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中俄军后勤保障的主要问题及启示乌军装备

俄乌战争中俄军后勤保障的主要问题及启示

宋新彬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自2月24日俄乌开战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九个月。俄军虽然仍占领着乌克兰的大片领土,但俄军一败基辅,二败哈尔科夫,三败赫尔松的“拉胯”表现让许多军事专家大跌眼镜!究其原因,俄军除了存在诸如情报失误、装备老旧、战术呆板、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外,在后勤保障中也暴露出大量突出问题,对作战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惨痛损失。俄军用血的教训再次证明了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后勤是决定战争胜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一、俄军后勤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战前轻敌思想严重,战役后勤物资准备不足

俄军此次的特别军事行动是2月24日开始的。虽然前期以军事演习为掩护,在俄乌边境完成了作战部队的调动集结,并进行了长时间的作战训练和战役军需物资储备屯集,但由于此次特别军事行动的高度保密性,加之俄军高层最初乐观地认为这将是一次持续时间很短的军事行动,普遍存在着轻敌思想,一厢情愿地认为这将是一次“和平进军”行动,乌军在强大的俄军装甲部队面前将不堪一击,将纷纷迅速投降,就像2014年兵不血刃地拿下克里米亚一样,认为在后勤上可以就地实施补给。因此出发时普遍只携带了仅供3~5天的武器弹药、油料和军需物资,没有制定严密的后勤保障预案和实施方案,结果由于受到乌军的强力阻击,伴随后勤保障跟不上,特别军事行动严重受挫。如在俄军进攻基辅的道路上,因前方进攻受阻,一支长达64公里的强大装甲纵队由于缺乏油料和食品等给养保障,在距离基辅只有40公里处被迫停了下来,此后二十多天也没有展开大的作战行动。

据乌军在3~4月期间多次截获的俄军通信表明,俄军缺少油料,帐篷,食物,防弹衣。一名俄军官在电话中称,部队有50%的人被冻伤,没有足够的帐篷,没有防弹衣,医护人员只有绷带,无法帮助处理冻伤,没有热炉子,只能在战壕里睡觉。这充分说明俄军在此次战役中,后勤保障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事先缺乏严密的保障方案,且军需物资储备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俄军先发制人的战略优势的发挥,致使俄军突击无力,没能完成既定战略目标,不得不撤退的惨痛后果。

(二)后勤交通补给线频受袭击,军需物资装备损失惨重

由于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初期,在顿巴斯、哈尔科夫、基辅、赫尔松、敖德萨等多个方向上同时出击,造成战线过长、过宽,整个战线长达1000多公里,而投入的兵力却十分有限,仅有十几万人,约100~110个营级战斗群,因此根本无法有效控制被占领的地区,特别是至关重要的交通线无法得到有效保护。针对这一情况,乌军组织了数百支特种分队对俄军的交通补给线发动了广泛的打击行动,破坏桥梁、公路,伏击摧毁了大量俄军后勤补给车辆。据国外有关开源情报,至4月底,俄军37个战斗群在正面战场的敌后破袭活动中遭受乌军重创,被摧毁、受损放弃的主战坦克、装甲车辆、自行火炮、卡车、油罐车、指挥车和电子战车等达2000多辆,对俄军的士气造成了重大影响。这也再次证明了“断敌粮草”从古至今历来是打仗的上上之策。

(三)后勤抢救维修力量薄弱,大批装备和车辆被迫丢弃

除了频频遭袭击损失大以外,俄军装备和车辆损失太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后勤保障忽视战场抢修,抢救维修力量严重不足。由于俄军此次投入的武器装备和车辆老旧型号比较多,维修保养状态普遍不佳,平时训练演习还能应付,到了战场上运转强度一上来,很快就因为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抛锚了,而抢救维修力量又跟不上,只好被迫丢弃了。

