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锦江酒店经营总览——市场回暖推动营收恢复良好,边际利润恢复较慢
经营规模——开业规模稳步增长
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末锦江酒店旗下酒店数量达到 13186 家,客房数量 1257996 间。从 2019 年底到 2024 年第三季度末,锦江酒店旗下店面数量和客房数量分别增长 55%和 49%。 2019-2023 年,酒店数量和房间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9%。
经营成果——营收总量恢复,成本管控有待改善
锦江酒店 2024 年 Q1-3 营业总收入为 107.9 亿元,同比-1.57%;毛利润 44.75 亿元,毛利 率 41.48%;归母净利润 11.06 亿元,归母净利率 10.25%。 锦江酒店营收总量和净利水平已基本恢复至 2019 年及以前同期水平。关于 2023 年各项经 营数据出现较大增长,有两个原因:首先,锦江酒店 2023 年营业收入同比+33.08% ,带动 毛利润同比+68%,进而推动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增长;其次,2022 年锦江酒店净利润 2.45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3 亿元,说明整体上子公司存在较大亏损,同时其年报也披露 2022 年 同一控制下子公司净损益为-1634.22 万元。2023 年,锦江酒店净利润 12.77 亿元,归母净 利润 10.02 亿元。考虑到锦江酒店于当年收购上海齐程和锦江国际酒店管理两家盈利状况较 好的公司,有助于其实现同一控制下子公司净损益 6267.05 万元,子公司的扭亏为盈也是归 母净利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 锦江酒店边际利润率较低,营业成本管控仍有待改善,用人效率较低可能会是企业毛利恢复 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位于 30%左右。
财务状况与运营效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高,推行轻资产化战略
截至 2024 年 9 月底,锦江酒店固定资产周转率 2.55 次,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 24.09%。 锦江酒店固定资产增长率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也在 2021 年之后 开始逐渐下降。
关于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在 2021 年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因 2021 年新会计准则开始生效, 该新准则要求承租人不再将租赁区分为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而是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模型, 对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以外的其他所有租赁均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分别计 提折旧和利息费用。所以,该项会计准则的更新会导致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进而 提高固定资产所占比重。
1.2 锦江酒店经营分解——加盟酒店营收贡献度增长迅速,盈利状况稳定于 高位
按经营模式划分——加盟酒店盈利领先,营收逐步追赶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锦江酒店旗下共有自有或租赁酒店 696 家,客房数量为 76899 间, 加盟或管理酒店 12407 家,客房 1158713 间。从 2019 年到 2023 年间,直营酒店数量逐年 减少,年复合增长率-8%,而加盟酒店数量逐年增多,年复合增长率达 13%。 加盟酒店创收能力正在逐步赶上直营酒店。直营酒店 2023 年营业收入 76.16 亿元,虽在 2020 年以后逐年回升,但仍较 2019 年下降 19%。加盟酒店营业收入贡献度已从 2019 年的 34.07% 上升至 2023 年的 47.79%,与直营酒店的差距已明显缩小。 加盟酒店的盈利能力一直好于直营酒店。直营酒店营业利润和 GOP 率在 2019 到 2023 年 间,皆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即使 2021 到 2023 年间,其盈利能力有所恢复,但其 2023 营 业利润仍较 2019 年下降 42%。加盟酒店营业利润和 GOP 率变动幅度小于直营酒店,表明其盈利水平一直较好且保持稳定。 加盟模式会是企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更加印证前文所述的企业推行轻资产化战略。
按经营区域划分——境内经营仍为基本盘,相对较高毛利或促使境外拓展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锦江酒店在中国大陆境内共有酒店 11924 家,客房数量为 1140247 间,在中国大陆境外共有酒店 1179 家,客房 95365 间。从 2019 年到 2023 年间,锦江在境 内的酒店数量逐年增多,年复合增长率 13%,而境外酒店数量则逐年减少,年复合增长率2%。
