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总结docx

认证主体:刘**(实名认证)

IP属地:广东

下载本文档

工作总结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一、总体工作概述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

2023年,XX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主线,立足辖区实际,以“零事故、零伤亡”为核心目标,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二)组织领导与责任体系

镇党委、政府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应急管理办、派出所、市场监管所、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等站所负责人及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应急管理办,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全年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6次,政府办公会议部署安全工作12次,分析研判形势、解决突出问题。制定《XX镇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XX镇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与12个村(社区)、28家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三)工作成效总体概述

二、主要工作措施与实施情况

(一)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安全监管责任

1.明确层级责任,构建闭环管理

XX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构建“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行业部门具体监管、村(社区)属地负责、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四级责任体系。镇党委全年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8次,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12项;政府班子成员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原则,分别牵头负责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8个重点领域,每月至少开展1次现场督导。与12个村(社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村(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安全生产纳入村“两委”班子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补贴直接挂钩。针对全镇28家重点企业,推行“企业安全承诺+红黄牌警示”制度,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给予黄牌警告,约谈企业负责人3家,有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2.完善制度机制,强化规范运行

建立“周调度、月检查、季通报”工作机制,镇应急管理办每周梳理安全工作进展,每月组织联合检查组开展全域排查,每季度召开通报会分析问题、部署整改。制定《XX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明确隐患排查范围、标准、流程和责任分工,建立“发现-登记-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创新推行“网格员+安全专家”模式,将全镇划分为36个安全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和2名安全专家,全年累计开展网格巡查1200余次,有效解决基层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隐患整改不到位的村(社区)和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全年约谈5人次,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二)深化隐患排查,筑牢风险防范防线

1.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针对乡镇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全年组织开展6次专项整治行动。在危险化学品领域,对辖区内3家加油站、2家化工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储存设施、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发现隐患23处,整改率100%;查处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案件2起,行政拘留1人。在烟花爆竹领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管所查处非法销售窝点5处,收缴非法烟花爆竹120余箱,有效遏制了非法销售行为。在建筑施工领域,对全镇8个在建项目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排查脚手架搭设、深基坑防护、临时用电等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6份,停工整改项目1个。在消防安全领域,对“三合一”场所、出租屋、敬老院等重点场所开展排查,更换老化电气线路500余米,配备灭火器200余具,整改消防通道堵塞问题18处。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联合交警中队在事故多发路段设立临时检查点12个,查处超载、酒驾、农用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86起,排查临水临崖路段安全隐患15处,安装警示标志20块。在燃气安全领域,开展燃气安全“敲门行动”,对全镇3000余户居民用户进行排查,更换老化软管800余根,安装燃气报警器120余台,有效防范了燃气安全事故。

2.建立排查台账,推动整改闭环

建立“一企一档、一患一策”隐患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分类登记,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全年累计排查各类隐患326处,其中一般隐患314处,重大隐患12处,整改率98.8%。针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制度,由镇主要领导包联,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例如,对XX企业存在未批先建、违规储存危化品问题,下达停产整改通知书,聘请专家指导整改,投入整改资金80余万元,完成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整改“回头看”机制,对已整改隐患定期复查,防止问题反弹,全年开展“回头看”检查45次,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1.创新宣传载体,营造浓厚氛围

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日”“防灾减灾日”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生产宣传。在镇主要道路、村(社区)悬挂横幅200余条,设置宣传栏50余个,发放宣传手册1万余份;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安全生产知识、警示案例等内容60余条,累计阅读量达5万余人次。创新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组织文艺宣传队编排安全生产小品、快板等节目12个,在村(社区)巡回演出20场,吸引了3000余名群众观看;开展“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发放奖品价值2万余元,调动了群众参与安全宣传的积极性。在中小学校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等形式,向学生普及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全年开展校园安全演练15场,覆盖师生5000余人次。

2.突出精准培训,增强技能素养

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安全培训。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组织参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6期,培训200余人次,考核合格率100%;对特种作业人员,开展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技能培训3期,培训150人次,确证率100%。对村民群众,开展“安全明白人”培训,重点讲解用火用电安全、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避险等知识,全年培训30场次,培训2000余人次;针对老年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安全宣传,发放安全提示卡3000余张。通过精准培训,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全年群众主动报告安全隐患30余起,参与应急处置事件5起。

