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能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docx

认证主体:孙**(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光储能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一、概述

光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措施,全面提升光储能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光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具体目标

1.掌握光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知识。

2.具备独立解决光储能系统设计、运维和优化问题的能力。

3.熟悉行业发展趋势,能够参与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

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础课程

1.电力系统分析

-交流电路分析

-直流电路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

2.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电池原理

-光伏组件设计

-光伏系统建模

(二)专业课程

1.储能技术

-电化学储能原理

-储能系统设计

-储能材料与应用

2.光储一体化技术

-光储系统匹配技术

-智能能量管理

-并网与离网应用

(三)实践课程

1.实验操作

-光伏电池性能测试

-储能系统充放电实验

2.项目实训

-光储系统设计项目

-储能电站运维模拟

四、实践环节设计

(一)实验实训

1.实验室建设

-光伏发电实验平台

-储能系统实验设备

2.实验内容

-光伏组件效率测试

-储能电池循环寿命评估

(二)企业实习

1.实习单位选择

-优先选择行业领先的光储企业或研究机构。

2.实习内容

-参与光储系统项目设计

-协助储能电站运维工作

(三)创新创业实践

1.创新项目支持

-提供创新基金和导师指导。

2.创业孵化

-与创业孵化器合作,支持学生创业项目。

五、产学研合作机制

(一)合作模式

1.校企联合培养

-共建实验室

-联合开展科研项目

2.行业导师引进

-邀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

(二)合作内容

1.技术研发合作

-共同申报科研项目

-合作开发新产品或技术。

2.人才培养合作

-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开展企业定制化培训。

六、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

-平时成绩(30%)

-实验/实训报告(30%)

2.综合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40%)

(二)评价标准

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能力

3.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七、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行业专家

-每年引进至少2名行业高级工程师。

2.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技术培训。

(二)教学资源保障

1.实验设备更新

-每年投入至少10万元更新实验设备。

2.图书资料建设

-建立光储技术专业图书资料库。

(三)经费保障

1.设立专项基金

-每年预算5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

2.企业赞助

-积极争取企业合作赞助。

一、概述

光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及落实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光储能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光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能胜任光储系统设计、设备研发、系统集成、项目运维、技术管理等相关岗位。

(二)具体目标

2.能力目标:

(1)具备光储系统性能分析、仿真计算和优化设计的能力;

(2)掌握储能系统(特别是电池储能)的选型、配置、安装、调试和运维技能;

(3)具备光储系统并网/离网运行模式的分析与控制能力;

(4)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系统建模、仿真和数据分析;

(5)具备解决光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6)具备基本的工程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培养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汇报展示能力;

(3)增强对新能源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提升终身学习和适应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1.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图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电路基础。

2.学科基础课:

-电力系统分析(含三相电路、交流稳态、暂态过程);

-电力电子技术(含整流、逆变、变频、软开关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现代控制基础);

-电机学(含变压器、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基础);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

(二)专业核心课程

1.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电池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PN结、PN结特性);

-光伏电池材料与制造工艺(硅基、薄膜电池等);

-光伏组件结构与测试(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测试);

-光伏方阵设计(倾角、朝向、遮蔽分析);

-光伏逆变器原理与技术(并网型、离网型);

-光伏电站设计(电气、结构、环保、经济性分析)。

2.储能技术:

-电化学储能原理(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液流电池等);

-储能变流器技术(充放电控制、功率管理);

-储能系统设计(容量计算、效率优化、安全保护);

-储能材料与器件(电极材料、电解质、隔膜);

-储能系统测试与评估(循环寿命、效率、安全性测试)。

3.光储一体化技术:

-光储系统匹配与控制策略(功率耦合、能量调度);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设计与实现;

-光储系统并网与离网运行技术;

-光储系统经济性分析与市场应用。

(三)实践课程(独立设置,与理论课程穿插或集中进行)

1.实验操作:

-电路基础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整流、逆变电路调试);

-光伏电池/组件特性测试实验;

-储能电池充放电及性能测试实验;

-光储系统仿真软件(如PSCAD,MATLAB/Simulink)应用实验。

2.项目实训:

-小型光储系统设计项目(含方案设计、仿真、元件选型、成本估算);

-储能电站模拟运维项目(含故障诊断、性能优化);

