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逆向工作法,揭秘了市值超万亿美元的亚马逊公司的崛起和发展秘诀。它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是一种可复制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原则。在亚马逊逆向工作法的核心思想里包括了二点核心思想:
1、从“技能导向”到“逆向工作”
技能导向,是一种正向思维,比如:我有一把工具,然后去寻找需要这个工具的人。
逆向工作,是一种逆向思维,比如:先研究人的需求,再根据需求制造相应的工具。
2、从未来的视角看现在,保持专注度
贝索斯说:“我常被问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10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我们可以重点分析“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就会发现亚马逊并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在日常工作标准中融入了这句话的精神,而逆向工作法正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种完美体现。
“逆向工作法”就是指在任何商业决策前,先想清楚这个决定满足的客户需求是什么,然后以这个需求为原点出发,倒推需要开发出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
以今天占据亚马逊半壁江山的AWS云计算服务为例,这项服务出现的早期就是一个技术平台,亚马逊的客户们可以借助平台来开发相关产品。当时和AWS同时问世的还有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包括谷歌、Ebay等。但是,为啥这些公司的产品最终就没有向亚马逊云计算那样取得瞩目的成绩呢?
这些平台在建立之初,都有一个宗旨,就是为自家的核心业务服务。比如,AWS就是为了帮助亚马逊的客户产生更多的交易量,谷歌的平台是为了带来更多搜索量,Ebay的平台也是为了帮助产生更多交易量。
但是,后来唯独只有亚马逊想到:为什么不能允许客户在平台上开发任何产品和服务呢?哪怕开发出来的这些东西和亚马逊半点关系也没有,因为这些都是客户真实的需求。后来,在这种思路下开发出来的AWS,果然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最后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就。
每当有人想出一个新创意时,亚马逊的大佬们会问,这个产品对用户来说最重要的吗?它能够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吗?我们能做出来吗?
然后开始逆向工作法的第一步:先写出一份新闻稿,暂时忽略所需要的技术。写完新闻稿,亚马逊的团队还会写一个“常见问题解答”手册,里面会解答每个有可能受到的问题,就像真发了新闻稿一样。“我们以同样有抱负的方式回答这些问题,在那一刻忽略掉技术障碍。”
接下来,与新产品相关的专家会展开具体讨论。从副总裁到初级软件开发人员,都会在一个屋子里共同讨论,这时每个人都有义务发言。因为亚马逊给工程师们的格言是:要有主见。
迈克·乔治说:“屋子里的人如果觉得哪里错了,势必要大声说出来,因为一旦整个团队都同意了,这代表所有人都赞成。”接下来,“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手里有了什么可做的,就会执行”。
按照逆向工作法做出来的产品,不一定都能像Echo那样大卖,也会有失败,比如智能手机Firephone,但是亚马逊不会因为几次失败而轻易放弃项目。
逆向工作法的一系列创新怎么做?
以“客户为中心”文化引领,以“逆向工作法”为行为指导,亚马逊又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方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禁用PPT。
贝索斯在2018年的一次领导力论坛上说。“很多,很多年前,我们禁止在亚马逊做PPT演示,这可能是我们做过的最聪明的事情了。” 他认为PPT其实传递的信息有限,且容易受到格式、篇幅、设计以及演讲者本人口才的限制。PPT很容易导致的一个后果:演示者投入了很长时间准备,最后的成功却取决于一些与核心主题无关的因素。
其次,演讲者在讲PPT过程中也容易被观众打断,解释一些本来他准备要讲的内容,这样就导致把大量宝贵时间浪费在了重复工作上面。通过写备忘录的方式,相当于告诉演讲者,你所呈现的核心观点更为重要,而其他的诸如演讲风格或图表风格并不是最重要的。
亚马逊对备忘录的格式要求就是言简意赅,不超过6页,每页3000-4000英文字,所有字体统一采用11号的Ariel字体。
写备忘录对于准备者本人来说也是非常受益,因为写作过程可以迫使他们对将要演示的主题进行更彻底思考。为了确保备忘录能够成功通过,很多人在写完之后还要发给团队传阅,反馈,然后再修改、打磨,直到把问题、观点提炼得更加准确、精炼。
亚马逊对备忘录的使用也很特别。备忘录只需要在会议开始前15分钟,由发言者发给全部与会人员阅读。
为什么备忘录不在开会前发给大家?