至3月底,在乌军的强力反击下俄军在基辅方向不得不撤退,出现了大量丢弃装备的现象,不仅各类卡车不断被丢弃,还有不少坦克装甲车辆等重装备,成为了乌军的战利品。乌军通过仔细检查,这些装备和车辆中只有一部分是被击毁,更多是燃料耗尽,缺少燃油补给或者出现小故障,没有零备件就放弃了。如,乌军检查发现,俄军在基辅撤退时丢弃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铠甲-S”弹炮结合系统,只是因为轮胎破损无法行进。这么昂贵装备的维修保养和战场维护抢修居然做的这么差,其他装备车辆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后勤运输系统的军用卡车,由于缺乏零部件储备和供应,造成一线大批卡车运力透支,得不到及时维修而趴窝,只好丢弃,这导致俄军的后勤运输能力在开战后不久就迅速下降。

进入6月,俄军运输部队已经没有足够的现役军用卡车跑运输,运力严重不足,不得不征集了大量民用车辆参与物资运输。一时间,各种型号的生产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过气老爷卡车充满了前线运输公路上。战至9月中,互联网上甚至出现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幅图片,俄军启封了半个多世纪前的KrAZ-225越野卡车,并将其装满军列浩浩荡荡运往前线。从传出的图片可以看到,这些老式卡车浑身锈迹斑斑,几乎接近报废,维护升级都难以找到零备件,能否在前线发挥作用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俄军前线的军用卡车损失很大,军方补给保障力量已经严重不足,只能使用大量民用车辆和启封库存的古董卡车应急。

(四)作战物资消耗量巨大,保障补给力量相对不足

在此次军事行动中,俄集团军是以营战术群为基本单位,根据需要分散部署在各个战斗方向上展开作战行动的。而俄军营级战斗群的特点是坦克装甲车辆多、炮兵武器多,通常编有3个机械化步兵连、1个坦克连、另有2个炮兵连、1个火箭炮连、以及2个防空连,约有50辆主战坦克和120辆装甲步兵战车,总兵力约有800~1000人,拥有较强的火力打击能力和突击能力,但保障力量编配很少,只编有1个维修排,自身后勤补给能力很弱,持续战斗能力不强。通常,营战术群自行携带的武器、弹药和油料等给养物资只有4~5天的使用量。

据有关数据,俄军在开战初期共投入约100~110个营战术群,加上辅助和保障部队,一线作战部队约15万人。俄陆军共编有10个保障旅,虽然不清楚俄军最初投入了多少个保障旅,但由于这110多个营级战斗群是在多个方向上展开进攻的,随着深入乌克兰境内,进一步分散出更多的方向和战斗地点,这就远远超出了10个保障旅约4000辆卡车的补给保障能力。加上乌军对交通线的破坏,以及对后勤补给车队的袭击造成了惨重损失,使得俄军有限的保障能力无法满足一线部队需要。实际上,在开战后第四天约100小时后,俄军后勤保障就暴露出问题。由于伴随保障补给组织不力和能力不足,前锋多个营战斗群的许多坦克和装甲车辆就因缺乏油料补给被遗弃在路边。

(五)频遭乌军远程精确打击,后方保障基地损失惨重

除了以上问题,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是,乌军利用美国援助的“海玛斯”远程火箭炮系统,成功对俄军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进行了精确打击,极大地削弱了俄军的作战能力。这是俄军在以往的军事行动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如6月26日,刚刚抵达乌克兰3天的“海玛斯”机动上百公里,与“星链”系统密切配合,一举摧毁了俄第20集团军司令部,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震动了俄军高层。

可以说,7月后陆续到位的20多台美国“海玛斯”火箭炮,确实成为乌军战斗力大幅提升的一个转折点。在乌军其他主要武器装备没有大的变化的条件下,乌军对俄军后勤保障系统的精确打击力度成倍增加,俄军部署在哈尔科夫一线和二线的指挥部、弹药库、转运站、后勤补给基地、火车站等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损失惨重,大大加快了乌军的反攻能力和战斗节奏。