-光储系统现场勘查与数据采集实训(模拟);

-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实际或模拟工程问题)。

3.前沿技术讲座/工作坊:

-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或资深工程师开设专题讲座(如新型储能技术、光储政策与发展趋势、项目管理实战等)。

四、实践环节设计

(一)实验实训

1.实验室建设与维护:

-建设或完善满足教学需求的实验室,包括:基础电路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光伏发电实验室(含组件、逆变器测试平台)、储能系统实验室(含电池组、BMS、PCS测试平台)、系统仿真实验室。

-确保实验设备种类齐全、功能完好,并建立规范的维护保养制度。

2.实验内容与形式:

-基础实验:验证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如电路连接、参数测量)。

-专业实验:针对核心课程,进行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深入探究(如光伏电池I-V曲线测试、储能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综合性实验:模拟实际工程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解决问题(如光储系统并网运行仿真)。

-设计性实验:给定需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设计一个小型离网光储系统并测试)。

(二)企业实习

1.实习单位选择与对接:

-优先选择在光储技术研发、制造、集成、运维等领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或研究机构。

-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基地协议。

2.实习岗位与内容安排:

-根据学生兴趣和培养方向,安排到相关部门实习,如:研发部(参与技术攻关、仿真分析)、工程部(参与项目设计、现场施工指导)、市场部(了解市场需求、技术方案推广)、运维部(参与设备巡检、故障处理)。

-实习内容应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并了解实际工作流程。

3.实习管理与考核:

-制定详细的实习大纲和考核标准。

-设立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

-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提交实习报告,并进行实习答辩,考核成绩计入总成绩。

(三)创新创业实践

1.创新项目支持:

-设立校级或院级创新项目基金,鼓励学生围绕光储技术开展创新研究。

-提供创新实验室、创新工具(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和经费支持。

-组织创新创业大赛,邀请行业专家评审,对优秀项目给予奖励和孵化支持。

2.创业孵化:

-与当地创业孵化器或科技园合作,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场地、政策咨询、导师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服务。

-支持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并尝试商业化运作。

五、产学研合作机制

(一)合作模式

1.校企联合培养:

-共建实验室:联合投资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实验室或中试基地,共享设备与资源。

-联合科研项目:共同申报国家级、省级或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接触前沿技术。

-课程共建:企业专家参与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或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课堂。

2.行业导师引进:

-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工程师担任兼职教授或行业导师,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提供职业指导,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建立行业导师库,并根据需求动态调整。

(二)合作内容

1.技术研发合作:

-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如新型光伏材料研发、高效储能电池技术、光储智能控制算法等。

-共同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促进知识共享与成果转化。

2.人才培养合作:

-联合制定订单式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特定需求培养专才。

-开展企业定制化短期培训或技术讲座,提升员工技能。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项目案例和数据支持。

六、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占比30%);

-实验/实训报告(包括实验操作规范性、数据记录完整性、结果分析合理性,占比30%)。

2.综合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理论深度、创新性、实践价值、写作水平,占比40%);

-对于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实习考核成绩可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如20%)。

(二)评价标准

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课堂讨论、小论文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项目实训、实习表现等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设备使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创新项目参与度、毕业设计创新性、团队项目合作表现等综合评估。

4.职业素养:通过实习反馈、导师评价、答辩表现等评估学生的沟通表达、文档撰写、职业规范遵守等素养。

七、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行业专家:

-每年有计划地引进1-2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担任兼职教师或长期合作导师,参与课程教学、项目指导等工作。

2.教师培训:

-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短期工作,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3.教学能力提升:

-邀请校内外教学专家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

(二)教学资源保障

1.实验设备更新:

-根据技术发展和教学需求,每年预算并投入专项经费(例如,学校年度预算的5%-10%)用于更新和添置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图书资料建设:

-鼓励师生捐赠和交换专业资料,保持资料库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三)经费保障

1.设立专项基金:

-学校设立光储技术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年度预算例如50万元,用于支持实践教学、学生创新项目、师资培训、产学研合作等活动。

-积极争取与企业的合作赞助或项目经费支持。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创新创业活动,获得相应的科研津贴或创业启动资金。

-探索将部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所得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反哺人才培养。

一、概述

光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措施,全面提升光储能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光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具体目标

