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的特点

本文主要从公共危机以及公共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原因、特点等方面,旨在为大众对公共危机的管理理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共危机的特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自然产生的,如洪水、地震;二是人为引起的,如战争、恐怖事件、社会动乱;三是人为导致的自然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占有的比例最大,如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而形成的洪水,人为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植被破坏形成的洪水或干旱,等等。但是,从直接原因看,危机主要为两种:一是天灾,即自然危机,二是人祸,即人为危机。

危机根据主要原因以及涉及的领域不同,则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价值危机、精神危机等之分。从危机设计对象对待危机的态度来看可以将危机划分为一枝香和冲突性两种类型。一致性是指受到危机影响的对象具有相同的利益要求,因此他们对待危机的态度是一致的,也容易采取一致的行动。冲突性危机是指受到危机影响的对象中存在不同的利益取向,他们常常会因此而展开争斗,这也恰恰是危机产生的根源。不过,绝对的、纯粹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危机事实是很少的,在一致性危机中有时也潜藏着冲突的可能,而对于冲突性危机也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既联合又斗争的可能。

公共危机有以下特点:

1、突发性和紧急性。

公共危机往往是在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也就是说,危机发生之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由于危机来的突然,又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往往使人们措手不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带来巨大的破坏,需要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及时拿出对策,化解危机,消除影响,减少损失。由于危机突然出现,可利用的资源又是十分有限的,例如,信息不对称、技术手段缺乏、物质保障不到位等,使决策和指挥控制、民众反应与配合都显得十分紧急。但是,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只是一种表象和一种结果,它的暴发从本质上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突发性的背后是渐变性,只是渐变的过程被人们忽视了。

2、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斯特恩认为,一个需要作出决策的危机是这样一种状态,从决策人的角度看,有三个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对基本价值的威胁、紧急性和不确定性,它们构成了内外部集体环境变化状态。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是相对于其突然发生、时间紧急,并且不清楚不明白具体原因所致,表现为公共危机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如果弄清了公共危机产生的真实原因,危机发生、发展的方向和结果是可以预测的,也是可以预测的。

3、社会性和扩散性。

危机可以涉及到不同的对象,而公共危机则是特指影响大众生活的和社会秩序的危机,因此,社会性是公共危机的应有之义。由于公共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动态的特点,因此,其影响和危害具有扩散的特点。扩散性是就公共危机影响的过程和波及范围而言的,往往一个公共危机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引起一连串的相关反应。这种相关反应,一些学者称之为“涟漪反应”或“连锁反应”,一个公共危机有可能引爆另外的公共危机。

拓展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繁荣,人类社会正处于积极地交往互动中。然而正是由于多种文明的交融、碰撞,各种危机也随之而来。我国正经历社会转型阶段,毫无疑问,各种矛盾也会随之突显,因此公共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2.公共危机

2.1公共危机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危机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危险;一是机会。危险与机会这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如果能妥善处理就可以减少损失,假若处理不当那就会损失惨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公共危机的概念一直争论不休。国内外学士对危机的定义主要有三种:其一,危机是一种情景,它包含严重威胁、不确定性以及危机感;其二,危机是一个具有严重负面影响且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其三,危机是一种高度不稳定性的、威胁性极大的事件,它是无法预测的。本文认为,公共危机的根本特性在于它的公共性,也就是说,在特定区域的全体公民都是危机危害的对象。公民的人身安全常常受到公共性危机的威胁,因此很容易引起公民恐慌甚至是社会恐慌。

2.2公共危机的起因。公共性危机主要有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公共卫生以及自然环境危害六个起因。其中自然灾害包括火灾、洪涝、地震及海啸。公共危机的实质是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以及侵犯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正确处理公共危机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公民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

3.公共危机管理

3.1公共危机管理的涵义。公共危机管理也被称为政府危机管理,它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在危机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前提下与社会上的其他组织及大众合作,对潜在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测、预警、监控以及防范,同时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出及时的应急处理,解除危机并实施危机的善后工作或经济运行与社会秩序重建的管理活动。此外,公共危机管理有三层理念含义:一是,必须正视因为大自然的不可对抗性而出现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的客观存在;二是,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公共危机的认识及管理;三是,处理公共危机不能只依赖政府,而是要在政府的带领下集合社会上的各种力量来治理公共危机。

