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余**(实名认证)
IP属地:贵州
下载本文档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培训课程
主讲:kyle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主讲:kyle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所在,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评估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
☆标准中的术语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造成危险源的原因: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风险物质导致能量或风险物质约束或限制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上的缺陷4☆标准中的术语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标准中的术语风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安全: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的状态。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5标准中的术语风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5☆其他术语
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年国务院颁布)6☆其他术语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法定职业病由原来的99种增加到115种,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
7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危险源辨识流程8危险源辨识流程84.6管理评审4.2方针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4.3.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4.3.3目标4.3.3方案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沟通、参与和协商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与响应4.4.4文件4.4.5文件控制4.5.4记录控制
4.5.1/4,5,2绩效测量和监视/合规性评价4.5.3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4内审1、危险源辨识在体系的地位94.6管理评审4.2方针4.3.1危险源辨识、4.3.2法律找出流程与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处理不可接受风险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危险源、风险目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意识和能力2、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10找出流程与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处理不可接受风险法律法规及其3、安全健康风险管理机理
风险评价维持管理检查纠正评审改进持续改善NoYesPLANDOCHECKACTION改善计划和作业控制风险是否可承受危险源辨识严重度大小频率大小113、安全健康风险管理机理风险评价维持管理检查纠正评审改进持4、危险源辨识评价基本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危险决定是否是可允许危险确定危险控制计划评审危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124、危险源辨识评价基本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危险决定1、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重大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2、辨识危害评价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情况下的危险(考虑在特定危害中的暴露、控制措施失败的可能性、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后果)。3、确定危险4、危险源辨识评价基本步骤
131、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4、决定是否是可允许风险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OH&S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法律的要求。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5、确定风险控制计划(如有必要)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危险,并检查危险是否可容许。6、评审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4、危险源辨识评价基本步骤
144、决定是否是可允许风险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OH&S预防措施5、风险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开始着手风险评价时,必须仔细考虑下述因素:简单风险评价格式的设计;业务活动的分类标准及各项业务活动所需的信息;危害辩识和分类方法;确定危险的程序;描述估计的危险水平的语汇;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标准: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采取改进(补救措施)的时间期限(如果必要);提出的危风险控制方法;评审措施计划充分性的标准。155、风险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开始着手风险评价时,必须仔细考虑下述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决定必要的控制方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人员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素;d)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e)来自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16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f)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论其由组织或其他单位提供;g)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活动的影响;i)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j)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17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f)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该:a)依据组织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b)确定风险、优先性排序,并形成文件;适用时包括控制方法的应用;对于变化的管理,组织应在这些变化开始之前,识别其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其活动的变化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在决定控制方法时,组织应确保对风险评价的结果予以考虑法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18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该:法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决定控制方法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方法时,应基于以下顺序对降低风险予以考虑:a)消除(elimination)b)取代(substitution)c)工程控制(engineeringcontrols)d)标识/警告/管理控制(signage/warnings/administrationcontrols)e)个体防护用品(personalprotectionequipment)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19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决定控制方法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方法时,应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决定控制方法的结果形成文件并保持更新。