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区疾控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任姜永根
姜永根,现任区疾控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任,是区第五届拔尖人才。抗击“非典”中火线入党,荣获“上海市援建都江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建起“流动指挥部”……他的事迹很感人。
去年1月24日,上海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姜永根立即邀请复旦大学教授对疫情形势进行研判,并成立中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在他的带领下,全体疾控人取消春节休假,度过了一个“革命的、战斗的春节”。次日,他根据市疾控要求迅速行动,48小时后即开启区级实验室检测工作,将原本16个科室、25个专业条线的人员进行“战时混编”,分设13个工作小组开展工作,为疫情防控赢得时间。
去年11月27日,区疾控中心接报某生物公司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可疑,由于公司性质特殊,姜永根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立即靠前指挥,连夜工作,经过5个昼夜奋战,终于妥善处置了这一突发事件,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面对每一次疫情防控重点任务要求,姜永根总是第一时间学习传达并调整应对策略。他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带领全体职工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打出多套“组合拳”,为松江经济重启奠定基础。截至今年4月21日,仅区疾控中心就完成人员核酸检测样品6.29万余份。
身为疾控人,姜永根勇担责任,着眼长远。“十三五”期间,他积极推进与复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研合作,成功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部“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区疾控中心成为复旦大学教学基地,为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深耕业务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记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裁陈向民
陈向民,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裁,兼任上海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测试技术委员会委员、科技部专家库和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技术专家等。他科研能力精湛突出,工作作风勤勉务实。作为行业技术领军人,他始终领跑产业链延伸发展,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去年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陈向民精耕无线通信专业,并在该领域屡获佳绩。他主持研制的国家信号项目宽频带矢量信号分析仪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部级科技三等奖;主持研发的宽带矢量网络分析仪产品接近国外先进技术,单品网络分析仪的累计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持研发推出的新一代2G/3G/4G全制式扫频仪,让创远仪器成为唯一一家同时入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集采名单的供应商,并占有中国移动七成的市场份额。
作为公司党支部书记,陈向民始终秉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党建引领。他建立了以党员为主要负责人的“科技创新先锋团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团队主持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填补了通信领域的多项国内空白;并申报了十多项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发明专利。更令人自豪的是,创远仪器的产品在4G和5G领域替代了进口仪器,并批量出口欧美等海外市场。他还坚持“双向培养”,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坚持聚集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A6矢量信号分析模块”项目被区委组织部命名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双服双创”科技创新、党建创新深度融合示范项目,实现“党建+科创”深度融合。作为智慧安防的领军人,他带动智慧安防产业集群聚焦发展,延长智慧安防产业链,积极推进5G产业园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成为行业领跑者
——记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吴剑英
吴剑英创办的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可吸收生物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他是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该公司及其子公司多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多个省部级技术及研发转化平台以及一个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建立了中英美一体化的联动研发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国内一体化的研发布局。
吴剑英重视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合作、自主研发及技术引进并举,公司持续保持技术和市场的领先地位。目前,昊海生科已在眼科、骨科、医美、外科四大领域拥有五大系列产品,是国内首家“H+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研发的产品曾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累计获得各种专利203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此外,吴剑英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拥有境内发明专利21件、美国授权专利1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吴剑英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截至去年,昊海生科已在全球拥有270名研发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达19.65%。他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和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年轻人成长。去年,昊海生科及多家子公司获评“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荣誉称号。
作为市人大代表,吴剑英多次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勇担当敢作为 改变小区面貌
——记九里亭街道绿庭尚城小区业委会主任王金梅
王金梅,九里亭街道绿庭尚城小区业委会主任。入党30多年来,她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做好示范。”她说。
在王金梅担任业委会主任之前,小区业委会长期处于瘫痪状态,小区面貌较差,由于管理松散无序,居民怨声载道。为解决小区停车难,王金梅带领业委会成员考察了周边多个小区,充分调研他们的出入道闸以及停车管理办法,同时多次召开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大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有时甚至忙到深夜。刚开始实行停车管理方案、运行道闸系统的时候,她更是每天早晚高峰守在小区门口,向居民耐心解释、劝导。此后,小区乱停车现象得到有效解决,面貌明显改善。
前年夏天,由于小区经常停水、断水,业主群内抱怨连连。王金梅顶着酷暑,带领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穿梭在各个楼道、楼顶查看问题。原来,小区大部分水箱破损严重,已无法维修,急需更新。为此,她去周边小区取经,发现其他小区用的是直供水,使用效果好。小区3幢高楼层先行试点改为直供水,发现不仅水质更清、水压更稳,用水高峰时期的断水现象也大大减少。然而,小区维修基金拮据,试点费用尚可承担,整个小区全部实施却颇为困难。为此,她与物业公司积极协商,分析利弊,最终促使物业公司出资60余万元,使整个小区完成直供水改造。
作为业委会主任,王金梅始终秉持“能省则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开源节流,科学运作小区维修基金和公共收益。用筹集来的资金改建两处儿童乐园,翻新篮球场,补种4000平方米的植物……同时,她积极整合居民的需求,多次引进品牌服务进社区,如“三棵树”免费修理墙面、免费翻新蚕丝被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金梅积极参与捐物捐资,给物业人员送去了口罩、消毒水、食物等应急物资;门岗人手不足时,她又报名参加“红马甲”志愿者队伍,加入人员登记、测温、排摸等工作。此外,她还积极参与清洁家园、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
从“小处”抓起 创建平安社区
——记方松派出所三级警长王亮亮
2017年,王亮亮开始担任紫东新苑小区及周边东明商业广场社区民警。几年间,他从“小处”抓起,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出发,推动成立了“三个联盟”,用实际行动助力社区平安建设。
紫东新苑小区共有1826户居民,其中租赁房屋508户,租赁户与自住户人口比例接近1:1,小区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王亮亮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找到矛盾焦点,将治安、消防、社区业主公约等工作要求下沉到经租公司。
去年5月,在街道牵头下,“房东平安联盟”应运而生,在紫东新苑小区开始试点。同年7月,该小区第一套“房东平安联盟样板房”诞生,屋内干净整洁,门边有灭火器,墙上有公告栏,垃圾桶上方有垃圾分类投放提示……为小区89家经租公司装修设计出租房屋提供了参考。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东明商业广场是方松街道乃至松江城区的核心商区之一,仅酒吧、KTV、足浴、宾馆等就有40余家,夜间酒后滋事类警情成为顽症。为此,王亮亮通过大量工作,逐步形成“店所联动”机制,同时向各商铺宣传“智慧公安”,以众筹形式完善公共视频建设;他还发动商圈从业人员加入平安志愿者队伍,让案件从“被动打”转化为“主动防”。去年,东明商业广场的报警类“110”同比下降了52%。
作为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家长,王亮亮不仅主动参加各项公益活动,而且还牵头开展“警官爸爸”课堂系列讲座。随着活动深入,他开启“校园平安联盟”试点建设,在区检察院、校方的配合下,该联盟以家长志愿者、值班教师、保安与联防队员的“四方联动”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了上下学高峰交通行为,他还策划开展小区出入口“小小志愿者”活动,通过整合和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实现“校园平安,家庭平安,社会平安”的建设目标。
王亮亮还兼任紫东新苑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充分发挥党员民警在治安与法治方面的强项,依靠党的优势和“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群众优势,实实在在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