3.2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公共危机管理有六大特点:一是紧迫性和长期性,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突然性的,它对社会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并让人们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难以防范。因此,对危机事件的管理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以及在有限时间内做出的行为选择;二是不确定性,人们对危机发生前的预测一般具有不确定性,即使危机发生后,由于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人们的判断也会产生偏差。比如在非典爆发前,由于无法准确判断它会带来的影响及后果,就会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三是链条反应,危机通常会引发链条反应,也就是危机上的“蝴蝶效应”,这就要求人们在时间上的反应速度,因此,对危机处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时间的把握程度;四是权变性,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并且它们在发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形式也很不相同。危机的规模、程度以及持续性会随着不同的环境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危机时要做到举一反三,根据危机情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危机管理方法;五是心理约束性,人们在处于危机的状态下会产生一种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往往表现为焦虑、担忧、恐慌、害怕。这种心理状态会降低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对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因此,危机管理对人们的心理素质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六是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部门并需要全方位管理的机制。危机事件本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立体性的事件。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综合性这一特点,这就要求政府危机管理要具备一个专门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来统一协调并指挥其余的相关机构。

4.如何实施公共危机管理

4.1危机前的预防。有效的危机管理不在于对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而在于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因素,从根本上阻止事件的形成和爆发。因此,在危机爆发前相关人员要对管理范围内的环境进行评估,找出可能会引起事件发生的因素,并尽可能地提前解决诱因。

4.2危机中的响应。首先,在初期响应阶段中,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抑制事件的发展;其次,管理人员要及时隔离危机,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隔离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借助快速的危机反应能力遏止危机扩大。总之,要达到隔离状态,就要遵循以下几点:其一,在场人员要保持冷静,要有条不紊地组织自救和互救;其二,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人员;其三,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最大程度上确保人身安全。在面对危机的扩展时要做出危机的全面响应阶段。首先,领导应亲自前往危机前线稳定民心;其次,注重危机的协调管理,要处理好资源的协调;再次,要处理好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媒体需要对危机事件做出及时报道,让政府,公民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危机事件的起因及应对措施;最后,需要做好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政府要积极调动公民参与,构建政府、公民、社会三者合一的响应机制。

4.3危机后的修复与重建。危机的修复与重建是对事件中受到破坏的物质进行修复,同时也是对人们的心理和信仰进行恢复和重建,更重要的是弥补危机的漏洞。因此,要秉持着科学、客观的原则,对危机事件的诱因以及处理的方法进行严谨地调查和分析。此外,必须吸取教训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出未来的方向及任务。此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如若缺少这一阶段,那么灾难将会继续袭来,危害社会。

5.结语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公共事物、公共秩序的管理者,理应对各种危机事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这是政府的职能所在,也是政府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作为转型期的国家,社会的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各种突发事件的爆发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伴随着社会不断前进的脚步,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也应不断前进和发展。只有这样,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才能提高对危机的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才能有效地减少损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公共危机管理的不断完善,危机也可以化为转机。

