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校级专业群自查总结报告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情况汇报

一、专业群建设基本情况

立足服务重庆地区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发展,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1+X”考核站4个,获得“1+X”区域管理中心1个,完成45人考核,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3个。强化教师能力培养,教师获得国家级(3类)竞赛奖励11项(一等5项、二等2项、三等4项),指导学生获得市级技能竞赛奖励17项,获得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校级微课大赛获奖2个,验收合格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立项建设2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获得校级专业带头人10人、骨干教师8名。加强课程建设,获得重庆市一流课程1门(2020年),获得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得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1人和教学团队1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或结题市级教改项目4项(立3结1);立项或结题校级教改项目13项(2020、2021年和),获得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6个。双创获奖:获得市级挑战杯竞赛奖励5项,获得市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奖励2项(银铜奖各1)。提升技术技能服务产业的能力,承办职业技能竞赛市赛1项(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赛项)、国赛1项(全国机械行支委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国赛),立项市级科研项目2个,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8篇,发明专利3个,实用新型2个。技术服务企业8家,完成横向项目4个,到帐65万元,完成技术成果转化2项,到帐16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7000人日,社会培训到帐46万元。与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定向培养学生超过71人。毕业生年中就业率97.7%。

对照任务书,68条任务,已完成58条,未完成中4年底能完成

二、项目建设成效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完成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深化“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1+X”考核站4个,获得“1+X”区域管理中心1个,完成45人考核;与一汽大众合作共同开展定向班学生培养,共培养71人;与知名企业(百度、阿里)正在开展“产业学院”方面的合作洽谈。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和课程认证评估。毕业生年中就业率97.7%。(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两项任务未完全完成,1+X培训正在进行)

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汽车产业链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对接职业能力标准,加强课程标准建设,大力推进高质量课程建设,学院制定了双高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获得重庆市一流课程1门(2020年),获得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得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1人和教学团队1个,建设校级一流课程3门,备案培育建设校级一流课程4门。形成各专业考核评价年度实施报告。(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3.教材与教法改革

加强课程思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活页式教材建设,学院制定了双高教材建设实施办法和教法改革实施办法,立项或结题市级教改项目4项(立3结1);立项或结题校级教改项目13项(2020、2021年和),获得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6个。推进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任务式教学等,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正在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2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双师”教师比例达86%,参加国内培训150人次、国际培训1人,到企业挂职锻炼21人次;教师获得国家级(3类)竞赛奖励11项(一等5项、二等2项、三等4项)、获得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校级微课大赛获奖2个;指导学生获得市级技能竞赛奖励17项。积极申报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重庆市技能大师、重庆市技术能手,培养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8名、创新创业导师1名,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验收1个,立项建设校级辅导员工作室2个。(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成3个校级高水平实训室,参与学校的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参加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项目申报,本年度拟建设4个实训项目,完成申报和签定合同4个、到货2个。(基本完成任务)

6.技术技能平台建设

基于汽车产业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积极搭建平台,提升技术技能服务产业的能力,学院制定了赛创工作室管理办法,成立了3个赛创工作室,通过赛创工作室孵化横向项目、创新创业项目、技术成果转化、培养师生技能竞赛队伍等。承办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市赛1项(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赛项)、国赛1项(全国机械行支委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国赛);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市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奖励2项(银铜奖各1)、获得市级挑战杯竞赛奖励5项;立项市级科研项目2个,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8篇,发明专利3个,实用新型2个,完成横向项目4个,到帐65万元,完成技术成果转化2项,到帐16万元。(两项任务未完成)

7.社会服务

技术服务企业8家,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7000人日,职业技能提升到帐46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到帐65万元,技术成果转化到帐16万元(共到帐127万元)。对口支援中职1所。(1项任务未完成。1项任务未完全完成,12月可以完成。)

8.国际交流与合作

完成2021级泰国学历留学生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完成2021年秋期20名泰国学历留学生4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安排和授课,1名教师参加国际培训学习,教师为泰国职业学校培训实训室建设。(完成任务)

9.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2021年4月成立学院双高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工作组,制定《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双高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验收和检查机制。(1项任务未完成)

