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三剑客 题图大唐
3月份以来,剑客听到很多来自不同单位战友的好消息,近期参加了各类教育培训,有的军官参加晋升教育、岗位培训,有的军士参加晋升培训、任职培训,还有的义务兵参加预选培训等等。
但是,好多战友并不清楚,教育培训的“含金量”有多高。也有一部分战友觉得院校或承训单位管理严格、离家太远,不愿去,主动把培训名额让给了别人。
其实,参加教育培训,对于每一名想在部队更好发展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这事关每个人的军衔晋升、职务调整,特别是新的军官、士兵政策制度改革以来,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凸显,真的不能忽视。
一、军官的晋升教育
新的军官政策制度明确:军官晋升相应军衔前,应当完成规定的晋升教育。这里的要求是“应当”,而不是“通常”“一般”,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换言之,想晋衔、必参训。
副连长小王,得知自己将被安排参加初级指挥教育,8月底要去院校报到。本来还计划下半年休假旅游,看来要“泡汤”了,还发起了牢骚。
指导员忍不住批评道,“正是因为你平时表现好,单位才决定派你去培训,知道这个名额多珍贵吗?好多人想去都去不上!”。
小王晋升少校前,应当完成初级指挥教育。随着改革持续深入,军改过渡期之后,对于培训经历要求必然更加严格。然而受院校承训载量有限、部队平时任务较重等因素影响,很多军官能争取到培训并不容易。
再来看教导员老李,最近感到很郁闷,因为参加中级指挥教育的人选公示了,没有他。
其实之前也找过领导,希望能争取到今年的培训名额,毕竟少校正营好几年了,也希望早日晋升为中校。虽然按照规定“在晋升上校前,应当完成中级指挥教育。通常安排在少校任职期间进行,也可以安排在中校任职期间”,不参加培训也能晋升为中校。
但是纵观各单位近年来的军官晋升路径,多数人都是先参加中级指挥教育,再提升中校。而且培训名额却“不够用”,老李只能再等下次了。
二、军士的预选培训、晋升培训
上等兵小陈,在最近这次春季军士选改中落选了。虽已退役返乡,但仍耿耿于怀。
原因并不是训练成绩不达标,而是因为未参加过预选培训。去年,对于是否选改军士一事始终犹豫不决,所以在统计培训需求时个人没有提出申请,导致错失培训。
像小陈这样的义务兵,不在少数。笔者建议,除非确定不想长期服役,否则最好申请参加培训,先让自己满足选改条件,不能等到真的脱下军装那一刻,心中后悔。
《军士职业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义务兵选改为军士,通常应当服现役满2年,除具备《军士暂行条例》规定的军士基本条件外,还应当经过军士预选培训,并取得与拟选改岗位专业相同或者相近的初级技能以上职业技能等级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其实参加预选培训难度不大。规定明确“军士预选培训时间通常为2至5个月,由军队院校或者训练机构承训”。如果院校招生名额紧张,那么可以申请参加所在单位的训练基地、教导队培训,这样名额就会很充足。只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对未来充分做好规划。
同时,军士晋升二级上士、三级军士长前,应当完成晋升培训。想要长期服役的军士们,要把握住机会,争取参加晋升培训。这样,未来发展路径会越来越宽广。
三、军士的任职培训
机关的军士参谋,是军改后的一大亮点。
二级上士小黄,已经断断续续在机关帮助工作2年多了。但一直属于编外借调人员。因不允许借调基层士兵,还被反反复复退回好几次,但总是又被领导找了回来。
小黄的愿望,就是能把编制调到机关,成为一名军士参谋,名正言顺地在机关工作,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
新规明确,军士任职培训主要包括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岗前培训等。其中岗前培训的对象,从拟任相应职务的军士中选拔。拟任军士教员、参谋人员、分队长或者相当职务的,主要由军队院校承训。
经过基层推荐、资格审查、党委审批,培训对象名单已经公示了,小黄榜上有名。想着自己马上要去院校学习,不由得感到内心激动,因为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另外,军士参加的任职培训,与晋升培训内容相同或者相近,且培训合格获得相应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经相关业务部门认定,可以视同为相应晋升培训经历。
这次任职培训,对于小王来说,也等同为一次晋升培训,今后晋升到更高军衔,把握也更大了。
学习,是成长进步最好的阶梯。
新时代的人民军队,更加重视教育培训,这对于把握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现役军人队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通过学习培训,能更好提升个人素质,提高胜任岗位的能力,也能更好实现个人梦,助力强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