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建设新村590号
027-82943603
027-82944279
邮编:
430012
2020年度汽车专业部工作总结
2020年即将结束,汽车专业部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在学校党委、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思路,坚持贯彻“五纵五横一平台”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理念,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汽车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20年度我校绩效目标”和“2020年度的汽车专业部工作计划”为指导,贯彻我校“尚德、强技、敬业、创新”的办学理念,认真做好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满意度和汽车专业教学实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专业建设
(一)智能新能源汽车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相关工作
2020年11月13-15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汽车专业部组织了1+X证书制度汽车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评工作。我校汽修3+2 1801班的31名学生参加了考评。考评内容是2-3 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空调舒适技术(初级)的项目。本次考评邀请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市交通学校等3所中高职院校的考评员及督导员监考指导,汽车专业部朱岸部长等5名教师组织完成了本次考评工作。经过3天的严格考核,30名同学顺利通过考核,1人不合格,通过率96.8%。
同时,截止12月份,我专业部派出教师10人次,共计70余天的1+X证书制度师资培训,目前我专业12名教师持有1+X证书制度的考评师证和培训师证。应湖北省1+X办公室要求,共计派遣30余人次教师参加外校的1+X证书的考评工作。汽车专业部朱岸也被任命湖北省1+X专家组成员。
(二)完成2021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
(三)建成新能源汽车1+X证书考核站
二、课程建设
(一)课程资源库建设
2018—2019年度,我专业部全面运用信息化平台建设了《汽车文化》、《汽车电工电子》、《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新能源汽车文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等专业课的课程资源。
为确保我专业的课程资源库全覆盖,今年再次启动课程资源库建设,建成《智能新能源汽车》、《汽车维修技能高考》、《汽车营销》三门课程的资源库,共计55个知识点、6000多道试题、33个PPT、3份教案、61个教学视频、9个课堂实录。
汽车专业部组建专业团队服务课程资源建设
(二)武汉市品牌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基地首批试点验收
2019年12月,教育局下发了《武汉市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基地首批试点名单》的通知,我专业的“智能新能源汽车1+X(汽车制造与检修)”实训基地为武汉市首批品牌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基地。
今年,我校参加1+X证书考证的31名学生,全部使用该教学资源基地平台的资源进行学习,并顺利参加考试。该平台的浏览量达到了3802人次,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建成汽车专业部资源平台
汽车专业部资源平台登录界面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教师培训
根据《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汽车专业十三五规划》和《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汽车专业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的要求。汽车专业安排了12人次的专兼职教师校外培训,合计培训天数达87天,共计696学时的各项培训。
我校教师获得1+X培训师证和种子教师证
(二)教师类竞赛
2020年,教师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3项,涉及人员13人次。获省级二等奖1人次,省二等奖3人次,省三等奖2人次,市级二等奖2人次。
本次大赛对获得各项目第一名选手经省人社厅核准后,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荣誉。对获得各项目1—8名选手,按相关规定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根据政策,鲍童老师将晋升技师,黄芹老师将晋升高级技师。
2020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合照及选手现场表现
(三)省级课题申报
教育部( 2018)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为提高教研室教师的科研能力;开发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符合企业技能要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基于“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提高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专业部牛畅老师牵头共计12名教师参与,共同申报了《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信息教学资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的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省级课题。
(四)专业教师执裁国家级比赛
继2018年下半年我专业周聪老师执裁2018年机械行指委组织的高职组汽车营销全国技能大赛、2019年执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上汽荣威杯”汽车营销赛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9年朱岸老师执裁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运华杯”汽车营销与二手车鉴定评估赛项裁判后。