境内酒店一直是企业收入的压舱石,境内外酒店营收在比较期间内均无较为明显的涨跌趋势。 境内酒店收入和境外酒店收入波动趋势基本一致,境内酒店收入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其对营 业总收入贡献率维持在 68%到 80%之间。 境内外酒店毛利率恢复程度整体上好于境内酒店,可能会促使企业开始重视境外战略布局。 境内酒店毛利润在 2019 到 2023 年间一直高于境外酒店,自 2020 年起,境内外酒店毛利率 呈现出波动恢复,交替领先的态势,但是从 2022 年开始,境外酒店毛利率超过境内酒店。
1.3 锦江酒店资产运作分析——最早开拓海外市场,境外投资额度最大
境内收并购
锦江酒店初期的收并购操作重点在于以锦江之星为核心,打造国内品牌矩阵,开拓国内市场, 同时丰富自己在酒店相关行业如餐饮、物管等方面的业务板块,提高国内产业链自主化水平。 直到 2016 年,锦江开始逐步收购维也纳酒店的股权,丰富了其中高端市场的业务布局,日 后也逐渐发展成为旗下开业数量最多的连锁品牌。
境外收并购
2015 年,锦江以 124.61 亿元的交易对价将法国卢浮集团收归旗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通 过此次收购,凯里亚德、郁金香等中高端、高端品牌的出现也丰富了锦江的品牌矩阵,增强 其在不同细分市场的竞争力。同样在 2015 年,锦江以 122.74 亿元的价格收购铂涛集团 81% 的股权,后又在 2021 年收购其近 3.5%的股权。此次收购也为锦江带来了 7 天、丽枫、喆啡 等经济型及中高端品牌,其中 7 天系列也迅速发展为锦江旗下经济型酒店第一大品牌。
生态链打造
随着各大 OTA 平台对酒店品牌方的利润挤压愈发显著,锦江酒店也开始打造自己的产业生 态链,增强品牌的用户粘性。2016 年,锦江酒店和锦江资本等 5 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上海 齐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锦江酒店中央预订系统(CRS)WeHotel。随后在 2022 年和 2023 年,锦江分别又收购了上海齐程 65%和 25%的股权,实现对其全资控股。2022 年,锦 江酒店收购上海锦江联采供应链有限公司 70%的股权,以求打造自己全球供应链系统 GPP。
2.1 华住集团经营总览——经营成果大幅提升,甩掉重资产“包袱”或成未 来发展突破口
经营规模——酒店数量与客房数量同步增长
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末华住集团旗下酒店数量达到 10845 家,客房数量 1062546 间。从 2019 年底到 2024 年第三季度末,锦江酒店旗下店面数量和客房数量分别增长 93%和 98%。 截至 2023 年底,酒店数量和房间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均为+14%。
经营成果——内部管理改善驱动业务扩张,经营成果已大幅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
经营成果方面,华住集团 2024 年 Q1-3 营业总收入为 178.68 亿元;毛利润总计为 67.73亿 元,毛利率 37.91%;归母净利润 12.73 亿元,归母净利率 7.12%。 营业收入方面,华住集团自 2015 年起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在 2023 年,同样受到旅游 市场整体回暖的影响,其营收增长率达到了 57.86%。 同时,毛利润和毛利率在 2023 年的大幅增长,也反映出华住集团在成本控制方面较之前有 了显著改善,边际利润有所提升。 随着营业收入和毛利润的增长,华住集团归母净利润也大幅回弹。 自 2021 年起,华住集团已连续四年保持营业收入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其毛利和净利也都 在 2023 年后超过 2019 年同期表现。除了宏观环境改善以外,其良好的内部管理,包括智能 家居系统的应用和服务质量提升以及成本管控的改善等,也是华住后续保持高速增长和业务 扩张的主要原因。
财务状况与运营效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有较快提升,固定资产占比仍处于高位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华住集团固定资产周转率 2.96 次,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 55.04%。 华住集团固定资产周转率呈上升趋势,结合营业收入的亮眼表现,其资产使用效率在逐渐提 升。固定资产占比从 2021 年起也开始逐渐下降,但仍大于 50%。 由于 2019 年美国联邦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新的租赁准则,要求经营租赁的承租人在资产负 债表中确认其经营租赁得来的资产,这也导致华住集团固定资产总额增加,从而推动固定资 产占总资产比重增加。
2.2 华住集团经营分解——直营加盟营收均增长,境内境外盈利均恢复
按经营模式划分——直营酒店规模扩张停滞,加盟酒店增速领先于竞争对手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华住集团旗下共有自有或租赁酒店 647 家,客房数量为 99561 间, 加盟或管理酒店 10198 家,客房 962985 间。从 2019 年到 2023 年间,直营酒店数量增速 缓慢,年复合增长率 0.11%,加盟酒店数量增长明显,年复合增长率达 15.27%。
