关门、涉及人数超多、金额巨大已成事实,且各大校区还存在拖欠员工工资、租金等情形,案例库中搜寻的执行案例也显示该培训机构没有履行能力。种种迹象表明,该培训机构在双减政策出台以前就存在管理混乱和资金挪用问题。

图:新华社发 徐骏 作

为了追回损失,我整理了各大校区的开业时间,发现有校区是在几个月前才开始营业。凭借执业经验我大胆推断,该校区拖欠租金的可能性极小,即便有,拖欠金额也不多,应该还有可退履约保证金。抱着试试的态度,我前往该校区的承租商场了解情况,发现该商场的客服中心围满了维权家长,而商场工作人员对家长的各种提问也避而不谈,当被问及是否还有履约保证金时,也是含糊其词。

见此情形,我知道以此途径是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我便通过其他途径侧方了解,知悉:培训机构在该商场确实有一笔履约保证金,但培训机构存在欠付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等费用,加之培训机构突然停止经营、提前退租,该商场还有权要求培训机构承担违约责任,结算后是否有结余尚不清楚。

与此同时,我有四位亲朋好友也在该培训机构有交费,我将仲裁和执行的相关风险进行明确告知后(如申请仲裁,需要先行承担的仲裁费、保全费、保函费,如无法执行到位,可能损失的更多),她们四位愿意跟我一起申请仲裁,不参与其他家长向相关部门反馈、投诉、上访等维权队伍。

确定方向后,我便收集证据,整理申请仲裁材料,但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

在各校区已关闭的情形下如何证明已耗课时和可退金额问题;我们每一个人的合同签订主体不同,且存在合同签订主体和收费主体不一致问题;其中一位的合同原件已被校区收回,如何解决证据原件问题以及如果被申请人的主体与商场签订租赁合同的主体不一致,能否实现执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几个问题,我查找该培训机构此前的案例,与仲裁机构沟通被申请人主体问题以及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向之前的授课老师取证、寻找群聊聊天记录)取证证实各主体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为此耗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在经过一系列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后,立案、申请财产保全在2021年10月按流程全部完成。然商场对于人民法院送达的财产保全协助执行通知书虽未拒绝签收,但对于培训机构在其商场是否还有可退履约保证金没有作出明确答复,到这时,我们的款项能否追回仍是未知数。

尔后,我们又面临被申请人的副本及开庭传票的送达问题。我们五案的被申请人主体不一致,而各大校区已无人办公,为解决此问题,作为代理人的我,也将多年累积的执业经验发挥到极致,好几天都奔波在寻找办公地点及留存工作人员的事情上。在解决完五个案子的送达问题后,我以为开庭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殊不知,因被申请人未到庭,每一个案子为查明事实,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损,仲裁庭又要求申请人针对部分未充分举证的问题,进行补充举证,以致每一个案子都开了两次庭,有的甚至三次,而每一个案子的仲裁员不同,还不能合并审理,于我而言,这五个案子,付出的时间成本已远远超出我代理的其他同类案件。

2022年春节前一天,我领取了五个案子中的最后一份仲裁文书,拿着文书,看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愉悦和迷茫的。

春节后我立即递交了执行立案资料,我的所有工作重心也集中在如何实现执行回款的问题上,看着各个维权群里反馈的维权信息,知悉:此时的政府部门、公安机关、教育局、信访部门已被维权家长的各种口头、书面请求来回“轰炸”,如要解除此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引导各位维权家长通过司法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继而通过执转破方式让该培训机构及其关联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最终实现各位家长的维权目的。

意识到这点后,我知道即便商场确有结余履约保证金,一旦进入破产清算,我们的执行也将无法实现。而仲裁文书申请执行立案,正常流程下,中院接收立案材料后移送基层法院立案,这样一来,必定耽误不少时间。为节省时间,我将财产保全阶段所知悉的所有信息向中院进行了详细反馈,并提供了保全阶段的所有材料,积极主动的联系商场的工作人员,了解履约保证金的结余情况。最终,经多次沟通,五案由中院立案执行。

执行过程中,商场还是出现不配合情形:

包括不愿意提供其与培训机构签订的租赁合同等文件资料;对于履约保证金是否结算以及结算后的余额不愿意披露;且商场希望我们执行该培训机构留置在租赁场地的办公设备及电子产品等,以减轻其还要提供仓库存储的压力等等。

面对上述阻碍,我分析,培训机构在商场肯定有可退履约保证金,只是商场想将可退履约保证金作为违约金收取,不想退还。同时,培训机构留置的办公设备及电子产品占用商场仓库长达近半年时间,于商场而言,这也是一笔损失。知道商场不积极配合执行的真实想法后,我将这些情况与执行法官进行沟通,经执行法官多次与商场对接工作人员交涉和沟通,最终商场同意履约保证金在扣减培训机构拖欠的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等直接损失后,剩余金额协助法院执行。最终此五案,在2022年4月历时半年的时间内,共计14万余元的申请金额得以执行98%。

现该培训机构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我写下此维权经过,是想告知各位家长朋友及读者,五案之所以能得以成功执行,基于以下几点:

凭借专业素养和执业经验做了大胆分析和推断,也甘愿冒险;

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时,及时、理性的选择最有效的维权方式;

即便委托了律师,也需要自己与代理人一起积极、努力的解决立案、财产保全、审理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可控问题,充分相信和理解你的代理人。

通过此五案的办理,也让我明白,作为代理人,当你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之时,案件中很多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作者简介

唐娅信 律师

唐娅信律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士学位,现为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职律师、破产与清算部副部长。诉讼方面擅长办理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非诉讼方面擅长企业法律事务的处理、企业合同条款设计、审查与管理、企业用工风险控制。

编辑:柳成姣

校稿:蒋 欣

地址:

长沙市雨花区芙蓉中路三段569号第六都兴业IEC大厦第28、30层(地铁1号线涂家冲站3号出口南行100米)

法律在线

官方网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教育机构退费投诉有哪些渠道,培训机构不退费最有效方式通过教育机构内部投诉渠道,可以直接向学校或培训机构进行反映和投诉,寻求解决方案。教育机构通常会设立专门的投诉部门或投诉,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学生或家长的投诉问题。 2. 教育部门投诉渠道 如果在教育机构内部投诉无效或不满意,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和投诉。教育部门可以是市级教育局、区县教育局等,jvzquC41yy}/uqopgv4dp8sgyu5gcu{ygkwvcw46:2710qyon
1.21万培训费险些打水漂,法院出手帮追回!太原中院公布了涉及19个“之前我们担心极了,没想到最终能拿到培训机构的退费,多亏了咱们法官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调解。”家长代表李先生握着少年审判庭庭长申延艳的手感慨道。随着最后一份调解协议的签署,太原中院少年法庭的法官成功化解了这19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系列案,同时,合议庭法官督促培训机构负责人当场交付退费款项,家长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437:5:;a37g7fn<362812:hf9u4ivvq
2.培训班退费难如何解决?校外培训机构咋收费?采取风险保证金方式的,校外培训机构应与驻地县(市、区)内符合条件的银行签订协议,开立风险保证金专用账户,存入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作为其履行培训服务承诺和退费的资金保证,不得用保证金进行融资担保。保证金额度和监管要求由各地确定,最低额度不得低于培训机构收取的所有学员单个收费周期(3个月)的费用总额。实行银行托管jvzquC41jgtbp7hjkpg/exr1o1tfy|4ou1814;4263:04>824976;@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