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有一些“边缘岗位”,虽然没有编制,但人们眼里总是要胜过纯粹的企业工作。好歹能吃“公粮”,福利和社会地位上,更有保障。
但近来年辅警这份职业,受到的争论声也在增加。跟警员一个字的差别,从性质到职能范围,再到工资待遇,往往是非常巨大的差异。
无论是警校生还是对就业迷茫的非专业毕业生,辅警已然成为很多男生的选项。我们偶尔也会听说,某某辅警经过努力实现转正的消息。
但如果你是内行就明白,想转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既需要年限,也要有足够的学历和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业绩。而业绩如何操作,“方式”就很多了。
一个城市每年能转正入编的人,简直凤毛麟角。其实别说晋升到编制内,光是能坚持多年,似乎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一位来自辽宁小城市的网友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他已经辞职,这才体会到,能在人均月薪3千块的小城市一直留在辅警岗位的年轻人,多半家里不至于太差。
否则像他这种情况,很难。原来,他扣除社保后,每月到手也就2千多。外人眼里,能吃公粮肯定还不错。殊不知这种属于第三方的工作,到手工资可能比其他职业更低。
生活在小城市的网友应该理解,别看收入低,但是吃饭、随礼、汽油、物业等费用,还真的未必多实惠。2千多的收入,对女生而言尚且要精打细算;对男生就更感到抬不起头了。
干满3年后,这位毕业生还是选择辞职。一提他的职业,相亲的女生大多比较感兴趣。再听他的工资,往往就没有后续。而自己目前没有房,尚且如此节俭。
以后到结婚那步,这样的工资根本无法养家啊。他曾很好奇,同事里也有同龄人,年纪轻轻为何敢于留在这里呢?难道就图工作相对自由吗?
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就比如另一个同事,比他来得更早,已经干五年多并且没有考虑其他工作的打算。原来家里早已准备好婚房,平时吃住都去父母那,不用花钱。
家里还承诺,等结婚后还会继续帮他负责养娃,认为辅警比较稳定,不希望他辞职去普通企业干活。同事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终究绝对不是他这种处境的。
这位题主的感慨,获得不少辅警同行的认同。这个职业,说好也不算很满意。平时琐事和风水日晒的活,正式员工不愿做,往往就派给他们。
但相对私企,还是有令人坚持的理由。比如,平时在外他们都是相对受尊重的,没几个老百姓敢顶嘴。上下班打卡后,出入就比较自由了。
相比蹲在企业里,既要夹尾巴,又分分钟钟被上司盯着,相对还能轻松点。只是一看工资待遇,相亲或者家长会上,就难以挺直腰杆地说出口了。
当然,同为辅警岗位,待遇和工作模式方面,差距会很大。有些城市的福利比较好,不少年轻人尤其是警校生,纷纷争取应聘。
而辅警里也有经常站在马路边吸尾气的,还有坐在办公室弄资料的。这要看你的学历、专业、人脉等情况。谁来负重前行,谁来岁月静好,不一样。
除了主动辞职,有些辅警属于被迫离职。因为一些城市开始进行编外清理的工作。就是说,没有编制的人员,将要缩减数量,避免冗大的财务支出和人力成本。
有位做了8年的员工还是被辞退,虽然给了补助,但相当于早就适应的饭碗突然没了。比这更困扰的,是辅警干得时间长,性格和职场思维,跟体制外差别很大。
接下来改行要做什么能适应,什么能养家糊口,往往会出现迷茫的感觉。而且,企业最主要看年龄和工作经验。本身已经不是很年轻,HR又得知曾经是辅警,往往不愿录用。
因为担心这类求职者,说话办事习惯了体制内那套标准;平常群众对他们比较客气。但真实的企业里,你没有技能,不做管理岗,说话如果按原来的语气,可能引发同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