加盟酒店对集团营收的贡献度正在逐步赶上直营酒店,结合前文加盟酒店的高速扩张以及固 定资产占比分析,持续扩张加盟酒店,加快甩掉重资产“包袱”会是华住未来的重点突破方 向。 华住的直营酒店 2024 年 Q1-3 营业收入 104.7 亿元,2023 年营业收入 137.96 亿元,在 2020 年以后逐年增长,已连续四年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加盟酒店营业收入绝对值处于持续增 长态势,且其占总营业收入比重已从 2019 年的 30%上升至 2023 年的 40%。
按经营区域划分——境内经营为压舱石,境外盈利逐步回正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华住集团在中国大陆境内共有酒店 10707 家,客房数量为 1034859 间,在中国大陆境外共有酒店 138 家,客房 27687 间。从 2019 年到 2023 年间,华住在境 内的酒店数量逐年增多,年复合增长率 13%。华住境外业务于 2020 年开启,从 2020 到 2023 年间,境外酒店数量增速较低,年复合增长率 2%。
境内酒店是华住创收的压舱石。华住的境内酒店营业收入整体上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从 2019 到 2023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 12%,对总营业收入的贡献率维持在 75%以上。境外酒店营业 收入虽保持 43%的较高年复合增长率,但其对总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仍远低于境内酒店。 境内酒店盈利恢复良好,后续保持强劲势头,境外酒店盈利能力及其发展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华住的境内酒店 EBITDA 占其营业收入比率虽有较大波动,但整体上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 在 2023 年和 2024Q1-3 期间,境内酒店 EBITDA 率接近 40%,高出 2019 年同期水平近 10个百分点。境外酒店自 2020 年起一直亏损严重,直至 2023 年才扭亏为盈,保持微弱的盈利 比率,同时其 EBITDA 比率增速减缓明显。
2.3 华住集团资产运作分析——自立汉庭品牌稳固经济型酒店市场,对外收 购丰富中高端品牌
境内收并购
华住集团于 2006 年设立其全资子公司汉庭星空(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后又于 2008 年 设立其全资子公司上海长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发展初期聚焦汉庭这一单一品牌,开拓国 内市场。随后,华住开始进行多元化品牌战略,于 2012 年,收购中端型星程酒店 100%股 权,于 2017 年,收购中高端桔子水晶酒店 100%股权,于 2018 年收购高端精品度假酒店花 间堂 82.5%的股权。
境外投资与合作
华住分别于 2008 年和 2010 年,成立其全资子公司中国住宿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 住宿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开始谋求境外资本业务。2014 年,华住与法国雅高集团开展 战略合作,双方互相持股,华住负责雅高旗下宜必思、诺富特、美爵、美居等品牌在中国大 陆境内的经营与开发,丰富了华住旗下经济型以及中高端、高端品牌矩阵。2020 年,华住通 过旗下子公司中国住宿控股(新加坡)完成对德意志酒店集团的全资收购,接管德意志集团 旗下施柏阁、城际等品牌,进一步打开了海外中高端酒店市场。
数字化升级
2008 年,华住成立其全资子公司汉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为集团进行与酒店管理与服务 相关的软件研究,开启数字化进程。2014 年,华住成立季住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继 续为其打造数字化管理、营销和服务平台,改善运营效率。
3.1 首旅酒店经营总览——扩张缓慢,盈利退坡
下载完整报告,请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入知识星球社群查阅下载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我们组建了研究报告知识星球社群,加入后您可以享受以下服务:
1、星球中分享最新、专业、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投行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公司研报等。报告持续更新,公众号发布的报告可同步下载;
2、海量研究报告均可下载PDF高清版,无限制;
3、会员可以用提问方式获取具体报告需求;
业务咨询、商务合作:136 3162 3664(同微信)
温馨提示
应广大粉丝要求,「报告研究所」成立了报告交流群,欢迎各位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及金融资本圈朋友加入!
这里能且不限于:“行业交流、报告交流、信息交流、寻求合作等......”
入群方式:添加助理微信【touzireport666】,发送「个人纸质名片」或「电子名片」审核后即可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