至9月初,乌军按计划展开了反攻,不到五天就突破了俄军在乌克兰北部的整个防线,前进了至少150公里,并夺取了军事要地红利曼、伊久姆和俄军后勤转运中心库皮扬斯克等大量城镇,近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收复了哈尔科夫全境。可以说,俄军在哈尔科夫经历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惨败,大名鼎鼎的第20集团军几乎没有进行一次像样的抵抗,仅一天时间就丢弃了军事重镇伊久姆,全军向东撤退了近百公里,大量武器装备被丢弃在撤退的道路上。究其原因,俄军前线兵力不足,后方空虚等都是重要因素,但乌军利用“海玛斯”火箭炮对俄军纵深补给基地、仓库和指挥所的远程精确打击,给俄军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失,导致俄军士气低落,无心恋战也是俄军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后勤保障和动员组织不力,局部动员工作中漏洞百出

进入9月,在经历了八个月的激烈鏖战后,俄军在兵力不足和后勤保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引起了俄总统普京的高度重视,随即展开了一系列调整措施。9月21日,普京宣布进行新一轮“部分动员”,征召30万预备役人员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然而随着新一轮动员的展开,俄军在后勤保障和动员工作中暴露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先是俄媒体突然爆出俄军储备的150万套冬装不翼而飞的消息,令俄社会舆论炸开了锅;接着俄罗斯社交媒体又爆出各地区兵役局和训练基地存在大量问题,各种物资都严重不足,动员兵被迫自己需要花钱购买防弹衣、防寒服、背包、睡袋、防潮垫和保暖靴等,一时间军品商店里各种防弹衣、头盔和保暖内衣等个人物品的价格飙升;而有的地区的动员兵则领到了破损严重、根本不能射击的AK-47枪支进行训练,个别地区的兵役局甚至压根没有为动员新兵提供任何军事训练,直接将就将他们派往前线。随着动员新兵陆续出现死亡的消息被传回了国内,这种将士兵当成“草芥”的举动,激起了国内民众极大的愤怒!为此,普京不得不紧急撤换了自己的亲信之一、主管后勤物资和技术装备长(相当于总后勤部长)达十五年的国防部副部长布尔加科夫大将,任命米津采夫上将取代了他的职位。

此后不久,10月19日普京宣布在俄政府中成立专门协调委员会,由总理米舒斯京亲自挂帅,协调政府各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满足特别军事行动中的后勤保障需求。米斯舒京指示相关企业必须要严格执行国防部下达的军事订货详细时间表,加快调整军队供应计划和军队补给改革,以快速满足前线作战部队需求,减少前线部队的伤亡;此外还要求相关企业加快药品和医疗设备的生产,确定物资价格、选择后勤物资供应商、实施军事人员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以及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俄罗斯政府的这一措施,使后勤保障中重要事项的决策级别已提高到总理甚至总统,这对减少官僚主义和繁文缛节,对提高各种军需物资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将具有显著作用。

(七)冬季作战面临多方困难,后勤保障难度更大

截止11月初,俄国防部宣布本轮的部分动员已经结束,总计动员了30万人,其中的8.2万人已经训练完毕,超过4万人已经被部署到了前线。对于缺乏兵力的俄军来说,这是盼望已久的增援,但前线俄军的冬季作战物资保障仍面临许多问题。近期,在乌克兰已经下了入冬以后的第一场大雪,严寒天气已经来临,而前线的大部分俄军处于野战状态,只能睡在各种临时野战工事和地下掩体里,条件非常艰苦!一线部队从加厚睡袋、加厚帐篷、保暖内衣、保暖手套,到煤油炉、照明灯、防冻液、各种加热装置、野战炊具、加热食品、燃料等等什么都需要。俄军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前线20多万部队,以及即将开赴前线的30万动员兵的冬季作战物资的保供问题,使他们在一线作战中能正常完成“走、打、吃、住、藏”等任务。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后勤保障,只有武器弹药,而缺乏充足的保暖军服、防寒装备、药品、帐篷和防弹衣等军需物资,是难以坚持下去的。未来整个冬季,俄军都需要持续不断地供应1000多公里战线上的各个部队,对俄军的后勤保障压力会非常大。