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应确保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已决定的控制方法纳入考量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20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OHS风险控制原则不可接受风险(重点危险源)目标和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绩效测量与监视改进与提高日常管控严重意外事件进行绩效和风险的监控21OHS风险控制原则不可接受风险目标和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步骤:培训评估人员列出所有区域、区域的活动、制程、机械设备等,包括:地理区域生产或服务的步骤计划及临时性工作进行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22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步骤:22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事故形态严重伤害(死亡或永久失能)轻微伤害(非严重伤害)财产损坏事件或虚惊事故(无明显损失)日常作业识别控制范围:健康安全风险识别及控制的指标从“虚惊事故”开始23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事故形态严重伤害(死亡或永久失能)轻微伤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范围: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个方面:人生安全、财产损失、生产影响包括在厂内(区域)工作的承包方(如正在进行的施工)、访客等。外部(如客户、供方)提供的或自己拥有的设施24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范围:24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滑倒、跌倒或坠落工具、物料掉落物料搬运及工具使用头上空间不恰当机械的组装、安装、操作、维护、改装、修理及报废运输危害火灾及爆炸异常温度作业(高、低温)进入密闭或污染空间化学品皮肤接触、伤害眼睛、呼吸进入或食入电力、辐射、噪音、震动等能量伤害重复性工作或体位不当造成身体疲劳损伤照明太强或太弱护栏或扶手不当或缺乏分包商作业安全人为因素(如工作压力等)危险源辨识范围:25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范围:25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评价风险(R)=频率(F)X严重度(C)风险评估定义清楚,评估标准文件化,评估结果不因人而异已存在的安全措施在风险评估时假设没有不同类的风险(如机械、化学品属于不同类)的重要性评分要区别26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评价26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频率实际分析暴露机率、时间及人数发生频次意外事故调查及分析统计设备/设使维修保养记录统计分析潜在问题行业调查统计文献设施/设备失误率文献27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频率分析27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严重度分化学品毒性或易燃性(MSDS)危害物浓度或储存使用量设备操作温度或压力析因素人员安全人员健康影响设施/财产损失生产中断损失28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严重度分析因素28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评估更新定期,如每年审查一次制程、工艺变更重大设备变更产品变更法规变更29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评估更新29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控制由频率及后果严重度决定风险大小决定控制的策略及优先顺序虚惊事故也要控制(与ISO14001区别之处)30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控制30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降低风险的方法-4TTerminate终止Treat处理Tolerate容忍Transfer转移避免或减少危害暴露损失控制可容许风险保险或外包3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降低风险的方法-4TTerminateT危险源识别的思路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险源的根源及性质: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等);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污染物处置排放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危险源产生的后果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32危险源识别的思路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险源的根源存在什么危险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如何发生?对于所具有伤害潜能而明显可以忽略的危害,毋须用文件记录或予以进一步考虑。有助于危险源辩识的三个问题33存在什么危险源?有助于危险源辩识的三个问题33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与手工提升/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与爆炸;对员工的暴力行为;可吸入的化学物质;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在下列危害?危险源提示表(一种补充方法)34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在下列危害?危险源提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如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不良的热环境,如过热;照明度;场地/地面易滑和不平;楼梯护栏或手栏不足;承包人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据其业务活动的性质和工作场地的特点编制出自己的危害提示表。危险源提示表(一种补充方法)35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一项作业或一个活动通常有多种危害表现形式:以汽车驾驶作业为例,1.机械能:如交通事故、被车门夹伤2.化学能:如蓄电池的电解液的腐蚀3.电能:如电路检修时触电4.热能:如检查水箱时被高温的水烫伤5.辐射能:无6.人机工程:如长期从事驾驶,腰椎受损7.生物因素:无36一项作业或一个活动通常有多种危害表现形式:36如何识别潜在危险源?人的因素物的因素1、有意识和无意识错误动作?2、缺乏知识和能力?3、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
4、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
5、可能因推、举、拉而扭伤?1、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2、工具、机器或装备存在任何危害吗?能量因素环境因素1、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2、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3、触电及辐射?1、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2、噪音或震动的无问题?3、天气状况可能影响安全吗?4、空气中有粉尘、烟尘、烟雾、蒸汽吗?37如何识别潜在危险源?人的因素物的因素1、有意识和无意识错误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程序(范例)3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程序(范例)38一、目的识别与本公司生产的活动、作业场所和设施中涉及到的危险源,评价出重大的危险源加以控制,并及时更新和管理这方面的信息。39一、目的39二、范围
无41三、定义41四、权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本公司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的最终确认。
42四、权责424.2行政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和指导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负责对其辨识和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确定本公司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并提交管理者代表确认。每年组织更新这方面的信息,必要时调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