今年,我专业朱岸、姜小东、王辉、周聪分别执裁了“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2020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和“2020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为我专业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对外学习,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打好了基础。
(五)汽车专业部人人上好一节优质课活动
为了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教学诊改,加快推行“234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研教改工作,汽车专业部全体教师从10月13日开始,启动优质课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积极准备,学生深度参与,最终顺利完成该项活动并为每个教师录制了一堂课堂实录,将参加2021年1月份举行的《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六)春风化雨数十载 夕阳晚霞别样红
四、学生培养
(一)组织17级汽车专业学生参加3+2转段训练和考核
(二)2020年技能高考金榜题名
第一场上午8:00-11:00进行专业应会考试(专业实操)。
第二场上午11:00-12:00进行专业应知考试(专业理论)。
由于疫情及考务安排,清晨5点半,汽车专业部朱岸、王辉等教师,班主任何一斌、贺志盈带领学生从学校集中乘车前往考场。中午12点,汽车维修类技能高考实操考试结束,下午1点半,57名学生全部安全返回。整个送考工作历时8小时。在这漫长的8个小时的送考中,送考的教师团队认真负责,不惧狂风暴雨,精心安排学生的备考、辅导工作,确保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迎战高考。考试结束后学生们普遍反映发挥比较好,对学校的送考工作十分满意;家长们也表示,对学校为学生们的付出表达了感激之情。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过后,我校汽车专业部技能高考2人超过本科线,汽车类梅捷606分位列全省27名,500分以上18人,升学率100%。
2020年技能高考现场
(三)共筑希望 传递爱心
今年7月份,我校部分教师发起了汽修高考1701班赵昂同学的“献爱心募捐活动”,活动发起短短几天,共收到47名教师8950元的爱心捐款。
1.帮助该生申请助学贷款,每年8000元,目前已经落实。
2.积极争取学校最高级别奖学金,每年8000元。
3.帮助联系校内勤工俭学相关工作,预计每月1000元。
4.根据目前该生在校表现,已安排赵昂为该年级团支书。
5. 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亮与梅捷同学“接对子”签订帮扶协议书,一对一帮扶梅捷平常的生活和学习。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领导授予我校锦旗
五、英雄的城市,英雄的教师——教师抗疫下沉典型案例
(一)众志成城战疫情,齐心协力渡难关
众志成城战疫情,齐心协力渡难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多地教师到社区下沉帮忙,贡献自己的力量。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的教师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各教师都在用自己的方法为防疫做贡献。疫情期间,汽车专业部6名教师,累积下沉天数127天。
汽车专业部朱岸同志,疫情期间累计下沉32天,真正做到了为了大家舍小家。虽然其女儿才几个月大,但其依旧奋斗在抗疫一线。统计资料,分发物资,任何工作都是一丝不苟,深受社区和居民的好评。梅加元同志,疫情期间累计下沉24天,为避免对家庭造成影响,梅加元老师单独在外租住房屋一心一意参与抗疫工作,防疫工作中任劳任怨、积极主动,深受社区一致好评。刘福榕同志,疫情期间累计下沉22天,成天驻扎在小区门口,为小区的防疫工作打好夯实的基础。周聪同志,疫情期间累计下沉11天,在小区门口卡点成了他每天的工作,虽然简单,但他依然尽职尽责,不敢懈怠。王辉同志,疫情期间累计下沉10天,每日坚守在村口一线,守护着这一道重要防线。鲍童同志,疫情期间累计下沉8天,每天在小区门岗执勤,工作严谨认真,做事帮忙那是雷厉风行,深受居民们的热爱。
套用武昌杨园街道纺器社区馨都雅园1栋业主雅雯写给我们抗疫志愿者的感悟作为结束语:统佳节之时,江城疫情告急。政府一声令下,全城居家隔离。居民生活物资,社干心中忧虑。社区几千居民,生活谁来顾济。社会急招义工,好人勇报应急。舍小家顾大家,全身投入奋激。起早摸黑冒险,风雨无阻抗击。联络网购组团,为民思之所给。不求任何报酬,只为安护邻里。他们敬老爱幼,关照特殊群体。克苦各种困难,上门解决问题。护我安全度过,艰难疫情时期。这种高尚品格,是英雄的豪气。志愿者的形象,永记我们心里。愿好人一生平安,幸福安康如意。
(二)众志成城抗疫情 空中课堂显担当——教师网上授课典型案例
2020年春季开学即将到来,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却为喧闹繁华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为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武汉市教育局做出了市属各级各类学校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延期的决定。
延迟开学对于以技能见长的中职学校影响很大,尤其是即将参加2020年技能高考班的同学。根据《武汉市中小学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实施方案》,以“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为原则,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汽车专业部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持续,教育质量不打折”的目标,打造不间断、有质量的学习空间。
确定课程,认真培训 由于我部门教师平均年龄偏大,有些老师已经了回老家了,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又参差不齐,确定课程和责任教师比较困难。经过多次讨论,汽车专业部以超星平台为依托,开设了《汽车电器》、《汽车空调》、《汽车电工电子》等5门线上专业核心课程和1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中涉及到6名专业教师和8名班主任,总共覆盖到9个行政班级。而没有在线教学任务的老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指导学生和家长安排好在家的学习和生活及疫情的防护工作。真正做到了全体老师,群策群力。
