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底,一段王家卫与他人私下对话的录音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录音内容提到王家卫在拍摄《繁花》期间与工作人员谈话时提到唐嫣,称她平时显得很端着,并交代过“别让唐嫣先到现场,要等老师先到”。这段录音没有时间标注,也没有透露是谁录制的,但从内容来看,显然是发生在2022到2023年拍摄过程中。
然而,问题在于唐嫣与王家卫在公众场合上一直显得非常亲近,唐嫣在拍完戏后曾公开感谢王家卫,并在节目中提到他们通过上海话交流,显得非常有默契。而王家卫也曾夸奖唐嫣,称她是角色的灵魂,拥有光芒。这种在公开场合展现出来的亲密关系与录音中透露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不少网友感到震惊和困惑,他们觉得被误导了。因为从外界的视角来看,两人一直关系和谐,王家卫对唐嫣的称赞和亲近并未让人产生疑虑。然而,这段私人对话却让大家对两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怀疑。
不过,将私人对话与公开言论进行对比并不完全公平。王家卫一向以观察细致、冷幽默甚至毒舌著称。他说“别让她先到”,可能并不是在贬低唐嫣,而是出于对拍摄节奏的考虑。在片场,导演需要掌控整个拍摄的进度,演员的到场顺序有时会影响到现场气氛和工作状态。因此,这种安排并不必然带有恶意或贬低意味。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导演有时需要考虑如何让每位演员调整最佳状态,而这种对拍摄节奏的调控也无关演员的表现好坏。
让这段录音更具争议的,恰恰是在唐嫣的新剧热播、《繁花》话题引发关注的时刻。这让原本只是私人对话的内容被无限放大,引起了观众情绪的激烈波动。事实上,观众无法接受的是,王家卫在镜头前展现出的师徒深情,背后却藏着这些带有冷意的话语。实际上,这种情绪的反应,归根结底反映出观众对明星形象的过度理想化期待。唐嫣在公众面前一直表现得成熟稳重,而这种形象却被认为可能只是她“做作”的一面。这种刻板印象对她非常不公平,如果是其他演员,或许大家只是当导演在开玩笑而已。
其实,这种对演员的苛刻要求和道德审判并非个例。比如,张艾嘉曾批评周迅的演技太过用力,而周迅则解释说这只是导演的真诚意见;娄烨也曾评价周冬雨不够聪明,但仍选择她作为主角。创作过程中的批评并不意味着对演员的否定,有时反而能促使演员进步。而唐嫣此次因“端着”的表演被批评,恰恰反映出观众对于女性演员的一种道德绑架——他们希望女演员表现出更多的感恩之情,而非仅仅依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