客观地讲,对轻纺工业基础薄弱的俄罗斯来说,以目前存在的一些军需物资生产企业的能力,后勤保供情况可能并不那么乐观,仅完成50万大军的冬季保暖作战服装、防护装备、睡袋、帐篷、保暖鞋靴等项,就是一场巨大的难题。据悉,为完成保供任务,目前俄政府和国防部已启动了对外采购程序,委托有渠道关系的组织和国企等单位,从国外紧急采购前线部队紧缺的各种军需品。

西方一位军事专家评论俄军在这次俄乌战争中表现时说到:“俄罗斯军队通常在前线是高耸的武器刺猬,但后方的后勤管理则是乏善可陈的典范”。这句话真是既形象又深刻。

二、几点启示

美国一战时期的名将潘兴将军曾说:“步兵赢得战斗,后勤赢得战争”;美军二战名将布雷德利也有一句名言:“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上个世纪马岛战争时期英国中将迈克尔·杰克森说到:“到达那里是战斗的70%”。这些话都是在说明后勤在赢得战争胜利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次俄乌战争中,俄军经过前期在俄乌边境近大半年的集结部署和实兵演习,然后一举展开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进攻,没想到却在后勤保障方面出了大问题,栽了大跟头!可以说,俄军的后勤表现再次为上述名将的格言做了完美的注解,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非常值得我军研究,其中惨痛的教训更值得深思和借鉴。也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必须高度重视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后勤保障能力本身就是战斗力的正确认识。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后勤保障能力本身就是战斗力!我国幅原辽阔,在多个方向上都面临着较严重的军事安全威胁。国家和军队必须保持平战结合的体制,以军队需求和市场结合机制为导向,始终保持和支持几家国营骨干龙头企业集团做为军队后勤军需物资的主要供应商,始终保持强大的军需物资和应急物资的科研生产能力,如传统的军服、军鞋、防弹装具、野营帐篷/器材、防寒服等;同时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企业,紧跟世界潮流,与龙头企业集团在军需产业上相互融合发展,不断为我军研制和生产出新一代符合未来高技术战争需求的军需新产品。如,将来战士穿着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军服,而是一整套具有态势感知、精确打击和超强防护能力的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回顾俄乌战争中的俄军表现,俄方在后勤保障方面的核心问题之一,就在于其不论在军事战略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各种作战军需物资的储备和科研生产能力都是严重不足的,以至于开战一个多月后,前线士兵还缺少药品、帐篷、防弹衣、睡袋等大量各类作战物资,后方却迟迟供应不上。可以预见,俄乌战争最终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谁的后勤保障做的好,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否则就只能被动挨打,最终撑不住而走向失败。

(二)必须高度重视后勤/应急保障装备体系能力建设,保持一支强大的平战结合的现代化后勤和应急保障力量。

未来高技术战争具有“时间短、节奏快、火力猛、精确化、信息化、多维立体”等突出特点,短时间内战争消耗巨大,这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靠传统的人工记录和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必须依靠高效的后勤指挥系统和先进的保障装备体系支撑,才能完成一系列高度复杂的战时后勤保障任务和工作,及时、准确地把各种给养物资和装备设备补给到一线作战部队。从各种火力平台配备的各种信息化弹药,到各种信息化装备/设备上用到的各种电源/电池,必须做到及时、精确的保障,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近年来,随着我国军事现代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后勤保障装备体系能力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型军用运输机、第三代轻、中、重型军用卡车,以及及配套的新一代运/加油车、整体自装卸车、炊事车、淋浴/洗消车、救护车、手术车、重装拖车和各种功能的模块化方舱等保障装备已批量列装部队。但是,整个后勤保障装备体系老旧型号多、信息化程度低、指挥和管理系统不完善,以及在作战保障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等突出问题仍然存在,需要下大力解决和提高,否则是无法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求的。