434.2行政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和43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及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并负责汇总各自的危险源,将汇总结果报行政部。
44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及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危险源的44五.内容
5.1活动范围的选取:
5.1.1范围:
a.办公室b.生产
c.采购d.质量
E.工程F.安全
45五.内容5.1活动范围的选取:a.办公室5.1.2阶段根据本公司制造的特点,本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a.原材料准备阶段;
b.工治具准备阶段;
c.产品制造阶段;
d.包装检验阶段;
e.运输阶段;
f.其它活动。
465.1.2阶段根据本公司制造的特点,本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5.2危险源的辨识
5.2.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活动及工作场所及其设施的特点,辨识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对人的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危险源的辨识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参照GB6441-1996《企业伤亡分类》中分为的16类危险源和《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中危险源的六种类型。
475.2危险源的辨识5.2.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活动5.2.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本公司所有和外界所提供)。
485.2.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活5.2.3各部门将已辨识的危险源填入“OHS危险源辨识评价表”中,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行政部汇总。
5.2.4行政部对各部门已辨识的危险源结果进行汇总,并组织有关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识别和评价,初步确定本公司重大危险源,填写“OHS危险源辨识评价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95.2.3各部门将已辨识的危险源填入“OHS危险源辨识评价表5.3风险的评价
5.3.1本公司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经验法(即直观判断)。
a)LEC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采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505.3风险的评价5.3.1本公司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采用◆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
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但在作系统安全考虑
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
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
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5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
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52◆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
到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
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
的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表1所示。
53◆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D---评价危险性大小,其计算公式是:D=L*E*C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作业活动的危险程度。根据经验,危险性分值在20
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
要加以注意;危险性分值70~160的情况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
行整改;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在160~320的作业条件属高度危险的作
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危险性分值在320分以上时,则表示该作
业条件极其危险,应该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危险源等级划
分如表1所示。
54◆D---评价危险性大小,其计算公式是:D=L*E*C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处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说明
分数值
说明
10必然要发生
10连续暴露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3每周一次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每月一次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每年几次
0.2极不可能
0.5非常罕见
0.1可能性极小
表1
55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处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危险等级(D)
分数值
后果说明
经济损失
分数值
危险等级说明
10010人以上死亡
1000万元以上
≥320
五级,极其危险,停产整改
402-9人死亡
300万元
160-320
四级,高度危险,立即整改
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50万元
70-160
三级,中度危险,及时整改
7严重伤残
10万元
20-70
二级,一般危险,可以允许存在,但需注意
3重伤
5万元
<20
一级,稍有危险,可以忽略
1轻伤
1万元以下
56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危险等级(D)分数值后果说明行政部根据以上表格中的分数值要求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打分,记录到“OHS危险源辨识评价表”中。b)经验法:根据以往经验,直观判断。
5.3.2确定重大危险源
5.3.2.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是本公司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基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重大危险源。57行政部根据以上表格中的分数值要求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打分,(1)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断定为重大危险源:
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c)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因素,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2)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的结果,对于危险三级及以上等级(D)在70分
(上),本公司确定为重大危险源,要求进行控制。
5.3.2.2
行政部依据评价结果,将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填写入“各类重大
OHS危险源及其控制清单”。
58(1)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断定为重大危险源:a)不符合法5.4风险控制策划
5.4.1本公司所有员工应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有关健康安全的意识,明确有关预防控制方法。
5.4.2重大危险源由本公司行政部控制,非重大危险源由各相关责任部门控制。由各部门派专人进行管控,并填写入“各部危险源控制责任人名单”由工业安全组对危险源控制情况做稽核,每周汇总一次,并追踪改进成效.