全程网络教学对于绝大多数老师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为了顺利完成此次任务,我部门15名教师全部参加了超星平台推出的“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后续直播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真诚沟通,串联家校 在疫情期间,各专业教师、班主任经常利用班级群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告诫学生居家隔离,做好防护工作,努力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不断传达市教育局各项规定,严禁学生参加各类线下课程教学、培训和集体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生活指南。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离校学生情况日报制度,定期向学生了解相关情况,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方式做好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深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专心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制定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资源、视频,微课,布置作业等,并及时上传至平台。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授课(微视频、直播)、作业布置与检查、答疑解惑、学习规划与方法指导和毕业年级复习课等方面。所有环节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发表看法、线上答题等,教师在线及时回复。对于网络不畅的农村地区学生,教师提供教学指导资料,并布置线下作业,及时督促指导。
(三)疫情防控中的“超人”教师——梅加元教师抗疫典型案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新冠肺炎病毒突袭武汉,疯狂肆虐时,抗击疫情进入最关键的时刻,举国上下驰援武汉,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下沉社区,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保卫战。作为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的一名党员教师,梅加元老师临危受命,勇挑重担,主动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责任”!3月5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号召全体教职工下沉社区,开展疫情联防联控,支援前线疫情防控保卫战。梅加元老师当时已经在新洲区老家,不能前往市内,但他毫不犹豫,积极响应号召,第二天立刻就近下沉到新洲区阳逻街高新社区。该社区位于远城区,下辖16个小区,2735户居民,全部是老旧小区和零散村落,总计11000多人,其中以老人居多。而社区只有11名工作人员,志愿者和下沉党员人手奇缺,每天任务非常繁重。梅老师每周除了完成线上课堂教学任务,其他所有时间都扎根于社区,全天候待命。工作时间从上午8:30分到晚上20:30,没有一天休息。每天工作任务是为社区居民发放生活物资、买药、慰问困难户、空巢老人,协助卡点执勤,进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发放体温计等。事情非常琐碎,可以说是,哪里缺人,随叫随到,经常是忙的不可开交。由于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每天背着沉重的物质上下楼梯已经成为常态,记得有一天最多爬了43层楼梯,大冬天,全身内外全都被汗水湿透了。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他总是勤勤恳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服从社区书记的安排,兢兢业业完成每天的任务。梅老师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社区书记和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他经常说:“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急百姓之所急,需人民之所需”!每天早上,梅老师第一件事就是值守社区电话,倾听社区居民的需求,要买药的、要蔬菜米面的、下水道堵塞的、要外出复工的、滞留人员返乡等等。他总是认真记录,耐心解答,及时向各个网格员反应,第一时间给居民回复。
图中:梅加元老师为社区老人买药、送肉、送菜、送米
记得有一个电话,是一个七十多岁老奶奶打过来的,说她们家地里的白菜都熟了,村子、市场都封闭了,白菜要白白烂在地里了,没有活路了,说着说着就在电话里面哭出来了。接到这个电话,我非常心酸,马上给社区洪书记反映。书记当机立断,决定以社区的名义把菜全部买下来,解老人燃眉之急。并且组织全部工作人员、志愿者和下沉党员成立了“高新防疫先锋队”,总共20多人,每人骑一辆电瓶车,带上菜刀、菜篮、打包袋等工具直接奔赴蔬菜地,抢救蔬菜。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摘菜,有的装菜、有的过称、有的打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260多斤白菜全部分装完毕,大家又马不停蹄骑着电瓶车奔赴各个小区卡点,将新鲜蔬菜送到居民手中。临走时,老奶奶拉着洪书记的手说:“感谢社区啊,感谢你们啊!要不是你们这些志愿者,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啊!”
图中:梅加元老师参加“高新社区防疫先锋队”
疫情期间,梅老师身兼数职,不仅是社区防控的志愿者,还是担任教学任务专业教师,也是19级汽修就业班的班主任(辅助)。每天除了志愿服务工作和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兼顾班级管理和组织学生参加网上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态的心理动态。
疫情期间,全市社区都实行了封闭管理,学生长时间的闷在家里,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有的学生对每天的网课产生了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在家整天面对着父母的约束也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少数学生耐不住寂寞,冒着巨大风险,偷偷跑出社区,外出游荡!
梅老师每周都会抽出时间组织线上班会,针对疫情防控,安全教学,心理疏导等问题展开讨论,经常半夜接到学生家长电话,说孩子整夜玩游戏、白天不上网课,总是跟自己对着干,感到忧心忡忡,希望班主任能疏导教育一下。有一天晚上一个学生因为玩游戏的问题,跟家长闹的不可开交,接到家长电话时已经晚上10点40多了,梅老师拖着疲惫的身子反复跟学生和家长打电话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妥善化解了矛盾,放下电话时已经是凌晨了。
正是梅老师这种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全班48名同学的尊敬和爱戴,获得了学生家长的感激与支持。
防控一线的志愿者,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育人一线的班主任,照顾家庭的顶梁柱。每天马不停蹄,时不我待,时间上连轴转,岗位上连轴转,空间上连轴转。梅老师这种坚强的意志,忘我的精神,巨大的责任感和超乎常人的精力,使我们由衷的钦佩。疫情防控中的“超人”教师,梅加元老师当之无愧!
相信有更多像梅老师这样奋战在的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全能战士”,胜利的曙光一定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