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退役运动员今后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进入到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岗位。”
日前,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体育总局正在探索优秀退役运动员到学校兼职体育老师等举措,在“双减”背景下来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让孩子在运动当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对于“双减”背景下,体育老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举一个例子,我们这次去支教,有一个学校,2600个孩子,只有2个体育老师,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怎么办?现在有些省市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四川省组织一些优秀运动员,包括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运会冠军,让他们到学校兼职体育老师,采取先上岗、后培训的模式。学校、家长、学生非常欢迎。因为有些体育老师的专业化程度没有这些运动员高,他们能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而且方式方法更准确。”姜庆国说。
另外,体育总局正在推动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的探索。“体育老师现在的压力很大,每天要保证上好体育课,(下午)3点半以后提供课后服务,体育教师不够怎么办?”姜庆国说,现在各地也探索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比如,广西桂林的榕湖小学有20多个俱乐部进入了校园,家长出很少的钱就可以让孩子得到专业的训练,也非常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
同时,国家体育总局还在推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优秀的体育俱乐部进校园,为学校课后服务等提供师资保障。
而早在之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的《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下称《意见》)举行新闻发布会,李建明在介绍相关情况时也对“优秀退役运动员今后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进入到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岗位。”作出表示。
据李建明介绍,《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37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围绕开齐开足体育课、丰富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支持学校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提出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明确学生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两部门共同组织,整合两部门现有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完善相关评价奖励机制等;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从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校园任教,体育教师培训和在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
对于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的进校任教,李建明表示,根据教育法的规定,进校任教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为了解决符合法律的要求和学校需要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问题,吸纳一些优秀的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我们可能会在实践中进行一些尝试探索。”
“这些专业人员中,有些能够拿到教师证,我们可能聘他为体育教师,有些我们可能会设置专门的教练员岗位,让他们的体育专业特长能够更好地在学校体育里面得到发挥。”李建明说。
李建明指出,学校体育过去由于场地和师资条件的限制,开设体育课的项目和专业性是有限的,而大量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各个方面的体育教练员和专业人员能够很好地补充学校体育师资的不足。
李建明表示,今后还要更多地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里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组织来解决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问题,这就是体教融合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学校的大门能够敞开,让社会的力量能够进入到学校体育里去。
最后总结一句话,通过我们体育工作者的努力,真正让孩子在运动当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也希望每个青少年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本资料转自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删除)
上场公众号
IT'S ME
你的健康运动生活家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