(四)加强应急建设,提升处置能力水平

1.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实战演练

修订完善《XX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XX镇防汛应急预案》《XX镇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12项专项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处置流程和保障措施。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全年开展综合应急演练2次,专项演练8次,其中“防汛救灾应急演练”模拟连续降雨导致河水上涨、村庄内涝场景,参演人员达200余人,动用挖掘机、抽水机等设备20台(套),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企业消防应急演练”模拟化工厂火灾事故,企业员工和消防救援队伍协同作战,成功扑灭“火灾”,救出“被困人员”,提升了企业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2.建强应急队伍,保障物资储备

组建镇级应急救援队伍1支,队员50人,由退伍军人、党员和青壮年组成,配备灭火器、救援绳、急救包等装备;各村(社区)组建志愿应急队伍12支,队员300余人,负责日常巡查和初期应急处置。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编织袋2000条、救生衣100件、应急灯50盏、抽水机5台、帐篷20顶等应急物资,并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补充和维护,确保物资完好有效。与县消防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建立联动机制,签订应急救援协议,确保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全年应急队伍参与防汛抗旱、火灾扑救等应急处置事件12起,抢救被困人员5人,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一)责任落实存在薄弱环节

1.基层监管力量不足

部分村(社区)安全专干身兼数职,日常巡查频次难以达标。如XX村安全专干同时负责综治、环保工作,每月安全巡查不足4次,低于镇级要求的8次标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存在“上热下冷”现象,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对安全投入持抵触态度,XX家具厂因资金问题未按期更换消防器材,被责令整改后仍拖延执行。

2.考核机制不够刚性

安全生产考核在村级年度考核中占比仅15%,与群众安全感关联度低。2023年有3个村因安全生产问题被通报,但未影响其评优资格,导致部分村干部重视不足。企业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尚未与金融、税收等政策挂钩,XX建材公司多次存在隐患却未纳入重点监管名单。

(二)隐患治理存在盲区死角

1.新兴领域监管滞后

镇域内电商物流企业快速扩张,但仓储安全标准缺失。XX快递分拣中心存在货物堆放过高、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因缺乏专项检查指南,仅作为普通仓库监管。电动车充电桩建设滞后,全镇仅2个小区配备充电桩,导致“飞线充电”屡禁不止,全年因此引发小型火灾3起。

2.隐患整改存在“反弹”

部分隐患整改后缺乏长效机制。XX农贸市场电气线路改造后,商户私拉乱接现象回潮,半年内重复出现同类问题。农业机械安全监管薄弱,联合收割机操作员无证上岗率达40%,2023年发生农机事故2起,较上年上升100%。

(三)宣传教育覆盖面不均衡

1.宣传形式单一

传统宣传方式效果递减,发放的5000份宣传册中,老年人阅读率不足30%。新媒体运用不足,镇微信公众号安全生产推文平均阅读量仅200人次,低于其他政务信息。针对务工人员的精准宣传缺失,建筑工地农民工安全培训参与率不足50%。

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安全防护能力薄弱。全镇65岁以上独居老人达870人,仅完成120户燃气报警器安装。留守儿童暑期防溺水教育覆盖率不足60%,发生溺水险情2起。

(四)应急能力有待提升

1.预案实战性不足

现有预案未结合镇域特点细化。防汛预案未考虑山区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风险,XX村因突发暴雨导致道路冲毁,应急响应延迟2小时。企业预案与政府预案衔接不畅,化工厂演练时未通知周边村民,导致疏散时出现混乱。

2.物资储备不科学

应急物资储备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问题。储备的抽水机、发电机等设备完好率达85%,但操作人员培训率仅60%。应急物资存放点分布不均,西部山区3个村距镇储备库超过15公里,应急响应时间超过1小时。

(五)基层基础建设滞后

1.安全设施配套不足

老旧小区消防设施缺失问题突出。XX小区建成于2005年,未设置自动喷水系统,20栋楼仅配备12个消火栓。农村道路安全设施不全,12条通村公路未安装减速带,全年发生交通事故18起。

2.智慧监管尚未起步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滞后,未建立全镇统一的隐患排查电子台账。重点企业视频监控未接入镇监管平台,XX加油站夜间值班情况无法实时掌握。

(六)改进方向与措施

1.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推行“安全积分”制度,将巡查频次、隐患整改等量化指标纳入村(社区)考核,权重提升至30%。建立企业安全信用红黑榜,联合银行实施信贷差别化政策,对高风险企业提高贷款利率。

2.实施精准隐患治理

制定《新兴业态安全管理指南》,明确电商仓储、电动车充电等8类场所标准。推行“整改销号+回头看”双轨制,对反弹隐患实施顶格处罚。建立农机安全合作社,提供统一培训与机械代管服务。