贝佐斯也是非常深思熟虑,他认为:
3、可以给备忘录准备者更多的时间来修改和完善文本。总而言之,备忘录可以帮助人们对问题做更加全面、深刻的分析和思考,也帮助组织在解决问题方面变得更加高效。
如何将这种方法论运用到个人或者职场中呢?
如果你开始一个任务,但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你可以从任务的最后开始入手。比如,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你的任务完成了。然后,在任务截止前一天写下“任务完成”。然后,再仔细看看你的任务,并且分析每部分有多少来源、步骤,为每个步骤做标注。
逆向工作法系列工作坊
逆向工作法系列工作坊面向企业不同部门,用亚马逊独特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通过授课、调研、咨询、跟踪等方式,通过深入细节的最佳实践分享,在战略/文化/招聘/沟通/机制/衡量等方面为公司提供参照。
亚马逊的Day1文化(半天)适用:所有部门
用逆向工作法重写BP(半天)适用:所有部门
用亚马逊极具特色的逆向工作法,帮助企业从客户(或内部客户)出发思考商业模式,明确客户画像与痛点,并提供价值,重塑客户旅程撰写PRFAQ。
领导力准则(半天)适用:人力资源和公司高管
解释亚马逊领导力准则的起源、发展,用调研、撰写记叙文和投票方式,根据亚马逊领导力准则做出公司文化最小可用原型。
做出最佳雇佣决策(半天)使用:人力资源和雇佣经理
从STAR面试法入手,根据基于行为的面试方法进行授课、演练“抬杆者”面试
流程的意义、简述和制定,基于股权的薪酬体系介绍。
六页纸写作和文档沟通(半天)适用:业务部门
六页纸写作文化起源和综述,如何写六页纸叙述体。具体包括年度经营计划、季度复盘等,如何召开基于文档的会议和在线协作。
绩效改善和有效衡量(半天)适用:业务部门
数据驱动的复盘,管理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用六西格玛找到有效投入指标周会复盘设计,客户声音(VOC)客户链接(C2)安灯(Andon)等机制介绍。
《亚马逊逆向工作法》培训课程大纲
一套互联网时代管理学“开源代码”可根据情况进行二次开发和扩展
第一章、领导力准则--保持永远第一天的创业文化
1、只用钱激励,钱再多人心可能还是不齐
2、人人需要领导力,如何与90后在同一个频道上沟通
3、逆向工作,把创业文化融入公司的前中后台
4、开发一个爆款产品,3条原则就够了
5、使命愿景价值观,其实没有那么遥远,教你1周制定,1年落地
第二章、虚拟新闻稿与常见问题--PRFAQ更多更稳抓住更多风口
1、很多公司的商业计划,看了无所不能又不知所云
2、五个问题理清思路,精准把握客户需求
3、穿客户的鞋,2小时写出一份商业计划
4、回答这四个问题,胜过咨询公司的100张PPT
5、从商业计划到执行,只需要3次会议
第三章、抬杆者招聘--打造A级团队
1、乔布斯说,公司就是找一群牛人,让他们告诉你应该干什么
2、我们招的人,可能很多都招错了
3、招聘不是谈恋爱,而是隆重的婚礼
4、用行为面试法,问对问题招对人
5、如何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精益招聘
第四章、六页纸文化--让公司多线程思考
1、看一个销售如何用PPT摧毁决策性会议
2、一篇论文引发的血案,反而造就了最大的资产
3、一次从下到上的计划和从上到下的执行,胜过无数日报周报
4、用简单的格式,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5、逆向工作法:假设每一句话都是错的,最后的结论往往是对的
第五章、敏捷组织--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打造敏捷组织
1、让创新失败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创新变成兼职
2、“中台”战略的失败与假敏捷
3、公司里最好的沟通,其实不是更好的沟通
4、可扩展可复制的组织建设,需要单线程并灵活机动
5、AWS的诞生与生物学
第六章、绩效与飞轮--有效投入,推动公司高效运转
1、餐巾纸上画的草图,变成了滚动的雪球
2、团队完成绩效有很多种方法,但和公司利润可能无关
3、找到有效投入,让商业飞轮加速转动
4、用简单有效的周会,踢完屁股开始干活
5、考核结果还是过程,在不同阶段用不同比例
-END-
管理者角色定位不清,懂业务却不懂团队管理?
只会单打独斗,凡事亲历亲为,不会成为团队领袖?
绩效越来越差,士气低迷,营收目标完不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