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丽江市古城区职业高级中学
企 业 丽江先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建设目标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等应用型人才教育为主体、以内涵建设为重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思想工作为保障,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丽江市经济发展、建设培养面向餐饮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能型技术人才。
以建设一个优秀产教融合为核心目标,整体提高校企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成为市内一流、省内领先的中等职业优秀学校,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烹饪专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精”的错位发展。
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
二、任务举措
(一)提升产教融合水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的举措——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各级政府要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新需求,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结合本地特点及我校实际,我校具体做法有:
1、立足行业与区域发展,显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办学格局从原本的一元主体逐步转变为双元协同育人,从只有学校从事教育事业转变为学校和企业甚至其他社会机构的多元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教育系统与行业系统的联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意义巨大,影响深远。
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双螺旋结构”协同共进
在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应如同“双螺旋结构”一样,彼此缠绕,相互作用,共同进退,两个主体各自履行自身的权力与义务,同时又相互促进,互相推动,通过“双螺旋结构”自身旋转产生实际动力推动区域和产业发展。
3、打造企业文化,校企联办“先锋班”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技能人才。近年来,各地频发“技工荒”。
先锋糕点烘培是在制作传统糕点发展而来,传承中需要有创新,才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及跟上时代的潮流,公司与社会多个培训机构合作,特聘烘焙大师王勇生大师作为公司顾问。我校与先锋食品有限公司联办了“先锋班”推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不仅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也给本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
4、引企入教——创办先锋烘焙桃李园
5、推进“现代学徒制”,实现“精准供给”
积极开展“引企入校”,与优质企业共建“校中厂”是目前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能够更大范围、更好地对接行业发展与就业岗位的优势,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双方本着“合作共赢、责任共担”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进步,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相发展。
经多方商议协定,我校与先锋食品有限公司制定现代学徒班招生考核标准,采用“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校企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执行团队,明确团队结构及分工职责,推进产教融合。
6、课证融通,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1+X”证书制度,以学生学历证书为基础,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其掌握技能与职业评价的补充、强化和拓展。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能”跨界发展,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具体措施
(1)专业实训课程建设项目
第一学年:根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共同确定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方案,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课程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展课程的建设工作。
第二学年:根据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与企业联合确定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课程重点等的改革,合作开发烹饪实训报告册。
第三学年:完成工学结合教材、教学课件、课程考核标准及习题库的建设。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
(2)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及顶岗实习项目
第一学年:在校学习烹饪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及训练基本功。注重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及行为习惯的培养,烹饪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烹饪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二学年: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致力于把学生课堂开至企业的车间一线,创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强强联合”,共同探索建立学徒培养管理机制,共同探索建立学徒培养管理机制,协同育人。
第三学年:实施双导师制,推进工学结合,探索实施学生顶岗实习项目。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技能指导,在企业中为学生选派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实行企业岗位师傅式带岗实训,建立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为做好产教融合建设项目,做到全员参与,职责明确,思想上高度统一,组织上统一领导,制度上严格管理,工作上科学规范,结果上高效优质,努力实现该专业项目建设各项工程圆满顺利完成。主要措施如下:
(一)组织保障
在产教融合建设小组指导下,烹饪专业联合丽江餐饮美食协会专家、企业专家,审订产教融合建设机制,指导开展建设。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责任体系,明晰工作标准,明确项目实施的责任人,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按照建设的要求落实到位。
(二)制度保障
完善产教融合建设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提高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和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确保实施人员的执行力度,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效率。
(三)经费保障
校企为大力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保障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空间建设的顺利开展;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
(四)评估保障
结合学校产教融合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制度,制定产教融合发展规划的总结报告,分析任务的建设进展情况,同时,对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实施手段。
(五)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品质与口味要求,岗位需求非常紧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之后,严重缺可持续发展能力,难有专业方面的作为,考虑此现状,在烹饪专业教育工作当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我校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加强饮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与信念。(2)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开学生的职业思想。(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适应能力。(5)培养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合理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