3.创新宣传教育模式

开发方言版安全短视频,在村社微信群推广。设立“安全流动课堂”,每月组织专家到工地、企业现场授课。为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实现燃气泄漏自动报警;建立留守儿童“安全驿站”,开展暑期托管式安全教育。

4.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修订应急预案增加“山区局部强降雨”“危化品泄漏”等6个专项场景。推行“1小时应急圈”建设,在西部山区增设3个物资储备点。每季度开展政企联合演练,提前3天向周边村民发布演练通知。

5.夯实基层安全基础

三年内完成老旧小区消防改造,2024年重点改造XX小区等5个片区。实施“平安公路”工程,在通村公路增设减速带、警示牌200处。启动“智慧安监”平台建设,2024年实现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全覆盖。

四、经验启示与典型案例

(一)责任体系构建的实践启示

1.党政同责是核心保障

XX镇通过“双组长”责任制实现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党委书记全年带队检查企业23家次,镇长牵头解决重大隐患6项,形成“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工作格局。实践证明,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委议事日程,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考核,是破解“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问题的关键。如2023年汛期前,镇党委专题研究防汛工作,提前转移危房群众12人,避免伤亡事故。

2.三管三必须需落地生根

在燃气安全整治中,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管道维护,市场监管所查处无证经营,派出所打击盗用燃气行为,形成监管合力。但XX村曾因职责交叉导致燃气泄漏事故处置延迟,教训表明必须明确行业部门边界,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双清单制度,避免监管真空。

(二)隐患排查治理的典型做法

1.全域排查与精准整治结合

XX镇创新“三查三改”工作法:企业自查、网格巡查、专家督查,隐患整改实行“定人、定时、定标准”。如针对小微企业用电安全,聘请电力专家开展“体检式”检查,发现并整改私拉乱接线路隐患45处,推动12家企业安装漏电保护器。

2.数字化赋能监管效能

在危化品监管中试点“智慧安监”系统,对3家加油站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储罐液位、温度等参数,异常数据自动推送至监管平台。该系统运行以来,预警处置效率提升60%,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三)宣传教育的创新实践

1.分众化宣传提升实效

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安全大喇叭”行动,用方言录制防火、防诈骗音频,在村社循环播放;面向建筑工人,推行“安全积分超市”,参与培训可兑换生活用品,全年培训参与率从45%升至82%。

2.情景化教育深入人心

XX中学开设“安全体验馆”,模拟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场景,学生通过VR设备沉浸式学习。该校连续三年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其经验被县教育局在全县推广。

(四)应急能力的建设经验

1.预案实战化是关键

XX镇修订应急预案时,邀请企业员工、村民代表参与讨论,增加“夜间停电处置”“农产品滞销应急运输”等实用场景。2023年台风“海燕”登陆时,根据预案快速转移群众300余人,未发生次生灾害。

2.物资储备需科学布局

建立“1+12+N”储备体系:1个镇级储备中心、12个村社储备点、N个企业微型仓库,按“15分钟响应圈”配置物资。如西部山区的XX村储备了冲锋舟、卫星电话等设备,在山洪灾害中成功救援被困村民。

(五)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成果

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在规上企业推行“安全班组”建设,设立班组安全员,开展“无违章班组”评比。XX机械厂通过标准化管理,工伤事故率下降70%,获得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

2.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组建“安全观察员”队伍,吸纳退休干部、教师等120人参与隐患监督。如老教师王大爷发现某工地未设置安全防护网,及时上报并推动整改,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该机制全年收集有效隐患线索89条,兑现奖励1.78万元。

五、工作计划与未来展望

(一)2024年度重点工作目标

1.责任体系全面升级

计划在全镇12个村(社区)推行“安全专干专职化”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配备专职安全员,确保每月巡查不少于8次。建立企业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信贷审批、税收优惠挂钩,对A级企业给予3%的税率优惠。开展“安全责任清单”全覆盖行动,明确镇村两级干部、企业负责人的具体职责,签订责任书实现100%覆盖。

2.隐患治理精准发力

针对新兴领域制定《电商物流仓储安全管理规范》,2024年完成全镇5家重点电商企业的标准化改造。实施“飞线充电”专项整治,在老旧小区新建充电桩50个,实现充电便利化全覆盖。建立农机安全合作社,为120名联合收割机操作员提供免费培训,确保持证上岗率达100%。推行“隐患整改回头看”双随机抽查机制,对整改后反弹隐患实施顶格处罚。

3.宣传教育提质增效

开发方言版安全短视频30期,在村社微信群推广,目标阅读量突破10万人次。设立“安全流动课堂”,每月组织专家到建筑工地、企业现场授课,全年计划开展48场。为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环500个,实现燃气泄漏自动报警;建立10个留守儿童“安全驿站”,开展暑期托管式安全教育,覆盖率达80%。

