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啦!今年的课堂更精彩,大家赶紧学起来!”7月1日,在3000余名市直机关党务干部翘首企盼中,常德市直机关党建业务“云课程”在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再次上线。
这是一堂堂怎样的“云课程”?其背后有着怎样的优秀团队?它又承载着学员们怎样的期盼与收获?近日,记者走进市直机关党建业务“云课程”的台前幕后,一探究竟。
从幕后到“云上”,10余人团队齐心协力打磨精品课程
在常德市直机关工委,有这样一支业务精进、拼搏进取的团队,他们常年深钻党建业务,奔赴各市直单位探讨交流,是党务工作者们信赖的“指路人”。
时光回转至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党建业务线下交流面临困境。市直机关工委一班人研究决定,转线下为线上,在全省率先摸索开创党建业务“云课堂”。
2021年12月,“云课程”开始紧张筹备。各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齐上阵,精选课题、打磨教案、录制视频,一丝不苟。工委班子成员全程参与,出点子、提建议,加油鼓劲。
2022年4月,在常德开放大学的协作下,市直机关工委7堂“云课程”在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上线。课程主题丰富,涵盖《机关党建业务精讲》《党建与业务融合实践探索》《如何加强机关党建宣传工作》等,紧扣工作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案例分析,受到了广大党务工作者的青睐。
党务干部有需要,机关工委显担当。2023年初,市直机关工委启动新一轮“云课程”计划。“‘云课程’的开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党务干部迅速掌握机关党建基本业务的有效途径。今年,我们在课程质量优化、培训效果提升上进一步下功夫。”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马永忠说。
新一轮备课近半年时间,团队的积极性更高、默契感更足。为了让课程紧贴时代、更接地气,大家围绕各自课题,不断创新丰富内容与形式。党建督查室副主任杜海瑞接手新课题《怎样建设“四强”党支部》,先自己加班加点琢磨透,再仔细设计打磨PPT;办公室干部胡雪婷几易其稿,再次开讲《党建与业务融合实践》,脉络更清晰,重点更突出;组织部副部长刘晓涵身怀六甲,克服重重困难,将课题带回家反复试讲,终于捧出了《基层党组织建立与换届选举》……
“我们都不是专业讲师,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给参训的党务干部们呈现出最好的内容和状态,让他们学到更多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党建知识。”胡雪婷的这番话道出了整个团队的心声。
“这几个月,加班加点成为大家的日常,每一个课件都修改过四五次,工委的这支队伍也在一次次磨练中成长成熟。”市直机关工委二级调研员曹健华认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关键在人,把每个科室的业务骨干“逼”成授课老师,再通过“云课堂”促进党务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无疑是一种“双赢”。
从“云上”到“云下”,3000余名党务干部以学促干创先争优
“今年‘云课程’选在7月1日上线,有特别的意义,既是向党的生日献礼,也是对党务工作者的激励与鼓舞,希望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一场精神的洗礼。”曹健华透露,今年“云课程”升级推出8堂必修课、8堂选修课,学员覆盖市直机关3200余名党务工作者。
“我常年在外出差,很难抽出时间参加线下培训。现在有了‘云课程’,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学,方便又实用。”在一次与市直机关工委干部交流时,石门县某企业党支部负责人对“云课程”赞许有嘉。
“我注意到,授课老师统一着装,胸前佩戴党徽,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课程的指导性、实用性非常强,党务干部只要认真听好这几堂业务课,干好党建工作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市气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佘高杰感慨。
“随着新一批党务工作者走上岗位,‘云课程’就像一场及时雨,能有效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夯实基层基础。”市住建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裴翔透露,局机关各党支部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开讲党建业务知识,推动理论指导实践。
市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党支部组织委员陈明明第一时间报名参训,他说:“‘云课程’是加钢淬火的‘加油站’,我们从中学到了理论,掌握了方法,明确了方向,把握了重点,也增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决心。”
“如何将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防止‘两张皮’现象,一直是我们着重探索的路子。”市交通运输局计划科党支部党员多、业务重,支委们聆听“云课程”《党建与业务融合实践探索》后,表示受益匪浅。
以学促干,以干促思,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从“云课程”引发思考,激发干劲。
市纪委监委延伸线下学习平台,开展月月讲堂、每周一学、每月一测、学习之星评比等,推动基层党支部特别是临时党支部克服工学矛盾,让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成效显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第一党支部成立起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创新开展支部换届、党员接访等情景模拟,让党员们由被动学变为主动讲、主动学,全方位提升能力,大大增强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