1.掌握光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知识。

2.具备独立解决光储能系统设计、运维和优化问题的能力。

3.熟悉行业发展趋势,能够参与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

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础课程

1.电力系统分析

-交流电路分析

-直流电路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

2.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电池原理

-光伏组件设计

-光伏系统建模

(二)专业课程

1.储能技术

-电化学储能原理

-储能系统设计

-储能材料与应用

2.光储一体化技术

-光储系统匹配技术

-智能能量管理

-并网与离网应用

(三)实践课程

1.实验操作

-光伏电池性能测试

-储能系统充放电实验

2.项目实训

-光储系统设计项目

-储能电站运维模拟

四、实践环节设计

(一)实验实训

1.实验室建设

-光伏发电实验平台

-储能系统实验设备

2.实验内容

-光伏组件效率测试

-储能电池循环寿命评估

(二)企业实习

1.实习单位选择

-优先选择行业领先的光储企业或研究机构。

2.实习内容

-参与光储系统项目设计

-协助储能电站运维工作

(三)创新创业实践

1.创新项目支持

-提供创新基金和导师指导。

2.创业孵化

-与创业孵化器合作,支持学生创业项目。

五、产学研合作机制

(一)合作模式

1.校企联合培养

-共建实验室

-联合开展科研项目

2.行业导师引进

-邀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

(二)合作内容

1.技术研发合作

-共同申报科研项目

-合作开发新产品或技术。

2.人才培养合作

-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开展企业定制化培训。

六、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

-平时成绩(30%)

-实验/实训报告(30%)

2.综合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40%)

(二)评价标准

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能力

3.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七、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行业专家

-每年引进至少2名行业高级工程师。

2.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技术培训。

(二)教学资源保障

1.实验设备更新

-每年投入至少10万元更新实验设备。

2.图书资料建设

-建立光储技术专业图书资料库。

(三)经费保障

1.设立专项基金

-每年预算5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

2.企业赞助

-积极争取企业合作赞助。

一、概述

光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及落实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光储能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光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能胜任光储系统设计、设备研发、系统集成、项目运维、技术管理等相关岗位。

(二)具体目标

2.能力目标:

(1)具备光储系统性能分析、仿真计算和优化设计的能力;

(2)掌握储能系统(特别是电池储能)的选型、配置、安装、调试和运维技能;

(3)具备光储系统并网/离网运行模式的分析与控制能力;

(4)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系统建模、仿真和数据分析;

(5)具备解决光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6)具备基本的工程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培养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汇报展示能力;

(3)增强对新能源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提升终身学习和适应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1.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图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电路基础。

2.学科基础课:

-电力系统分析(含三相电路、交流稳态、暂态过程);

-电力电子技术(含整流、逆变、变频、软开关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现代控制基础);

-电机学(含变压器、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基础);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

(二)专业核心课程

1.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电池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PN结、PN结特性);

-光伏电池材料与制造工艺(硅基、薄膜电池等);

-光伏组件结构与测试(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测试);

-光伏方阵设计(倾角、朝向、遮蔽分析);

-光伏逆变器原理与技术(并网型、离网型);

-光伏电站设计(电气、结构、环保、经济性分析)。

2.储能技术:

-电化学储能原理(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液流电池等);

-储能变流器技术(充放电控制、功率管理);

-储能系统设计(容量计算、效率优化、安全保护);

-储能材料与器件(电极材料、电解质、隔膜);

-储能系统测试与评估(循环寿命、效率、安全性测试)。

3.光储一体化技术:

-光储系统匹配与控制策略(功率耦合、能量调度);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EMS)设计与实现;

-光储系统并网与离网运行技术;

-光储系统经济性分析与市场应用。

(三)实践课程(独立设置,与理论课程穿插或集中进行)

1.实验操作:

-电路基础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整流、逆变电路调试);

-光伏电池/组件特性测试实验;

-储能电池充放电及性能测试实验;

-光储系统仿真软件(如PSCAD,MATLAB/Simulink)应用实验。

2.项目实训:

-小型光储系统设计项目(含方案设计、仿真、元件选型、成本估算);

-储能电站模拟运维项目(含故障诊断、性能优化);

-光储系统现场勘查与数据采集实训(模拟);

-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实际或模拟工程问题)。

3.前沿技术讲座/工作坊:

