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黑龙江、浙江、河南、新疆等省区市党委组织部作现场发言,其中不乏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现将发言摘登如下。
强化能力提升 从严管理监督
扎实推动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
黑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优化带头人队伍、监督管理必须跟上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组部有关部署要求,以“一肩挑”人员为重点,持续加强集中换届后村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和管理监督,推动广大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主战场真抓实干、奋发有为。
一、全覆盖培训、实战化锻炼,不断提高村干部履职本领。实施农村基层干部领航乡村振兴素质提升行动,加强村干部培训赋能。一是一贯到底提级训。省委组织部连续5年运用远程视频系统,对村党组织书记常态化全覆盖培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必修课,邀请139名高端师资、先进典型授课,通过督学、考学和回访,确保培训质效。面向全省5.8万名村干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邀请二十大代表上台宣讲,深化村干部理解领悟。对边境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村党组织书记每年示范培训,对3609个乡村振兴重点村、脱贫村等5类村干部每月云端政策辅导,提升领导乡村振兴能力。二是擂台比武拉练训。在全省开展基层党建“擂台赛”,以县为单位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村干部每季走村观摩、半年登台打擂,对标找差距长本领,去年实施村级产业项目1641个、推广应用良种良技731项。三是实践基地重点训。省级整合资金1.4亿元,打造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网格化治理等6类369个实践教学点,差异化开展实战培训,全省经营型、产业型、治理型带头人占比71.8%,比换届时提高10个百分点。
二、全方位管理、经常性监督,不断强化村干部纪律约束。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紧盯关键抓实管理监督。一是盯住重点人。突出严管“一肩挑”人员,深化落实县级备案管理,建立乡镇纪委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管理考核机制,推行村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监事长,破解上级管理弱、同级监督软问题。建立村党组织书记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累计报告1.5万项,督促村干部知敬畏、守规矩。二是管住重点事。实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规范低保评定、惠农补贴发放等38项权力运行流程,实现村干部“依单履职”、党员群众全程监督。建立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清单,乡镇党委前置审核9.2万件次。三是整治重点问题。持续开展“清化收”,大力整治集体资源违规发包、资产侵占等问题,收回集体资源286万亩,实现集体增收22.2亿元。对2377个资源大村、经济强村、高负债村,通过重点巡察、专项审计、乡案县审提级监督。开展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探索“四分四定”、“赋色分级分类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小官巨贪”、“村霸”等风险。全省受理农村党员干部信访举报量较换届前明显下降。
三、政治上激励、工作上保障,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动力。从解决村干部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探索创新激励担当作为务实举措。一是破除瓶颈激励干。打破村干部成长天花板,全面开展评星定级,对不同年龄段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每届任期按一定比例,专项招聘纳入乡镇事业编制;比照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资标准,提高在岗报酬和离任补贴,2022年79人进编、345人提高报酬。二是选树标杆引领干。对标“五个振兴”,设定22项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和担当作为村党组织书记硬杠标准,省委组织部直接到村考察,2022年高质量选树先进标杆57个,有效引领创先争优。三是强化支持聚力干。整合资金35.7亿元,选派2.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千人行动”、“万人计划”干部人才,支持村干部谋事干事。换届以来,广大村干部安下心、铆足劲、扎实干,全省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和20万元以上村分别达到99.5%、83.2%,粮食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切实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乡村振兴一线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聚力推进基层党建谋深抓实
浙江省委组织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浙江省委组织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委“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以调研开路、调研破题,推动基层党建开新局谱新篇。
一、突出靶向调研,紧扣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精准谋题。重视选题定向,研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一是坚持“大场景、小切口”。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找准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等10个纲举目张的关键性问题,小中见大加强调研。着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健全党建引领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为突破口,研究破解小区治理中党组织领导地位不突出、业委会组建运行难等问题,以建强最小单元撬动治理效能整体提升。二是坚持“看走势、观趋势”。注重把握新变化新趋势,立足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实际,聚焦庞大的新就业群体,开展未来工厂党建和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调研,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效路径。三是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去年,围绕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党建引领“一老一小”服务、交通运输和快递行业党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党员档案集中管理等15个重难点问题,开展系列专题调研,深入求解探路。