三、特色与创新

1.育训结合,突出职业教育育人特色

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落实立德树人,纵深推进产教融合,以成果为导向,以定向培养为引领,依托赛创工作室,将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全面融入职业教育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岗课赛证”有融合。

2.推进专创融合,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能力

主动布局、统筹兼顾,搭建“赛创工作室”技术技能平台服务企业、教师、学生,制定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平台和学院实训设备,促进教师孵化成果、服务企业、指导学生赛出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问题与整改

1.存在的问题

(1)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存在差距,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措施不够有力。

(2)对产业转型升级,专业升级改造上存在差距,与之匹配的师资能力也存在差距。

(3)国家级的高水平成果还存在差距。

2.对策与建议

(1)加强行业企业调研,专业与产业对接,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及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加大教师企业实践力度,加强教师接受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的培训和岗位锻炼,提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能力;

(3)加大对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和支持,激励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能力竞赛、社会服务、技能竞赛等方面出高水平成果;

(4)优化机制,量化目标。

管理学院智慧链、智慧文旅双高专业群总结

一、专业建设方面

会计专业群立项建设后,确定了6门专业群底层平台共享课程(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经济法基础、统计学基础、财经数据分析与应用),在制定专业群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已经体现出来。

2020年在会计专业开设了云财务试点班,引入新课程,既是为应对大数据时代会计行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新需求,也是为申报新专业做准备。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一方面按专业群现有的专业结构急需增设新的专业,另一方面经过多次论证还是没能确定新增哪个专业。去年开设云财务试点班时是准备申报财务管理专业,但更名后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为控制新增的专业,不宜申报。逐一梳理新版专业目录后,未能选出既满足招生就业两旺,又能与专业群现有专业互为支撑的合适专业,所以今年没能申报新设专业。

新专业目录出台后,我们对2021级各专业特别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融入以大数据为背景的相关课程(PYTHON财务应用、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等),引入行业前沿课程(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处理、智能会计/RPA财务机器人),并进行了师资准备。一方面我们派教师外出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与合作企业达成协议,第一轮试点班开设的新课程,由企业派教师进学校授课,同时培训校内师资,为2021级大规模开课做好师资准备。

“1+X”证书试点工作成效比较明显,2020年引入2个证书,参与学生共207人,通过率100%和91%,在同类院校中为最高。2021年获批3个证书试点,参与学生460人。业财一体化应用等级证书(中级)已完成,200人,通过193人,通过率96.5%,财务数字化应用等级证书(中级)一次通过率为92%。还有1 个试点证书家庭理财规划师预计在12月进行考核鉴定,由于疫情防控原因老师们一直没能外出参加培训,后经过协商请对方公司派人来校进行师资培训,下周在华岩校区进行。

二、课程建设方面

我们开展了全院课程标准建设与评审活动,要求各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不断细化、优化、完善,对调整之处进行说明,撰写课程诊改报告。一是解决课程标准有无问题,二是解决规范的问题,三是提升课程标准的质量。

上半年,经学院研究决定启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双高项目建设期内拟建设在线开放课程1-3门,由学院审批后提供经费支持,但目前还没有条件成熟的团队提出申请。

我们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只有1门校级一流课程,课程建设成果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在院内举办教师说课竞赛, 有课的专任教师全部参加,通过文字描述来展示对课程的理解和设计,反映教师对课程熟悉情况、开展教学改革等情况,竞赛内容包括举例说明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做法,以这种方式了解和推进每位老师每门课程都能融入课程思政。后续学院将根据竞赛结果,以课程组为单位深入开展课程建设,并为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竞赛做好准备。

三、教材建设方面

2019年至今我院未有出版新形态教材。为此经学院研究决定启动“新、特、优”教材建设工作。“新”是指形式新、内容新、课程新,“特”是指教材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体现专业特性、彰显办学特色,“优”是指在课程影响、资源建设、团队构成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于符合条件的教材建设团队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但是只有年轻教师响应,副高以上教师没有响应的。现在是我带了1 个团队编写活页式教材,目前书稿基本完成,出版社也联系的差不多,即将与立信会计出版社签订正式出版合同,预计明年7月能正式出版。