-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或资深工程师开设专题讲座(如新型储能技术、光储政策与发展趋势、项目管理实战等)。

四、实践环节设计

(一)实验实训

1.实验室建设与维护:

-建设或完善满足教学需求的实验室,包括:基础电路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光伏发电实验室(含组件、逆变器测试平台)、储能系统实验室(含电池组、BMS、PCS测试平台)、系统仿真实验室。

-确保实验设备种类齐全、功能完好,并建立规范的维护保养制度。

2.实验内容与形式:

-基础实验:验证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如电路连接、参数测量)。

-专业实验:针对核心课程,进行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深入探究(如光伏电池I-V曲线测试、储能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综合性实验:模拟实际工程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解决问题(如光储系统并网运行仿真)。

-设计性实验:给定需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设计一个小型离网光储系统并测试)。

(二)企业实习

1.实习单位选择与对接:

-优先选择在光储技术研发、制造、集成、运维等领域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或研究机构。

-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基地协议。

2.实习岗位与内容安排:

-根据学生兴趣和培养方向,安排到相关部门实习,如:研发部(参与技术攻关、仿真分析)、工程部(参与项目设计、现场施工指导)、市场部(了解市场需求、技术方案推广)、运维部(参与设备巡检、故障处理)。

-实习内容应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确保学生能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并了解实际工作流程。

3.实习管理与考核:

-制定详细的实习大纲和考核标准。

-设立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

-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提交实习报告,并进行实习答辩,考核成绩计入总成绩。

(三)创新创业实践

1.创新项目支持:

-设立校级或院级创新项目基金,鼓励学生围绕光储技术开展创新研究。

-提供创新实验室、创新工具(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和经费支持。

-组织创新创业大赛,邀请行业专家评审,对优秀项目给予奖励和孵化支持。

2.创业孵化:

-与当地创业孵化器或科技园合作,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场地、政策咨询、导师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服务。

-支持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并尝试商业化运作。

五、产学研合作机制

(一)合作模式

1.校企联合培养:

-共建实验室:联合投资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实验室或中试基地,共享设备与资源。

-联合科研项目:共同申报国家级、省级或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接触前沿技术。

-课程共建:企业专家参与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或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课堂。

2.行业导师引进:

-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工程师担任兼职教授或行业导师,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提供职业指导,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建立行业导师库,并根据需求动态调整。

(二)合作内容

1.技术研发合作:

-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如新型光伏材料研发、高效储能电池技术、光储智能控制算法等。

-共同建立技术交流平台,促进知识共享与成果转化。

2.人才培养合作:

-联合制定订单式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特定需求培养专才。

-开展企业定制化短期培训或技术讲座,提升员工技能。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项目案例和数据支持。