(三)必须高度重视士兵防护装具科研生产和配发使用,将保障士兵生命安全列为第一要务。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单兵防护装备生产国,生产的各种防弹衣、防弹插板质量优秀,价格又便宜,畅销国际市场。但实事求是地讲,我军对士兵防护装具的认知水平和使用意识还相当薄弱,部队训练考核成绩片面强调士兵的速度与灵活性,不太重视防护装备的运用,一线官兵也不习惯在训练中穿戴这些沉重的防弹衣、防弹插板完成战术动作,甚至在各级实兵实弹演习中也很少见到一线官兵穿着防弹衣,这些都是缺乏实战经验和防护意识薄弱的表现!

在这次俄乌战争中,面对强大的火力威胁,双方士兵都在战争中竭尽所能,哪怕是自费采购,也要穿戴最好的防护用具,将防弹衣变成了自已的第二层皮肤。有关组织也广泛发动民间力量,为前线士兵捐赠防弹衣和防弹插板。在这次俄乌战争中,带有硬质插板的防弹衣不负众望,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因此,国家一定要生产和储备充足的各种防弹护具,并在平时实战化练兵备战中广泛配发使用,让“防弹衣是士兵第二层皮肤”的观念深入基层,使官兵养成良好的防护意识和穿戴习惯,因为防弹衣再贵,也贵不过军人牺牲或致残的抚恤金!

无数的战争实践证明,只有扎扎实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才能大幅度降低部队伤亡率,才能使部队保持持久的战斗力,最终战胜敌人,赢得战争胜利!