595.4风险控制策划5.4.1本公司所有员工应通过培训,不5.4.3对重大危险源及随后带来的危险加以控制,并制定控制措施,控制方
法一般为:
a)减少或消除危险源;
b)实施工艺、技术和材料的改进和更新;
c)改进管理过程;
d)改进操作人员的具体做法;
e)提供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5.4.4控制方式通过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制定目标与
管理方案等加以控制,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隐患降至最小。
605.4.3对重大危险源及随后带来的危险加以控制,并制定控制5.4.5本公司应确保在设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针时,考虑其重大的危险源和随后带来的风险,形成文件并保持最新。
5.4.6行政部根据上述策划结果填写“各类重大OHS危险源及其控制清单”。
5.4.7行政部应按《安全监测管理程序》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615.4.5本公司应确保在设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针时,考虑5.5危险源的更新
5.6记录保存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记录由行政部保存原件,各部门保存复印件。
625.5危险源的更新如果本公司的生产活动或作业场所及其六、参考数据
6.1《安全监测管理程序》
七、附件
7.1OHS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附件一63六、参考数据6.1《安全监测管理程序》七、附件7.1企业危险源识别举例送货安全:送货车没有配备安全防护器械送货车没有安装车载保险箱送货时私自搭乘乘客送货时两人离开时,没有锁好车门。送货车保险箱钥匙没有统一保管。送货博款电子结算率低,收取的现金多。外包(租赁)车辆没有明确安全责任64企业危险源识别举例送货安全:64配送安全:四周的围墙没有安装红外线报警器库区没有设置禁烟区或安全标识不明显库房内电器插座没有保护装置库房下班后没有关闭总电源没有按规定设置防火分区电工带电作业配电间没有设置防小动物装置打码机操作人员未戴口罩分拣女工没有戴工作帽65配送安全:65消防及设施安全:防火帘下面堆放物品消防系统没有按规定年检防雷设施没有年检查电梯没有按规定年检高层建筑违规使用瓶装液化气食堂使用液化气瓶与灶台距离不符合规定66消防及设施安全:66出租物业:没有签定安全责任书或没有明确安全责任卷烟自营店仓库没有安装防盗门重点部位没有安装防盗报警系统监控系统信息保存时间太短67出租物业:6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培训课程
主讲:kyle6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主讲:kyle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所在,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评估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
☆标准中的术语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造成危险源的原因: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风险物质导致能量或风险物质约束或限制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上的缺陷71☆标准中的术语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标准中的术语风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安全: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的状态。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72标准中的术语风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5☆其他术语
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年国务院颁布)73☆其他术语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法定职业病由原来的99种增加到115种,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
74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危险源辨识流程75危险源辨识流程84.6管理评审4.2方针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4.3.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4.3.3目标4.3.3方案4.4.1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沟通、参与和协商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与响应4.4.4文件4.4.5文件控制4.5.4记录控制
4.5.1/4,5,2绩效测量和监视/合规性评价4.5.3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4内审1、危险源辨识在体系的地位764.6管理评审4.2方针4.3.1危险源辨识、4.3.2法律找出流程与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处理不可接受风险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危险源、风险目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意识和能力2、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77找出流程与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处理不可接受风险法律法规及其3、安全健康风险管理机理
风险评价维持管理检查纠正评审改进持续改善NoYesPLANDOCHECKACTION改善计划和作业控制风险是否可承受危险源辨识严重度大小频率大小783、安全健康风险管理机理风险评价维持管理检查纠正评审改进持4、危险源辨识评价基本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危险决定是否是可允许危险确定危险控制计划评审危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794、危险源辨识评价基本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危险决定1、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重大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2、辨识危害评价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情况下的危险(考虑在特定危害中的暴露、控制措施失败的可能性、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后果)。3、确定危险4、危险源辨识评价基本步骤
801、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4、决定是否是可允许风险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OH&S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法律的要求。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5、确定风险控制计划(如有必要)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危险,并检查危险是否可容许。6、评审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4、危险源辨识评价基本步骤