THE END
0.金融危机的含义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经济师金融危机的含义介绍 1、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特点: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严重性 3、危害: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曾经遭受过危机的侵袭。金融危机会使一国实体经济受到jvzquC41yy}/4<80eqs0|solu1€ik|mkmw554:4832;:0qyon
1.危机的特点不包括A.意外性B.严重性C.危害性D.经常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意外性 B.严重性 C.危害性 D.经常性jvzquC41yy}/pnymcq4dqv4ujkzj1A7932904B679:<15:zjw8v:l7mvon
2.国家开放大学《办公室管理》形考任务15. 下列不属于按照传递方式划分的会议信息类型的是( ) A. 会议讲话信息 B. 会议书面信息C. 会议声像信息 D. 公开性会议信息 6. 公共关系工作的特点不包括( ) A. 以公众为对象 B. 以公众为对象C. 以惠己为原则 D. 以长远为方针 7. 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998656>8a39i34A:872622:>nuu4ivvq
3.高一历史知识竞赛(含答案)1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 A,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 C,不计生产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 D,在生产关系上出现了雇募关系 12,至迟从何时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A,西汉 B,唐代 C,宋元 D,明清 jvzquC41o0;2vnxv0pku1|mqy1:76<=;31
4.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1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发生。( C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11、这次大危机的特点中,不包括( C )A.工农业、商业金融全面危机 B.破坏性超过以往任何危机C.危机首先从战败国发生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1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的调整。( B )A.农业 B.工业 C.jvzquC41yy}/7:yguv4og}4ujq}05@994:6/j}rn
5.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经济制度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都存在很大差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消费既是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799=3jvor
6.继续教育新时代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与严格保护3、诚信危机有哪些(ABC) (A)恶意的不诚信 (B)善意的不诚信 (C)难说的不诚信(D)真诚的诚信 4、根据本课程,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包括(ACD) (A)知识是学问,智慧是获得学问的能力 (B)智慧是学问,知识是获得学问的能力 (C)知识是可以学来的,智慧是学不来的 (D)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或的,死的知识只有经过活的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5?<435>/j}rn
7.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精品(七篇)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期望审计风险进行综合评分。具体的步骤包括:第一,实现对象集、因素集与评语集的确定;第二,实现因素集权重分配的确定;第三,实现综合评价矩形R的建立;第四,通过复合运算实现综合评价结果的得出;第五,为评价等级定分值,依据风险的特点可知,如果等级越高风险越低,其所占分值就越低。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6>99?3jvor
8.管理知识:公共危机的特点分类与等级公共危机的特点、分类与等级(1)特点公共危机的特点包括: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2)公共危机的分类公共危机的分类,可以从突发公共事件的诱因和性质两个角度来划分。(3)公共危机的等级在我国,根据jvzquC41yy}/gxkhep4dqv4dm|r0m|os1;926;3jvor
9.2018考研政治马原模拟题及答案之剩余价值论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这说明资本家购买的是 A.工人的劳动 B.工人的人身自由 C.工人的劳动能力 D.工人的消费能力 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重要的特点是 A.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B.随着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C.劳动力价 jvzquC41yy}/mjt{cp9777hp1|nfppjk1sppr43268277mvon
10.国际资本流动案例范文注:东亚(除日本)包括:中国、中国香港、印度、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 资料来源:bis,2003 从东亚资本流动的结构看,最大的变化在于以国际信贷为主导的资本流动结构转化为 三者相对平衡的结构。麦金农(2000)认为,东亚国家在危机前具有发展中国家货币“错配”的典型特征,特别表现为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4>/j}rn
11.2021年社工公共基础知识: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及三种基本经济形式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其中,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厂房、机器)和劳动对象(原材料)等;固定资本是指资本的价值并非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固定资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项。jvzquC41ln4iwjyw0eun1;54317349442393:@3jvor
12.公共危机管理特征大全11篇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危机管理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1、危机与公共危机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与各种各样的危机伴生共存,危机引发的现实危险会中止进程,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根据危机事件的主体不同有个人危机、企业危机、公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6:38A3jvor
13.软件危机和软件缺陷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一、软件危机的特点 1、项目延期 需求不明确: 不清晰的需求导致开发进度缓慢。时间表不合理: 过于乐观的计划导致项目进度落后。 2、预算超支 资源管理不当: 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成本增加。风险未能识别: 没有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3、软件低效 性能不达标: 软件运行效率低下,响应慢。易用性差: 用户界面复杂jvzq<84yyy4nqknngvxbkw3qti5bdxzv1DHT1;622;:/j}rn
14.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专业功能的嵌合性实现——以新冠从公共危机事件的特点可以看出,其危机具有多面性和综合性。所谓危机的多面性是说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的威胁是多方面的。第一,对民众生命安全的威胁。构成危机的事件是比较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存和正常生活的事件,对民众生命安全的威胁是衡量公共危机事件强度或烈度的基本方面。第二,对民众基本生活的威胁,包括对基本物质生jvzq<84vjgus{7xyejooc7tti1sbp‚4424603:7715=7;<3ujvsm
15.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危机的特点分类与等级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危机的特点、分类与等级 【导语】常识是军转|军队文职|公安现役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考生熟悉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常识知识及模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 公共危机的特点、分类与等级 (1)特点 公共危机的特点包括: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jvzquC41o0ughls0eqs0lƒl1427919;471797@60jvsm
16.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特点及应对理论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特点。第一,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制的法制化和程序化。日本政府根据危机的不同种类和不同阶段,依法应对。从机构设置到具体措施都重视法制化和程序化,确保危机管理的依法行政,使政府危机管理体制高效、稳定运转。根据《内阁法》,为应对国家危机,在内阁官房常设内阁危机管理总监一职,协助官房长官处理jvzquC41yy}/tvqv0eun0ls14281199321;889;3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