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缩短员工成长周期

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招聘新员工并进行培训,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不少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就是一个流程,简单讲讲公司规章制度,薪酬福利,走走过场,就算培训完成了。

然而忽略新员工入职培训会缩短员工在岗时间,拉长员工岗位适应周期。据不完全统计,拥有良好的入职培训体验的员工3年后保留率较一般入职培训体验高出69%,其最佳工作效率时间会比入职培训体验一般的提前2个月。

由此可见,好的入职培训能够帮助新员工加速职业价值观的养成,也为新员工顺利融入公司,更快地进入角色,创造更多的价值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

对于新员工来说,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就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全方位的“文化冲击”。即使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也会有或长或短的震荡期。在这个时期,员工既要熟悉工作环境,又要融入企业文化,更要发展自己的人际网络,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因此,培训部门要把握新员工入职的心理需求,从新员工需求入手设计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才会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讲新员工初入公司都会有陌生感、渴望融入集体以及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征,培训部门应该根据新员工的心理特征做好入职培训的内容规划。

新人来到一家”新公司“,他们最怕的就是被孤立。因此在组织新人培训过程中,要先消除新员工对企业的陌生感。简单来讲,只需做好以下几步:

一个人来到陌生的环境,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如果想要缓解新人的焦虑,就要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举办一个小型的欢迎仪式,或者一起喝下午茶,都能给新员工带来安全感。

作为HR或部门管理者,要主动关心新入职员工的状况,无论是工作技能还是团队相处,都要主动沟通,加强对他们了解,以便更好地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和公司文化。

很多公司错误的做法是,为了让新员工尽快与老员工熟悉,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直接把新人引入老员工的团队中,任由其自身自灭,这种做法必然导致陌生感加剧,新人难以融入团队。

而正确的做法是,倘若新人较多时,在前期可以自成一组管理,选派有责任心敢于担当优秀员工或管理者领导,待逐渐新人适应了职场环境、生活环境后,再将新人编入部门各团队中,这样新老员工有一个缓冲期,有利于团队整体管理和新人留存。

消除新员工对企业的陌生感之后,就要着手把握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了。培训部门要从培训本身出发,利用好新员工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这里为大家整理出了四个关键要素。

新员工入职后,由于其求知欲望较为强烈,因此培训部门要注重入职培训课程内容的打造。这里建议大家打造以企业文化类、制度规范类、岗位技能类、行业特色类、职业素养类为主的课程矩阵。其中以前三类是必须项,而行业特色类和职业素养类为增加项。

举个例子,如果是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一定会开展安全教育的培训,而这个安全教育的培训课程就是这个行业的特色课程。

这五大类课程几乎囊括了所有企业培植新人培训课程的品类,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公司的发展情况和需求打造合适的培训课程矩阵。

对于企业来说,新员工培训存在诸多挑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由于新员工入职时间不规律,且人数较少,导致难以开展统一培训。同样的内容需要不断重复地讲,整体培训效率较低。这导致很多企业会选择不开展培训,或者半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新人集训,这样大大降低了新员工培训的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线上开展新人培训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模式。培训部门可以把80%的应知应会类培训内容及偏重知识点讲解的培训内容录制成视频课程,配合20%的线下培训讲解或带教,来组织新人培训。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新员工入职时间零散,不便于统一开展培训的问题,录制好的课程还能够多次复用,大幅降低培训成本。

而针对一些新员工入职人数相对较多的关键岗位,为了加强培训效果,缩短培训周期,企业可采取训练营的模式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这类培训模式与一般培训最大的区别点就在于注重实操,即通过大量的教学互动及实操演练,让新员工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知识及技能。

企业可以使用EduSoho企培平台的培训项目功能来设计新人训练营。训练营导师可以在培训项目中创建线上课程、线下课程,更引入了线下培训互动游戏“剥豆豆”,不仅能够增强培训的趣味性,还能通过对员工答题情况的统计了解员工对于培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的调整培训计划。