(二)中长期发展规划

1.基础设施三年提升计划

2024-2026年分三阶段推进老旧小区消防改造,2024年重点改造XX小区等5个片区,完成自动喷水系统安装和消火栓增补;2025年覆盖10个小区;2026年实现全镇老旧小区消防设施达标。实施“平安公路”工程,在12条通村公路增设减速带、警示牌200处,2024年完成60%,2025年全部完工。启动“智慧安监”平台建设,2024年实现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全覆盖,2025年接入村级网格终端。

2.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

建立“1小时应急圈”,在西部山区增设3个物资储备点,配备冲锋舟、卫星电话等设备。修订应急预案增加“山区局部强降雨”“危化品泄漏”等6个专项场景,每季度开展政企联合演练,提前3天向周边村民发布演练通知。组建镇级应急救援队伍,吸纳退伍军人、党员组建50人专业队伍,配备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装备,提升救援效率。

3.社会共治长效机制

扩大“安全观察员”队伍规模,吸纳退休干部、教师、商户等300人参与隐患监督,建立线索奖励机制,最高奖励5000元。推行“安全班组”建设,在规上企业设立班组安全员,开展“无违章班组”月评比,年度评选10个示范班组。建立安全生产志愿者协会,组织大学生、企业员工开展安全宣传志愿服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安全治理格局。

(三)保障措施落地机制

1.组织保障

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建立班子成员包片责任制,每人联系2-3个重点企业,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现场督导。将安全生产纳入村干部年度考核,权重提升至30%,实行“一票否决制”。

2.资金保障

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每年投入不低于镇财政收入的2%,用于设施改造、设备购置和培训教育。探索“安全贷”金融产品,由政府贴息支持企业安全改造,单个企业最高可贷款500万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安全设施建设,通过PPP模式推进充电桩、消防改造等项目。

3.技术保障

与县应急管理局合作建立“专家智库”,聘请10名行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开发“XX镇安全”APP,实现隐患上报、知识学习、应急求助等功能一体化。引入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每年对重点企业开展一次全面安全体检,出具整改建议书。

4.考核保障

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每月通报各村(社区)工作进展,每季度开展交叉检查,年度考核排名末位的村(社区)班子成员向镇党委作出书面检查。实行“安全积分”制度,将巡查频次、隐患整改等量化指标纳入考核,积分与绩效补贴直接挂钩。

六、工作成效与持续改进方向

(一)年度目标达成情况

1.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5%,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0%,直接经济损失减少50万元。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实现“零事故”,群众安全感测评达98.2分,较上年提升2.3分。

2.责任体系有效落地

镇村两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00%,企业安全承诺书签订率达95%。12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专职安全员,月均巡查频次提升至8.2次,较上年增长103%。28家重点企业完成“安全班组”建设,设立班组安全员56名,企业自主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3.隐患治理成效显著

累计排查各类隐患326处,整改率98.8%,重大隐患整改率100%。完成老旧小区消防改造5个片区,更换老化电气线路1.2万米,安装燃气报警器620户。建成电动车充电桩52个,解决“飞线充电”问题300余处。

(二)创新实践成果

1.“智慧安监”模式初见成效

危化品领域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上线运行,预警异常数据37次,均实现30分钟内处置。重点企业视频监控接入镇监管平台,实现夜间值班远程抽查,发现违规操作行为5起并即时整改。开发“XX镇安全”APP,累计注册用户1.2万人,隐患上报功能收到群众反馈89条,办结率100%。

2.分众化宣传形成品牌效应

方言版安全短视频在村社微信群传播量突破15万人次,“安全流动课堂”开展48场,覆盖企业员工、建筑工人、村民等群体3000余人次。独居老人智能手环实现燃气泄漏自动报警3次,均成功处置。留守儿童“安全驿站”开展暑期安全教育12期,参与学生达450人。

3.社会共治格局日益完善

“安全观察员”队伍扩充至200人,收集有效隐患线索132条,兑现奖励2.64万元。企业“安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价值1.8万元,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志愿者协会开展“安全进万家”活动28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

(三)经验启示与深化方向

1.党建引领是根本保障

实践证明,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委中心工作,通过“双组长制”实现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是破解基层监管难题的关键。下一步需持续强化党委领导作用,推动班子成员包片督导制度化,将安全生产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精准施策是核心方法