针对财务大数据分析等新课程,我们的设想是组织编写1-3本工作手册式教材,还不知道能不能做成。

会计专业群在教学改革方面力度不够大,效果不明显,连续3年申报市级教学改革项目一无所获。

四、实训室建设方面

会计专业群目前实训条件很差,实训场地严重不足,生均实训室面积0.3721平米/人,生均实验仪器值0.1955万。现有实践教学设施存在数量不足、设备陈旧老化、缺少支撑新课程的教学平台等问题。并且班额超大,机房容量不能满足需要,并且现有的几台服务器配置和性能极差,容量不够,已经不能支持大数据时代下不断升级换代的教学平台正常运行。

制定双高专业群计划时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主要列入的是建设8大中心,包括智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大数据分析中心、智能财务(RPA财务机器人)中心等,考虑到不能确定何时能够解决实训场地问题,这部分经费预算主要用于购置教学平台,并且主要安排在2021年。

目前,今年拟采购的3个教学平台,上半年就在学院进行了论证,申请材料提交到学校了,走了几遍不同的流程,但现在学校还未审批通过,再不推进今年肯定完不成预算,并且也影响到下学期新课程开出。

在学生技能竞赛方面,建群以来两次承办市级一类竞赛,获得6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

总体来说,会计专业群建设推进力度不够,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跟不上专业转型发展需要,高级职称教师参与双高专业群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三教”改革力度不够,标志性成果偏少。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务处(招生办)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华龙大道1号综合楼102室

THE END
0.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总结报告2020-11-13 17:02文章来源: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人: 李琳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浏览次数:1249版权所有: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皖ICP 备17004929号-1 皖公网安备34120002001551号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清河西路1066号邮编:236031联系电话:0558-2181325传真:0558-2181580技术支持jvzquC41yy}/h‚{ve0kew7hp1z}{z8v|n5g{ƒ~luzyfy|uft|}|1|lhh1;93467/j}rn
1.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总结赏析八篇2、指导老师工作总结 第3篇 对物流企业来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意味着可以确保“大忙”时节有更多的廉价临时劳动力以及拥有企业自己的人才基地。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已经成为所有高等职业院校的共识。从2000年开始,许多学校陆续开展了校企合作工作。围绕“校企合作”各大高职院校也创造出不同jvzquC41im€y0ofdkcu/exr1jcuxgw4465:90qyon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12篇(全文)“学徒制”的学生结合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师傅的现场演示,通过对比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向师傅和老师请教,再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尝试,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学徒制”方案实施的总结 学徒制改革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应问题,但是基于这次现代学徒制的改革成果来看,毕业生综合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dqd=x9@g0jvsm
3.关于修订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第十七条专业群建设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需向教务处提交总结验收报告等材料,教务处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和评估。对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收回专项资金,专业群所在学院当年度不能评优。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项目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jvzquC41yy}/l|hhc0kew7hp1l}d1;5451653<4e3293c;;;925qcpj0jvs
4.导师带徒总结汇报材料(精选22篇)导师带徒总结汇报材料 16 指导和学徒制”活动是为充分发挥人才效应,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坚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而设立的青年人才项目,旨在发现、培养、培养和培养青年人才。导师计划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也突出了企业的精神和精神面貌。 导师是我们的好老师和好朋友。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们一些操作技能,还让我了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92;433269;:3jvor
5.2022党员统一活动日总结报告2022党员统一活动日总结报告_党员统一活动日活动总结汇报 篇1 党员活动日总结 值此深入学习党的“”活动之际,本月 7 日,我支部认真开 展了党员活动日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全文学习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 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在xx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 体学习时的jvzquC41o0jj{rkcpyko0lto1hgoyns1fcth{~fpzkteg}njwk582>;54;4ivvq
6.烹饪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赏析八篇此模式又被称为现代学徒制度,是将专业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办学特征是: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学生具有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两种身份。 2、英国的“三明治”模式 “三明治”模式是英国采用的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即全日制课程学习与工商业jvzquC41ffrz0ofdkcu/exr1jcuxgw45659/j}rn
7.PDF2022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成果奖(成果总结报告).pdf内容提供方:阿尔格栅rerfa 大小:567.75 KB 字数:约6.49千字 发布时间:2023-10-22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10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PDF】2022 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成果奖 (成果总结报告).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51713A4:34<22:6452663=7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