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800)
摘要:菲律宾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管理呈现统一管理和分权治理相平衡的特点。相应的,管理机构也表现出层级简洁、分工明确、与社会其他部门协同实现多元职能等特征。该国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独立规划、监督和管理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上促进了产业部门、劳动力、当地政府部门、教育与培训机构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安置上的资源整合和协作;对应国家—地方两级教育管理体制设置机构,职能包括规划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战略和预测劳动力需求等宏观指导、服务,组织国家能力标准开发和修订、课程注册和鉴定、学员技能评估与认证等,同时直接提供教育与培训、资助项目。其组织、职能与运行机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正在探索的管理机制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菲律宾;技术和职业教育培训;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运行机制;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20)27-0029-06
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是政府实现管理职能的组织基础,其结构与职能设置、工作机制是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大致分为统一型和分散型两种模式,采取两种模式的国家在近年的改革中又分别强调分权化和集权化,因此职业教育的管理整体呈现均权化、协同化的特点。以统一型为例,由一个权威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能加强宏观管理,便于统筹协调。同时,地方分权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微观管理,便于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发展地方特色。实际上,在法律法规、投资和质量保障体系健全的情况下,管理重心下移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经验。此外,由于职业教育强调与市场、社会需求的密切联系,管理体系的包容性是其主要特征。相应地,教育行政部门与劳动行政部门、产业部门的协同合作是职业教育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
菲律宾职业教育管理呈现统一管理和分权治理相平衡的特点。相应的,管理机构表现出层级简洁、分工明确、与社会其他部门协同实现多元职能等特点。我国职业教育沿袭的是“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与之相应的是办学与管理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与菲律宾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迥然不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菲两国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确立,中菲两国的职教合作即将掀开新的篇章。剖析菲律宾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结构、职能与工作机制,从而了解其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具体而微的特点,对于探索中菲职业教育可能的合作策略、路径或机制,从而推进中菲两国职业教育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现有格局之下,国内职业教育资源行业分割、部门分割、所有制分割,劳动保障部门、政府业务部门、行业协会等与教育部门缺乏沟通衔接,呈现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不足也一直是体制弊端。同时,政府对职业教育多采用指令性和直接管理,管理机构公共服务职能落后,督导评估体系一直有待完善和落实。因此,长久以来职业教育领域就有将职业教育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或建立一个全面统筹职业教育的管理协调机构,在集中治理的框架下下放管理权的建议。本文对菲律宾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组织、职能与运行机制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提高部门协同合作程度、增强职业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度、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提供参考。
菲律宾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的机构和职能设置、工作机制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协同的特点。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由职业教育与就业部门的机构合并而成,从管理体制上促进了产业部门、劳动力、当地政府部门、技术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国家人力资源技能开发和就业安置上的资源整合和协作。特别是与其他一些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碎片化”状态相比,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独立管理菲律宾职业教育,体制要简洁和顺畅许多。
菲律宾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地方政府享有自治权,教育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制度,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也相应地在仅在地区和省布局管理分支,组织层级简洁。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内部机构分工明确。全国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计划制定、菲律宾国家能力标准和职业课程设计等过程则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产业界、学术界的互动,特别是行业、企业在其中得以表达意见,发挥咨询功能,体现了现代公共治理的内在要求。
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职能涉及管理、服务、监督等,主题多样但整体内容简约、清晰。宏观指导、服务和管理包括政策制订、执行和统筹协调,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收集劳动力市场信息、预测劳动力需求,组织国家能力标准开发和修订等,主要发挥引导发展方向、决策咨询的作用。职业教育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管、课程注册和鉴定、学员技能评估与认证、师资考核等是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在质量保障方面发挥的作用。
作者简介:张劲英(1978-),女,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评价。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项目《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资助编号:2020M671183),主持人:张劲英;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开发与应用》(jg20190847),主持人:张劲英;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高职学生专业满意度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研究》(2018SCG227),主持人:张劲英。
Balance between Unified Management and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Analysis of Organizations, Businesses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Philippine TESDA
Zhang Jinying
Abstract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skill development(TESD) in the Philippines presents a balance between unified management and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Correspondingly, nation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Technical Education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uthority (TESDA)—exhibits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hierarchy, clear division of businesses, and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sectors to achieve multiple functions. TESDA plans, supervises and manages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skills development independently, develops a management system and working mechanism promot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industry, labor, local government uni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the country’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placement. Corresponding to national-lo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Philippines, TESDA sets up a simple two-leve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usinesses of TESDA include direction setting such as TESD plans formulation and labor market demand forecast, standards set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such as organizing n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s development and revision, managing program registration and accreditation, competency assessment and certification, as well as undertaking direct provision of TVET programs and student assistance programs as to maintain education equity when private institutions dominate TVET programs provision.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usinesses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Philippine TESDA is of reference value for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reform.
Key Words the Philippines; TVE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Management Functions; Working Mechanism; Quality Assurance
Author Zhang Jinying,associate professor of 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ingbo 315211),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of Shanghai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Shanghai 200032), Part-time researcher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Ningbo 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