二、突出身入心入,扎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寻计问策。深入落实“三个跑遍”要求,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调研。一是以上率下“蹲”。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带头下基层调研。部署开展“百名部长蹲百点”活动,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长深入172个村社、26个企业园区解剖麻雀、把脉问诊,形成蹲点调研报告102个。省委组织部一年2次开展集中蹲点,全体干部深蹲一线、躬身求教,使调研过程成为转变作风、了解基层的过程。二是常态包联“访”。着眼以点带面倾听民情民意,部机关支部在27个山区海岛县建立53个村社联系点,每年走访不少于2次,把联系点打造为工作监测点、连心服务点。依托包乡走村、包村联户机制,推动各级干部常态包联走访全省1364个镇街、2.5万个村社。三是四不两直“看”。省里每年4次开展基层党建随机调研,自定线路、整乡跑遍,查问题、理思路,去年共查访村社376个、企业78家,发现解决问题249个。开发建设一贯到底、直达支部的“强基工程应用”,一屏掌控、精细研判全省25万个基层党组织运行情况。
三、突出研以致用,聚焦增强党组织“两个功能”抓好转化。坚持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做深做实成果运用“后半篇文章”。一是转化为党建引领的前瞻思路。着眼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省市县联动开展“十街百社”大调研,围绕全面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和网格智治,谋划实施强社惠民集成改革、无物业小区清零等“六大改革”、“十大行动”,重新定义网格夯实治理底座,调整优化网格8.5万个,充实网格力量84.5万人,新增社工2万多名。二是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聚焦流动党员管理“老大难”,通过对全省流动人口信息的数据比对,发现大量流动党员未亮明身份。部署开展流动党员核查纳管“百日攻坚”行动,创新“多重纳管、双向共管、数字智管”模式,探索开发流动党员电子活动证,加快实现全排查、全纳管、全闭环管理。目前,已完成第一轮核查,对新排摸出的流动党员实现应纳尽纳。三是转化为固本强基的制度机制。结合村社换届“回头看”开展调研,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工作规则等“1+1+4”制度体系,提出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近两年,经调研驱动,省委出台多个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文件,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以“百万党员进党校”活动为牵引
高质量推动基层党员轮训
河南省委组织部
河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省持续开展“百万党员进党校”活动,作为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重点项目加以推进,2019年以来各级党校累计培训党员数量达全省党员总数的84.7%,有力推动“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任务落实,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出有益探索。
一、把准政治定位,坚决落实“首要任务”。活动着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拓展,引导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是突出政治培训基本要求。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进党校培训的必修课,明确不低于60%的课程比例。采取学时制、以考促学、封闭管理等,督促基层党员掌握应知应会知识点,实现普及式达标。二是突出理论学习形象具象。及时跟进宣讲解读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制播《党课开讲啦》、《“十大战略”进行时》等视频课程,组织编写《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丛书》、《好支书是如何炼成的》等精品教材,推出一批微视频微动漫,推动党员在润物细无声中牢记“国之大者”。三是突出重点群体示范引领。省委紧紧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训抓在手上,开办示范班,并将全省5.1万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部分“两委”成员纳入培训计划,带动基层党员打通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优化“过河路径”。运用生动鲜活的方式方法,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杜绝“水过地皮湿”。一是提高针对性,让活动有用管用。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专门开设基层先进典型“身边人讲身边事”课程,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连成在党校讲到当好村支书要做到“两个带头”:带头吃亏、带头干事,用通俗的语言讲出了深刻的道理,使学员产生了强烈共鸣。二是增强吸引力,让党员愿学想学。活动针对农村党员占比高、学历低、底子薄、轮训难实际,实行优质资源下沉、实战实操为主,受到党员欢迎。不少党员表示“平生第一次进党校,学到了不少东西,感谢组织关怀!”活动以来,县级党校普通党员培训班次占年度班次的比例由22.5%提高到43.8%。三是借力信息化,让培训既广且快。河南党员基数大、流动性强。创新推出“河南党员教育云课堂”,“指尖上的党校”让党的声音直达基层。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举办网络培训班,全省404万名党员在线培训,实现“一人授课、百万人听讲”。