THE END
0.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 华尔街见闻 2025-11-11 20:56 上海阿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搜狐号 | 财经领域优质创作者 +订阅 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 发布于:上海市 平台声明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抢首评 推荐阅读 暂时没有更多内容了…… 抢首评jvzquC41o0ypj~3eqo5b1B:5536:49d352>99
1.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乌军|俄军三防部队乌总参谋部在声明中表示,此次打击的核心目标是削弱俄罗斯的军事经济潜力。其中,位于俄萨拉托夫州的萨拉托夫炼油厂是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可生产汽油、柴油、重油等20余种石油产品,长期为俄军作战需求提供保障。对于上述说法,俄罗斯方面暂无回应。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J5SDG:C9:3;:IKP7mvon
2.俄称打击乌后勤仓库乌称在赫尔松推进俄罗斯国防部11月10日通报称,俄军打击了乌方反炮兵雷达,并摧毁弹药库和燃料储存仓库。乌克兰表示,乌军过去一天在赫尔松方向重新控制12个定居点。 俄国防部通报称,俄军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和顿涅茨克南部打退乌军多次进攻,俄火箭炮兵和陆航部队摧毁乌方3座反炮兵雷达以及燃料储存库、弹药库各一座。另外,俄防空部队还jvzquC41pg}t0|npc0io1;544/72/:51fgzbku2koswto{u78;:19=3f0jznn
3.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当地时间11月11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通告,宣布乌军于当日凌晨对俄罗斯境内及顿涅茨克州的多处俄方关键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成功打击萨拉托夫炼油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2:;6937:6a:86g3g:;B54228:wq~0jvsm
4.乌称打击俄多处关键设施|界面新闻·快讯另外,乌方称位于别尔江斯克的一处燃料润滑油基地同样遭到打击。有消息称目标区域发生爆炸,该设施起火。 乌军表示,正在持续实施一系列措施,旨在打击参与保障俄武装部队需求的关键企业,并破坏其军工基地,以削弱其继续攻击能力。 同日,俄罗斯奥伦堡州州长表示,该州一处天然气厂遭到无人机袭击导致一个车间起火,袭击没有造成jvzquC41yy}/lrjokct/exr1ctzjeuj135:94@890jznn
5.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 俄方暂无回应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通告,宣布乌军于当日凌晨对俄罗斯境内及顿涅茨克州的多处俄方关键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成功打击萨拉托夫炼油厂、费奥多西亚海上石油终端及多个目标。 jvzquC41yy}/{rhck0ipo8sgyu522;>289750qyon
6.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经济观察网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 经济观察网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月11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通告,宣布乌军于当日凌晨对俄罗斯境内及顿涅茨克州的多处俄方关键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成功打击萨拉托夫炼油厂、费奥多西亚海上石油终端及多个目标。 乌总参谋部在声明中表示,此次打击的核心目标是削弱俄罗 jvzq<84yyy4fgx3eqo4dp87247523:6198<2693ujvsm
7.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 2025-11-11 20:56 发布于:上海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0) 内容举报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点击登录 搜狐小编 抢首评jvzquC41yy}/uxmw0eun1j4;75922B72a391:A<
8.俄称打击乌军燃料储存设施乌称打击俄军装备集中区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俄罗斯国防部9日称,俄军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顿涅茨克等方向发动攻势,击毁乌军装甲车及燃料储存设施等目标。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9日称,乌军打击了俄军人员和装备集中区。 北约将举行大规模空中演习 俄称正应对北约更大威胁 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36652>5586733;923
9.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乌称袭击俄炼油厂无人机新浪财经当地时间11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过去一天内,俄军对为乌军提供支持的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乌军军事装备存储点、乌军和外籍雇佣兵的临时驻扎地进行了打击,在不同战线打死打伤1000余人,并摧毁乌军坦克、装甲车、火炮、汽车等目标。俄军防空系统则击落95架乌军固定翼无人机。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5/345eql2kphzsrƒs82;;53A3ujvsm
10.俄称控制顿巴斯重镇乌称打击俄燃料基地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俄罗斯国防部3日称,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控制了重镇——乌格列达尔。乌格列达尔位于顿涅茨克市西南约60公里,是乌军重要后勤枢纽。乌军方2日称从乌格列达尔撤出。俄国防部还称,俄防空部队击落了多枚乌军美制战术导弹和144架无人机。 乌克兰军方今天(10月4日)称,打击了俄沃罗涅日州一个燃料基地,乌安全局 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93;778A;647;779989