六、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占比3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企业管理著名讲座有哪些?企业管理的经典讲座推荐•简道云摘要:企业管理领域有许多著名讲座,主要包括1、彼得·德鲁克的管理讲座;2、杰克·韦尔奇的领导力讲座;3、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讲座;4、金·卡梅隆的组织变革讲座。其中,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管理讲座深入探讨了企业管理的核心原则和实践方法,为全球无数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他强调有效管理的重要性jvzquC41yy}/lrfpfcuzww3eqo5oduti13=23<4
1.东莞六西格玛培训东莞iso9001东莞ISO14001东莞曼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现代企业管理咨询的机构,提供东莞内审员培训、东莞ISO认证、高级质量管理师培训、东莞ISO9001、东莞ISO14001、东莞外审员培训等公开课及企业内训,欢迎来电咨询:400-066-1676!jvzquC41yy}/rnuq0ipo8
2.海铺资源网企业管理讲座培训产生管理团队建设海铺资源网涵盖企业人力资源,员工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时间管理,安全管理,商业模式,经理修炼,领导艺术,销售技巧,品牌营销,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沟通谈判,演讲口才,素质培训,财务管理,培训等50多个系列jvzquC41rry/{}|{y4dqv4
3.名师团队广州明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12年专业经验,为600多家企业提供过高质量的项目服务,是国内制造业最具影响力管理顾问公司.主打项目:精益生产,品质管理,企业管理,工厂运营管理,精益生产培训,广州管理咨询公司,管理顾问公司,广州管理顾问公司,服务热线:020-28667650 陈先生.jvzq<84yyy4nkwwc0eun1vxvfa72:h70jvsm
4.车间目视化安全管理手册详解(企业行业安全管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目视化手册(企业行业安全管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主讲人 XXXX 01 颜色、线条标准 02 03 目录目视化标识设备目视化 01 02 03 物料管理安全管理办公室目视管理(企业行业安全管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颜色、线条标准 PART 01 SIMPLEMODERN (企业行业安全管理讲座教学培训课件)工厂基本颜色标准目的规范公司各种厂房,管道,设备等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63:4843:25<6362653=90ujzn
5.讲座活动列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与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并列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三大专业教学机构,负责执行高层管理者发展与培训的非学历项目。联系电话:0571-88273238 中国大陆首家获得国际权威认证的商学院,依托浙江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管理学院双一流管理学科背景优势jvzquC41gfv/|sz0gf{/ew4ngezvtnx
6.名师讲座网络创业培训视频热门学习频道-管理培训讲座,员工管理讲座下载 亲子教育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致富创业 管理培训 进入讲座频道 >> 梅森投研梅家圈 2025视频关键词:pdf, 梳理, AI, 算力--圈内的主要内容—信息梳理效率(用专业的视角带大家快 [09-18]大成方略-透过报表看经营-解析数字背后的秘密 [09-18]梅森投研梅家圈jvzquC41yy}/9@z30eun1
7.光谷中心城组织开展“企业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知识”专题讲座培训8月25日,光谷中心城“企业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知识”专题讲座培训活动在光谷科技大厦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刘松作讲座授课,来自园区的20余名企业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刘松律师结合实体法条及具体案例,围绕企业经营法律风险、企业合规管理创造价值、法律风险防范与合jvzq<84pgyy/ess0ep5dsyi1l|mha:>;::532;72:1z54;<35:4ivv
8.国网固始县供电公司举办管理提升大讲座“通过学习培训,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认知,找到了释放生活、工作压力的方法,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管理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提升。有效提高了管理队伍素质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大力举办此类的管理讲座,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管理高效、创新进取的管理队伍,构筑人才发展新高地,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提供坚强jvzquC41yy}/jwyx0v|0f}{1cxuklqg13527?:839636A9952877A
9.守护基层平安——板仓街道开展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讲座|为切实提升街道及辖区企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能力,有效防范中毒、窒息等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1月6日,板仓街道举办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工作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紧扣基层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中的“痛点”与“难点”,特邀安全管理领域资深专家姚永春进行授课。专家结合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通过图文展示、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225942@7a367f4Ag322812:hvpc4ivvq
10.2024年监理质量控制情况总结(通用11篇)三、组织质量管理专题培训讲座,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根据质量月活动计划,项目监理部组织参建单位相关负责人针对质量保证体系、国家法律法规和质量通病防治标准等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总包单位的管理水平、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对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规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264
11.长沙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培训学习 ··· 关于举办长沙市破产管理人协会2022年第四期培训的通知 2022-09-24 市管协开展《长沙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员惩戒规则》培训讲座 2022-09-30 市管协举办第五期培训 --破产审计及破产涉税专题研讨会 2021-09-24 市管协举办第四期培训 --激辩企业破产重整期间经营主导权 2021-06-18 市管协举办jvzq<84yyy4dujgc0et0
12.欢迎光临——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科技履约贷款申请闵行区科委主办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于5月17日下午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科技企业融资时机的选择和企业价值评估与提升,吸引了区内8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负责人和金融机构参加。 现任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科技金融部长的朱文龙为企业带来《企业融资时机选择》主题分享。朱部长分析了企业发展每个阶段遇到的挑jvzq<84mllx/uqyke0ipo8npfg~`qui0rjv@oFigvcoma|mqy(g>fnyckn,jfF<237
13.优势特色将不定时联合专家和学员与您共同探讨、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 1、会员组成:所有的EMBA高级研修班学员及校内在读的管理层学员 2、联合会活动:讲座、论坛、研讨会、拓展训练、商业咨询、商业交流、联谊晚会、野外郊游等多种形式 3、联合会会刊:反映EMBA高级研修班的有关情况和学员相关活动,导入高级工商管理的前沿理论和jvzquC41yy}/gmuve0irw7jfw0io1‚x{1|jFFY4{uvy/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