814、决定是否是可允许风险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OH&S预防措施5、风险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开始着手风险评价时,必须仔细考虑下述因素:简单风险评价格式的设计;业务活动的分类标准及各项业务活动所需的信息;危害辩识和分类方法;确定危险的程序;描述估计的危险水平的语汇;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标准: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采取改进(补救措施)的时间期限(如果必要);提出的危风险控制方法;评审措施计划充分性的标准。825、风险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开始着手风险评价时,必须仔细考虑下述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决定必要的控制方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人员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素;d)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e)来自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83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f)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论其由组织或其他单位提供;g)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活动的影响;i)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j)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84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f)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该:a)依据组织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b)确定风险、优先性排序,并形成文件;适用时包括控制方法的应用;对于变化的管理,组织应在这些变化开始之前,识别其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其活动的变化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在决定控制方法时,组织应确保对风险评价的结果予以考虑法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85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该:法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决定控制方法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方法时,应基于以下顺序对降低风险予以考虑:a)消除(elimination)b)取代(substitution)c)工程控制(engineeringcontrols)d)标识/警告/管理控制(signage/warnings/administrationcontrols)e)个体防护用品(personalprotectionequipment)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86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决定控制方法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方法时,应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决定控制方法的结果形成文件并保持更新。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应确保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已决定的控制方法纳入考量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方法87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OHS风险控制原则不可接受风险(重点危险源)目标和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绩效测量与监视改进与提高日常管控严重意外事件进行绩效和风险的监控88OHS风险控制原则不可接受风险目标和方案运行控制应急准备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步骤:培训评估人员列出所有区域、区域的活动、制程、机械设备等,包括:地理区域生产或服务的步骤计划及临时性工作进行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89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步骤:22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事故形态严重伤害(死亡或永久失能)轻微伤害(非严重伤害)财产损坏事件或虚惊事故(无明显损失)日常作业识别控制范围:健康安全风险识别及控制的指标从“虚惊事故”开始90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事故形态严重伤害(死亡或永久失能)轻微伤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范围: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个方面:人生安全、财产损失、生产影响包括在厂内(区域)工作的承包方(如正在进行的施工)、访客等。外部(如客户、供方)提供的或自己拥有的设施9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范围:24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滑倒、跌倒或坠落工具、物料掉落物料搬运及工具使用头上空间不恰当机械的组装、安装、操作、维护、改装、修理及报废运输危害火灾及爆炸异常温度作业(高、低温)进入密闭或污染空间化学品皮肤接触、伤害眼睛、呼吸进入或食入电力、辐射、噪音、震动等能量伤害重复性工作或体位不当造成身体疲劳损伤照明太强或太弱护栏或扶手不当或缺乏分包商作业安全人为因素(如工作压力等)危险源辨识范围:92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危险源辨识范围:25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评价风险(R)=频率(F)X严重度(C)风险评估定义清楚,评估标准文件化,评估结果不因人而异已存在的安全措施在风险评估时假设没有不同类的风险(如机械、化学品属于不同类)的重要性评分要区别93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评价26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频率实际分析暴露机率、时间及人数发生频次意外事故调查及分析统计设备/设使维修保养记录统计分析潜在问题行业调查统计文献设施/设备失误率文献94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频率分析27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严重度分化学品毒性或易燃性(MSDS)危害物浓度或储存使用量设备操作温度或压力析因素人员安全人员健康影响设施/财产损失生产中断损失95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严重度分析因素28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评估更新定期,如每年审查一次制程、工艺变更重大设备变更产品变更法规变更96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评估更新29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控制由频率及后果严重度决定风险大小决定控制的策略及优先顺序虚惊事故也要控制(与ISO14001区别之处)97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风险控制30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降低风险的方法-4TTerminate终止Treat处理Tolerate容忍Transfer转移避免或减少危害暴露损失控制可容许风险保险或外包98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降低风险的方法-4TTerminateT危险源识别的思路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险源的根源及性质: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等);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污染物处置排放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危险源产生的后果人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99危险源识别的思路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险源的根源存在什么危险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如何发生?对于所具有伤害潜能而明显可以忽略的危害,毋须用文件记录或予以进一步考虑。有助于危险源辩识的三个问题100存在什么危险源?有助于危险源辩识的三个问题33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与手工提升/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与爆炸;对员工的暴力行为;可吸入的化学物质;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在下列危害?危险源提示表(一种补充方法)101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业务活动期间是否存在下列危害?危险源提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如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不良的热环境,如过热;照明度;场地/地面易滑和不平;楼梯护栏或手栏不足;承包人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据其业务活动的性质和工作场地的特点编制出自己的危害提示表。危险源提示表(一种补充方法)102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必须根一项作业或一个活动通常有多种危害表现形式:以汽车驾驶作业为例,1.机械能:如交通事故、被车门夹伤2.化学能:如蓄电池的电解液的腐蚀3.电能:如电路检修时触电4.热能:如检查水箱时被高温的水烫伤5.辐射能:无6.人机工程:如长期从事驾驶,腰椎受损7.生物因素:无103一项作业或一个活动通常有多种危害表现形式:36如何识别潜在危险源?人的因素物的因素1、有意识和无意识错误动作?2、缺乏知识和能力?3、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