11.俄军打击乌军炼油设施等目标乌称在北顿涅茨克以南击退俄军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18日和19日,俄罗斯军方称打击了乌克兰军方炼油设施等军事目标。乌克兰方面18日表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一座油库遭俄军袭击。 俄国防部表示,俄军打击了位于克列缅丘格和利西昌斯克的乌军炼油设施等,这些设施为顿巴斯地区的乌军提供燃料。俄军还对乌克兰人员和武器装备集结点、指挥所等进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97796:9;:535>:29655
12.俄称打击乌燃料设施乌称击退俄军进攻俄称打击乌燃料设施,乌称击退俄军进攻。 责任编辑: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俄罗斯国防部今天(7月21日)称,从20日晚到今天早上,俄军防空系统在多地击落74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23架是在莫斯科州上空击落的。俄国防部还称,俄军在顿涅茨克又控制了一个居民点,俄军在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6356=4399:24968?:4:
13.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乌称夺回一定居点俄军新浪财经俄罗斯国防部12日发布战报称,过去24小时俄军在多个方向发动攻势,摧毁了乌军大量武器装备。俄军防空部队击落了9枚“海马斯”火箭弹、1枚“海王星”远程导弹及72架固定翼无人机。此外,俄军对乌方137个区域的乌军工企业燃料和能源设施及乌军临时部署点实施了打击。 jvzquC41hktbplj0uktb0lto0et0txqn14637662/390fxh/kpluuzu:795::50ujznn
14.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乌称夺回一定居点俄军乌军【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 乌称夺回一定居点】财联社10月13日电,俄罗斯国防部12日发布战报称,过去24小时俄军在多个方向发动攻势,摧毁了乌军大量武器装备。俄军防空部队击落了9枚“海马斯”火箭弹、1枚“海王星”远程导弹及72架固定翼无人机。此外,俄军对乌方137个区域的乌军工企业燃料和能源设施及乌军临时部署点实施了jvzquC41okr/uxmw0eun1j4;65873:92a4834>;
15.俄称打击乌军工企业乌称打击俄能源设施俄罗斯国防部3日发布战报称,俄军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和攻击型无人机,对乌军工设施以及为其提供支持的能源基础设施、军用机场以及武器装备维修设施发动了打击。jvzquC41o0nvcwvkw0ipo8ftvkimg89R256ttnxPZ
16.乌克兰能源和防空设施遭大规模打击!俄罗斯重启“堪比战术核武器”的当地时间3月29日,乌克兰空军司令奥列修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当天凌晨,乌防空部队摧毁84个空中目标。俄军对乌克兰燃料和能源部门基础设施发动大规模打击,动用39枚各型导弹和60架攻击型无人机,乌防空部队摧毁其中58架攻击型无人机和26枚导弹。 内务部长克利缅科当天表示,俄军当天凌晨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该国10个地jvzquC41zwkrk~3eqo558=7379:5287:647:9B8
17.乌称打击俄多处关键设施天然气新浪财经另外,乌方称位于别尔江斯克的一处燃料润滑油基地同样遭到打击。有消息称目标区域发生爆炸,该设施起火。 乌军表示,正在持续实施一系列措施,旨在打击参与保障俄武装部队需求的关键企业,并破坏其军工基地,以削弱其继续攻击能力。 同日,俄罗斯奥伦堡州州长表示,该州一处天然气厂遭到无人机袭击导致一个车间起火,袭击没有造成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5/3;5eql2kph{nunk597?7893ujvsm
18.俄称多方向打击乌军乌称打击俄炼油厂乌军新浪财经俄称多方向打击乌军 乌称打击俄炼油厂 1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俄军多个集团军继续在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方向打击乌军。俄军摧毁了乌军燃料库、西方供乌武器装备后勤配送中心和远程无人机储存和发射点。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同一天称,16日凌晨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与国防军其他单位协同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395eql2kphwu{€{7397:2?3ujvsm
19.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 俄方暂无回应】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通告,宣布乌军于当日凌晨对俄罗斯境内及顿涅茨克州的多处俄方关键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成功打击萨拉托夫炼油厂、费奥多西亚海上石油终端及多个目标。 jvzquC41yy}/{rhck0ipo8gtkgl0397;28=257mvon
20.乌称俄大规模攻击其能源设施原标题:乌称俄大规模攻击其能源设施 乌克兰能源部长格林丘克8日表示,俄罗斯7日夜间起对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发动了大规模攻击,导致多个地区断电。 格林丘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乌克兰能源系统正遭受导弹和无人机的新一轮大规模联合攻击,多个地区因此已紧急断电。供电工作将在安全形势稳定后恢复。 jvzquC41o0vpwfp0et0u‚xvgo532;:13351:855597:2?;0ujznn
21.乌称打击俄多处关键设施另外,乌方称位于别尔江斯克的一处燃料润滑油基地同样遭到打击。有消息称目标区域发生爆炸,该设施起火。 乌军表示,正在持续实施一系列措施,旨在打击参与保障俄武装部队需求的关键企业,并破坏其军工基地,以削弱其继续攻击能力。 同日,俄罗斯奥伦堡州州长表示,该州一处天然气厂遭到无人机袭击导致一个车间起火,袭击没有造成jvzquC41yqxmf7mwcpwjw7hqo1gsvrhng1:PpB547rzI|
22.乌称打击俄军重要燃料补给基地俄方暂无回应当地时间11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通告,宣布乌军于当日凌晨对俄罗斯境内及顿涅茨克州的多处俄方关键设施实施精准打击,成功打击萨拉托夫炼油厂、费奥多西亚海上石油终端及多个目标。jvzquC41yqxmf7mwcpwjw7hqo1gsvrhng1:Q8K{PLzp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