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正是秋风飒飒、寒气渐长之时。而毗邻秀丽龟峰、北倚南岩山麓的上饶弋阳方志敏干部学院里却处处涌动着浓郁的学习热潮,洋溢着奋进的时代激情。
11月2日至4日,全省人大宣传干部暨《时代主人》通讯员培训班在此举行。120余名来自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及各设区的市、省直管县(市)、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的新闻通讯员济济一堂、充电加油。
“做好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当作为、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营造推进人大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为讲好江西人大故事、传播江西人大声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韩军、办公厅主任杨文英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燕在开班式上提出要求。
强化业务磨砺“金刚钻”
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一堂“带着热气”的二十大精神教学正式拉开了此次培训班的帷幕。
为进一步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切实增强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原副院长刘昀献,就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专题解读。刘昀献教授结合理论思考与实践总结,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等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浅出的解读。
大家认真聆听,专心记录,并不时频频点头。
左右滑 览更多
左右滑 览更多
今年培训班在以往做法基础上,对业务学习做“加法”,对繁文缛节做“减法”,安排紧凑、专家云集、干货满满。培训邀请到了新华社、江西广播电视台、省摄影家协会的“大咖”老师,围绕5G时代舆论变革与新闻策划、做好新时期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人物新闻摄影的实用技巧等内容进行授课,参训学员认真吸取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得培训教学取得显著效果。
因疫情原因,新华社高级记者李新民虽无法亲临现场,但“云上课堂”同样倍显精彩。“无策划,不新闻。”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李新民老师通过众多的网络舆情案例,解析了5G时代舆论场的6大变革,并详细介绍了加强新闻策划的素养和方法。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赢得了学员一致好评。
如何进一步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江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龙聚焦“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从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现实意义、基本原则、素材挖掘等7个方面与全体学员进行了面对面“实战指导”。
“用光用影用情怀,见人见物见精神。”省文联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渊明通过观察和分析优秀摄影作品,解析了人物新闻摄影技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以及摄影中视角、构图、用光、后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大家切实领略了摄影艺术的神奇魅力。
课堂上,一句句真知灼见和一页页培训课件,为大家标出了坐标、指明了路径、注入了动力。
锤炼党性修正“航向标”
感悟信仰伟力,重温峥嵘岁月。11月2日晚,全体学员在方志敏干部学院大报告厅集中观看了红色教育情景剧《年关斗争》。此剧反映的是1929年6月周坊暴动的情形,剧本由方志敏编写。
舞台上,演员们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角色,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让观众产生强烈共情。方志敏精神跨越时空,犹如一面高扬的旗帜,感召着全体学员。
3日上午,全体学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前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列宁公园等现场教学点观摩学习,用心感悟红土地上的基因传承。
方志敏出生于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村中老人至今仍会时常唱起名叫《湖塘塌塌岭》的歌谣,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英名伴着歌谣口口相传。湖塘村向东20公里,就到了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这里曾是闽浙(皖)赣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在方志敏等人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和实践创造,取得了根据地建设的巨大成就,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
一组组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朴实的实物,一册册当年的书籍和文献资料,生动展示了方志敏为了革命事业,在赣东北这块红土地上,英勇奋斗、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学员们认真聆听革命事迹讲解,徜徉在旧墙故巷内外寻找着历史的痕迹。
在葛源镇葛溪河畔,至今还保留着一个独特的革命遗址——列宁公园。这是中国共产党修建的第一个属于人民自己的公园。如今公园内依然绿树掩映,碧波荡漾,而方志敏当年亲手种下的梭柁树已亭亭如盖。
“1922年,方志敏在上海求学时看到法国公园门口的牌子上写有‘华人与狗不准进园’,他感到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于是立志要建一座属于人民的公园。1931年,他亲自筹建了列宁公园。为民而建、如民所愿、与民同乐,这就是方志敏一心为民的初心……”列宁公园里,教学老师向全体学员动情地讲述着微党课《为人民谋幸福》。
往日硝烟早已散去,英雄之气仍在这青山绿水间纵情激荡。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4日上午,方志敏干部学院讲师诸葛方林为大家深情讲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诸葛方林老师时而低沉浑厚、时而高亢激昂的嗓音将方志敏精神诠释得恰到好处,现场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生动饱满的方志敏,在直观形象的情境里把党性教育融入每一位学员的内心。
碰撞思想力挑“千钧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在11月3日的“晚间促膝”中,全体学员分为4组,进行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面对面畅谈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路理念、意见建议。
“市县(区)人大宣传工作存在人手较少、经验不足等短板,建议加大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培训力度,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扩大受训范围。”
“现在是读图时代,能否在卧龙走笔、青年荐书等栏目多释放一些图片权,增强阅读观感。”
……
学员们的笔记本上,心得体会、发言要点、目标建议写满了一页又一页。分组交流期间,每位学员都联系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发言,谈感想体会、创新举措、落实打算。座谈现场发言踊跃、气氛热烈,插话、询问的情况也时常出现。
“虽然是漫漫长夜,但却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工作中碰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举措、新经验都有了更多的借鉴和思考。”座谈结束后,大家感到意犹未尽。
学之愈深,则知之愈明。3天来,学员们满腔赤诚、满怀深情学,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学,深感培训内容听起来“解渴”、实践中“管用”,是一次深学笃行的“蓄能充电”。
“不论是京沪两地高校、媒体的专家教授,还是省内宣传、文化战线的领导干部,理论水平都非常高,令我进一步拓展了眼界学识。”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都是我们宣传工作急需的‘干货’和‘硬货’,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
“我要切实履行好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挖掘好故事、传播好声音的神圣职责,以一域的出新出彩,为全局增光添彩。”
……
左右滑 览更多
左右滑 览更多
近年来,江西人大宣传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与全省各级人大宣传干部的协同配合、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为此,此次培训,主办方还为第三十届省人大新闻奖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网络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颁了奖。
思之深,则行之远。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回;带着困惑来,带着信心归。满载着沉甸甸学习成果,学员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向着新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新征程再出发。(《时代主人》编辑室吴梦茹供稿;曾琦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