4、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
5、可能因推、举、拉而扭伤?1、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2、工具、机器或装备存在任何危害吗?能量因素环境因素1、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2、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3、触电及辐射?1、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2、噪音或震动的无问题?3、天气状况可能影响安全吗?4、空气中有粉尘、烟尘、烟雾、蒸汽吗?104如何识别潜在危险源?人的因素物的因素1、有意识和无意识错误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程序(范例)10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理程序(范例)38一、目的识别与本公司生产的活动、作业场所和设施中涉及到的危险源,评价出重大的危险源加以控制,并及时更新和管理这方面的信息。106一、目的39二、范围
无108三、定义41四、权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本公司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的最终确认。
109四、权责424.2行政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和指导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负责对其辨识和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确定本公司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并提交管理者代表确认。每年组织更新这方面的信息,必要时调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
1104.2行政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和43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及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并负责汇总各自的危险源,将汇总结果报行政部。
111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及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危险源的44五.内容
5.1活动范围的选取:
5.1.1范围:
a.办公室b.生产
c.采购d.质量
E.工程F.安全
112五.内容5.1活动范围的选取:a.办公室5.1.2阶段根据本公司制造的特点,本公司作业活动和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a.原材料准备阶段;
b.工治具准备阶段;
c.产品制造阶段;
d.包装检验阶段;
e.运输阶段;
f.其它活动。
5.2.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活动及工作场所及其设施的特点,辨识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对人的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危险源的辨识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参照GB6441-1996《企业伤亡分类》中分为的16类危险源和《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中危险源的六种类型。
1145.2危险源的辨识5.2.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活动5.2.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本公司所有和外界所提供)。
5.2.4行政部对各部门已辨识的危险源结果进行汇总,并组织有关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识别和评价,初步确定本公司重大危险源,填写“OHS危险源辨识评价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5.3.1本公司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经验法(即直观判断)。
a)LEC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采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1175.3风险的评价5.3.1本公司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采用◆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
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但在作系统安全考虑
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
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
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118◆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
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119◆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
到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
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
的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表1所示。
120◆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D---评价危险性大小,其计算公式是:D=L*E*C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作业活动的危险程度。根据经验,危险性分值在20
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
要加以注意;危险性分值70~160的情况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
行整改;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在160~320的作业条件属高度危险的作
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危险性分值在320分以上时,则表示该作
业条件极其危险,应该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危险源等级划
分如表1所示。
121◆D---评价危险性大小,其计算公式是:D=L*E*C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处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说明
分数值
说明
10必然要发生
10连续暴露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3每周一次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每月一次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每年几次
0.2极不可能
0.5非常罕见
0.1可能性极小
表1
12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处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