针对老年人、留守儿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定制宣传方案,针对电商物流、农机等新兴领域制定专项规范,有效提升了治理精准性。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山东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济宁市技师学院济宁市技师学院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 济宁市技师学院自主建设济宁市职业教育培训云平台。平台集创业培训、社会培训、新型学徒制教育和技能鉴定为一体,为学员提供线上教学、线上考试等全流程的职业培训服务。 在线教育系统可满足同时并发6000人的直播需求,可同时开启260个直播间。依托改系统可实现直播授课、评论互动、jvzquC41{opt0ufpi{g/ew4c16644884;17:6;667;984?;545:6:7mvon
1.我校被授予黑龙江省第二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6月13日,由黑龙江省委网信办、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单位主办,以“数智赋能 全民共享”为主题的黑龙江省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仪式在佳木斯市举行。我校被授予黑龙江省第二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畅代表学校出席启动仪式并接受“培训基地”授牌。 jvzquC41yy}/pnfw0gjv0ls1kplp1:5651918=50jvs
2.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顺利举办1月23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懿德楼二楼报告厅顺利召开。 市委网信办、市教委、市人社局,以及各区区委网信办、3家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21家上海市级基地相关工作负责jvzquC41yy}/uqxow0kew7hp1uvi1rshq1713=45227/j}r
3.山西投入10亿元今后5年每年培训100万劳动者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要求,凡参加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的培训对象,经考核合格的,由当地人社部门统一发给《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合格证书》。对持有《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所学职业(工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或专项职业能力规范目录的,鼓励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核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jvzquC41yy}/eww0ep5tz8xzel532:=254?0v;53:293;h:463>16950ujznn
4.北京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活动清单发布近日,2025年北京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活动清单正式发布。本次活动以“数智赋能 全民共享”为主题,联动20余家高等院校、行业龙头企业及社会机构,推出覆盖科技助老、产教融合、乡村振兴、智慧生活等领域的30余项特色活动,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数字能力培育网络。 jvzquC41yy}/u}ickn/exr1ygh0im}y1463765814=0exsvgpz`5?67274ivvq
5.做优做强上海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市委网信办组织召开全民数字为深入落实国家《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和《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指引》要求,进一步夯实上海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积极推动示范引领,切实加强经验交流,市委网信办于1月23日下午,在上海交大医学院组织召开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tqrm1;546/62/;:1fqi.kwfgwg€y:;>953
6.[观点]张志勇:推动教育现代化要关注六个统筹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未来国家应注重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共同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产业升级、产业转型以及新产业的不断涌现,就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越来越重要,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1万余所职业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jvzquC41pg}t0ksw0gjv0ls1|z5y|my166=efkf5hgi:6ni5;c>89>8cghi12n<80jzn
7.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工作方案培养更多跨境电子商务学生,为我省外贸企业、进出口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等提供更多电子商务运营、网络推广、美工及客服人员,为我省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更多人力支撑;作为我省全民技能振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承接更多的社会培训,为企业培养更多从事国际贸易的直播人才,服务企业发展;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为起点,推动专业群内jvzquC41yy}/|ƒhult4ff~3ep1yhl|v1ktgq86397522>;0jvs
8.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解放人类:AIGC的正确打开方式在版权保护方面,应明确 AIGC 训练数据的使用规范与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平衡用户、开发者与版权方的利益,避免侵权纠纷;在伦理治理方面,应建立 AIGC 内容审核机制,防范深度伪造、虚假信息等技术滥用风险,保障社会安全与公共利益;在就业保障方面,应完善职业培训与转型支持体系,帮助受技术影响的从业者提升技能、实现再就业,避免数字鸿沟加剧社会 jvzquC41dnuh0lxfp0tfv8gcd{|pzB691cxuklqg1fkucrqu13;58B858:
9.中华志愿者协会“全民健康救护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广州9月20日,中华志愿者协会“全民健康救护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启动暨健康救护志愿者技能培训开班仪式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华志愿者协会会长兼秘书长、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原司长宋志强,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原国家卫计委机关党委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张旭光,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一级巡视员姚立新,中华jvzquC41jgg/eqnpc0ipo8ftvkimg872456:4;42;4635h6634>467mvon
10.数字时代要培育大众数字素养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数字技能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要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不同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开展全民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全民的数字素养。要通过开发数字学习资源、打造数字学习平台、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提供数字学习机会,带领大众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参与数字化转型。 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70497512:168h322<.5;;7969:0qyon
11.回顾2023|教育数字化相关政策和大事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公布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78家单位入选。 四月 八部门发文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jvzquC41pki/wyh0gf{/ew4424:02:541e=52=f63;>488ucigs/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