此外,为了加强员工的实操能力,导师可以在培训中设计实操作业,并进行在线批改。

新员工培训考核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很多企业会在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考试对新人进行考核。然而,仅凭考试结果评估学员的表现不够客观。考试评估仅适用于知识点类的考核,对于其他类型的培训内容是不恰当的。

除了考试结果的评估以外,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也十分重要。有些企业为了达到管控培训过程的目的,专门设置了班主任或助教的岗位用来监督、抽查学员的培训状况。但这种人工监察方式往往难以全面监控每个学员的学习情况,也增加了培训的人力成本。

最理想的方式是能够通过自动化工具记录每个学员的学习数据,便于培训部门追踪学员的培训状况,把握学员对于培训知识的掌握程度。

EduSoho企培系统的双擎考核功能,就能依托平台强大的多场景数字化培训模式采集线上、线下相关培训数据,将培训后的“结果考核”与培训过程中的“过程考核”相结合,更全面地考核员工培训情况。

(鉴于新员工入职培训大多是适应性培训,而非以提升绩效为目的的培训,这里将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员工行为改变的追踪等相关内容放到下一期~)

好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不仅能够提升培训效果,帮助新员工增强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还能帮助企业培养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其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THE END
0.法律培训服务方案范文(1)设立培训目标机制:在设立目标之前,成立就业培训服务的需求调查机制和就业培训专业筛选机制,始终把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与就业需求作为工作导向;成立就业培训服务的招标与投标机制,始终确保培训市场的竞争性、公平性、透明性。政府制定年度或季度培训计划。 (2)建立培训实施机制,包括岗前培训、培训就业、岗后探讨机制。可借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4::7/j}rn
1.品保部检验员岗位技能培训矩阵品保部检验员岗位技能培训矩阵合集下载 质检部员工岗位技能矩阵图 电脑 应用驾驶测量 钢材下料模具锻造机加工 热处理的能力管理管理管理管理知识管理资源管理管理能力能力技能能力知识知识能力能力工艺能力技能技能 知识 工艺知识 工艺知识 工艺知识工艺知识工艺知识岗位需要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e8==:556/j}rn
2.评估指标通用12篇适当的评估与追踪管理措施包括:成果导向的评估内容指标、评估规划内容。成果评估指标包括内部成果与外部成果两个方面。内部成果包括:被开发者的意见与满意度、学习成就评估。外部成果包括:被开发者在岗位工作中的变化、对组织整体的影响与效益。 陶祁、王重鸣(2006)在管理培训的背景下,提出了在培训效果评估中可使用适应jvzquC41i|ymj7}wgunv0lto1jgpyns139>747mvon
3.李乾:2021新形势下高效培训体系搭建的核心工具与实操演练第二讲:新形势下培训体系搭建之培训需求分析 一、培训需求矩阵分析核心工具 工具:培训需求矩阵分析系列工具 1.个人绩效达成工具 2.职业生涯发展工具 3.必赢战役落地工具 4.新兴业务孵化工具 5.企业文化融合工具 6.人才梯队建设工具 7.组织智慧沉淀(经验萃取)工具(《岗位经验内化》版权) jvzq<84yyy4dgxqgctt/exr1kpzftrtt1463498137970qyon
4.HSE培训矩阵在石油企业管理上的应用HSE培训矩阵的设计流程 第一 ,HSE培训的需求识别。 企业的直线管理者和员工的相互之间的沟通,再考虑到管理 的潜在能力的需求,综合判别各个岗位风险的控制所需要的 HSE 意识 、HSE技能和 HSE知识统称为 HSE培训需求识别。 HSE培训需求识别是进行 HSE培训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 HSE培训实施的基础,最重要它还是确定 HSEjvzquC41fqi/okfnkd4dqv4o1xofy87d:7j28A62gd=7;Ag39dg65:>28digf=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