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团队,是由每一个导购员组成的团队,因此,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导购员个人,也涉及到企业团队。目前的红木家具行业,从导购员到企业团队,都还存在诸多问题。
导购员问题:
一、学习意识弱,专业知识欠缺
红木家具行业的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已经困扰了行业很多年,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销售团队中。目前,红木家具的导购人员基本都是中学文化程度,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但红木家具是一种文化艺术家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人文知识,这是许多消费者选购红木家具的主要原因。导购人员如果缺乏相关知识,在导购过程中就无法将红木家具的主要艺术价值介绍给消费者,则必定使销售效果大打折扣。
红木家具在材质种类、造型结构、风格流派、工艺技巧、制作流程、使用保养、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也都是红木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许多消费者不了解的。在购买的过程中,消费者更希望能从导购员方面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消费者选择产品,还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红木文化的魅力。但可惜的是,目前行业内许多导购人员对于红木家具基本知识十分不熟悉,有些导购员甚至只会介绍产品木材、大小和价格,对其他方面都一无所知。
对红木知识、专业知识不熟悉的问题并非只发生在新入行的导购人员身上,许多导购人员已经在红木家具行业工作三四年了,却也对这些知识不了解,这也反映出了目前红木家具行业学习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普遍年轻化,与消费群体难形成共鸣
走进红木家具企业展厅,迎上来接待顾客的营业员十之八九是年轻女导购员。当前的红木家具导购员普遍年轻化,年龄集中在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一般招聘启事上的年龄上限都定为二十五岁,一些企业宁愿违法使用未满十八岁的人员也不愿意使用三十岁以上的人员。
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或与消费者引起共鸣的销售,成功率相对比较高。通过市场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红木家具的消费群体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年人群,这个群体的人士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了足够的社会阅历,思想成熟、行为稳重。与这个群体的人士相比,十几二十岁的导购人员明显显得太过于稚嫩,大部分的语言和行为说服力较低,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也难以感受到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从导购人员自身来说,十几二十岁的女性心态大多数还不够成熟稳定,而三十到四十岁的女性则绝大多数已经有了稳定的家庭生活,思想负担相对较小,从心态到状态上都会更加稳定,也利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
三、未经过专业培训,销售技巧弱
除了红木家具专业知识之外,专业的销售技巧和方式也是目前红木家具行业许多导购人员所缺乏的。“老带新”是目前红木家具行业绝大多数企业的“入职培训”方式,企业一般不会投入成本对新导购员做专业的、有规划的培训,仅仅是告诉新导购员一些基本的产品信息,此后就让新导购员自己去观察老导购员的销售过程,慢慢摸索成长。这个成长过程既缓慢又艰难,若新导购员自己没有强烈的上进心,一般很难有所提升。即便企业有安排老导购员协助,但老导购员也可能因为销售业绩的竞争而对新导购员有所保留。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红木家具行业导购人员专业销售平均水平偏低。
企业问题:
一、团队内部投入少
红木家具企业一般不愿意对销售团队做过多投入,因为“销售员培养好了就跑了”。这是红木家具行业的通病,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却是在企业一方。
买过红木家具的人都知道,红木家具一般都能打折,折扣必然有一个范围底线,在许多红木家具企业老板看来,“能把家具卖出更高的价格”,就是更好的导购员。此外,前几年红木家具供不应求,销售火爆,企业根本不会去考虑销售团队培训的问题,有没有培训过的销售人员都能做出差不多的销售业绩。但当市场环境不好之时,销售能力的高低就从销售业绩中反映出来了。自己的销售员业绩不佳,却不愿花成本培训,一些企业就开始用更高的薪水挖其他业绩好的销售人员,这不仅打乱了正常的市场行情,也是在向导购人员暗示“有资本就该跳槽”。企业应该想到,当自己用高薪挖角的时候,其他企业也会反过来挖自己的墙角;仅仅因为金钱就能被自己挖过来的人,也很可能因为更高的工资被别人挖走。
其实,企业对导购人员的培训必然是有利的。首先,接受过培训的导购人员在销售能力上自然高于没培训的导购人员,销售能力的提升必然给企业带来直接效应。而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都对导购员进行专业培训,不仅有利于行业薪资恢复到合理的范畴内,也有利于提高导购员的稳定性。
二、老板是“销售冠军”
在红木家具企业,经常能听到老板说一句话:“我们这里一半以上(或者更多)的业绩都是我做的。”但能做到这些业绩,有时候并非是老板的销售能力就特别强。
消费者买东西都喜欢找老板,因为从老板手上能买到更便宜的产品。而作为老板,也愿意自己卖,因为与其把提分成给销售人员,还不如让利给消费者,一方面促成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红木家具每件价格都不算低,因此消费者消费的时候,习惯找老板打折,而找了一次老板,可能以后就直接找老板而不会再通过导购人员了,之后这个客户就慢慢变成了老板的客户。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些红木家具企业老板成为了“销售冠军”。
老板自己是“销售冠军”这未必是好事。前段时间在一家企业听到的老板与员工的话就很典型,老板说:“我们的生意很好,企业做得很轻松。”但员工却在抱怨:“生意太不好了,真让人头痛。”追问之下才知道,公司的总业绩确实不错,但都是老板自己在卖货,而导购员们却业绩惨淡,因此导购员就有了跳槽的想法,因为在这里客户都掌握在老板手里了。一个企业,当然不可能只有老板没有导购员,导购员都跑光了,老板的麻烦就大了。一个企业有一个好的销售团队,即使暂时没有市场,也能开发出一片市场;但若没有销售团队,即使原本有一个好的市场,也会慢慢流失掉的。
导购销售技巧:
很多情况下,导购人员可能是消费者唯一接触到的企业人员,消费者在未了解产品和公司的时候,对于产品和公司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导购人员的评价,因此导购员是企业的形象,从导购员身上也反映着企业文化和品牌内涵。因此,企业必须对导购员进行培训,这也是对企业形象的维护。
一、导购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1、对产品的了解。导购员必须对产品非常了解,在导购过程中,销售员对产品的介绍越流畅越详细,说服力就越强,消费者随之产生的信任感也就越高。
2、红木专业知识。红木家具行业比较特殊,许多消费者对红木家具都不太了解,因此导购员需要具备更多的红木专业知识,才能给消费者更专业的指导意见,也会让消费者对产品和企业更有信心。
3、发觉客户需求的能力。虽然同样是购买红木家具,但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家具的规格、款式、风格、舒适度的要求都不相同,导购人员应当能够敏锐地发觉客户的需求,以此做出更具针对性的导购。
4、公关礼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仪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销售行业,要赢得客户的认可,礼仪更是丝毫不能怠慢。此外,导购员代表着企业形象,其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要有所规范。
二、接近客户的方法
1、问题接近法。导购人员可根据自己的专长或客户熟悉的领域,直接向客户提出有关问题,以此激发顾客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再慢慢过渡到正式洽谈。
2、求教接近法。大部分人都愿意发表自己所擅长领域的言论,导购人员可以抱着学习、请教的心态来接近客户,从而拉近与客户的关系。
3、好奇接近法。好奇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消费者的许多购买决策有时也多受好奇心理的驱使。导购人员可利用这种心理,在导购过程中刻意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心,从而实现销售。
4、利益接近法。更低廉的价格或更大的折扣,是最能够直接“说服”消费者的方式。
5、赞美接近法。每个人都更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赞美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这种方式也需要把握分寸和频率,太过于频繁的赞美则会让人觉得虚假而产生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