三、建强要素支撑,持续筑牢“四梁八柱”。摒弃“一阵风”现象,警惕“沙滩流水不到头”倾向,坚持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活动正规化体系化长效化。一是在组织保障上有引领。连续4年作为省委年度基层党建实事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融入省委“能力作风建设年”、“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二是在制度保障上有规范。印发深化“百万党员进党校”活动意见,下发工作指导手册,制定全省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师资库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阵地“建管用”和师资“引育用”。三是在基础保障上有实招。建成由1家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7家省级党性教育基地、20家省级红色教育基地、10家省级示范性县级党校、300家省级示范性乡镇党校、近5000个现场教学点组成的培训阵地矩阵;推动省市县建设师资库280个、遴选师资1.1万人;累计划拨省管党费2.3亿元支持活动开展,撬动各地各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3.9亿元。
“百万党员进党校”活动的实践表明:党员的党性更强了,服务群众更加主动了,团结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也提升了。鹤壁市灵山街道党校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现场宣讲大会精神,更加坚定了党员跟党走的决心;清丰县赵家村党员通过党校技能培训掌握了菌类种植技术,用两年多时间建成全国最大的黑皮鸡枞菌基地。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深化拓展这一活动的信心,我们将按照会议要求,持续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锻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
全面推行“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制度
筑牢稳疆兴疆战斗堡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广大党员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新疆自治区党委印发意见、健全机制、分类施策,全面推行“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制度,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凝聚建设美好新疆的强大力量。
一、坚持常抓常新,推动强基固本。实行清单化管理。落实依规治党要求,围绕支部条例和党员教育管理条例规定的基本任务、基本制度,制定主题党日清单,督促党支部每年必须完成21项基本活动。坚持差异化实施。根据支部条例确定的10个领域党支部重点任务,分类设计18项契合不同行业实际的特色品牌活动,鼓励基层实践创新,拓深主题党日功能。着力系统化推进。坚持常态抓与集中促相结合,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年初对主题党日作出整体安排,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年度计划、确定每月主题,保证全年不少于12次;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每年印发通知,组织广大支部在6、7月份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以“党旗映天山”的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加强常态化指导。采取基层党委派员点评、县级组织部门随机验效、逐县组织观摩交流等办法强化日常指导,同时将主题党日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区地县三级抓党建基础工作检查,单独赋分评价,切实把工作责任压紧压实。
二、坚持笃学笃信,推动凝心铸魂。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行动自觉。严格首学制度。把主题党日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日,明确每次主题党日必须首学1小时,组织党员集体学习、交流研讨,具备条件的撰写学习心得,每名党员每年至少4次谈认识、讲收获、话感想。加强党课浸润。13.22万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参加主题党日,每年在本人所在党支部至少讲1次党的创新理论专题党课;县级以上党委(党组、工委)选聘党员教育讲师3235名,在主题党日中为党员送学4.1万余场次。用好云端课堂。每月开办1期“新疆党员教育大讲堂”,邀请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党的创新理论专题课,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推送至农村(社区)1.56万个站点、覆盖1.73万个党支部,与主题党日无缝对接。强化宣讲引领。结合主题党日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在农村、社区、学校等党支部开展升国旗宣讲,每年组织46万余名党员为各族群众、学生面对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
三、坚持实践实干,推动兴疆稳边。 在农村,广泛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主题党日活动,小村每个月、大村每两月组织党员覆盖走访1次全体农户,做到风险隐患等“五必看”、困难诉求等“五必问”、急事难事等“五必帮”,解决群众困难诉求72.3万余件。在社区,扎实开展“五百服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认领服务项目,建立民生需求台账,实行限时办结,办好事实事25.6万件,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党日活动,每年2次组织党员干部结亲走访,与结对亲戚同学习同劳动,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画大“同心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教师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每人与3至5名各族学生交朋友,用心帮思想、帮学习、帮语言、帮生活、帮成长,引导各族学生树牢“五观”、增进“五个认同”。在非公企业,各级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党支部与非公企业党支部联合开展“先锋惠企”主题党日活动,帮强党建送动能、帮促发展送实惠、帮解困难送温暖,把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等优惠政策落实到2.82万家非公企业,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