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学刊杂志,出版地:河南,于198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甲骨学研究、殷商史研究、夏商周考古、历史研究等。
收集需求
确认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关键词:商代 纪日 干支 天干字 地支字 先祖日 周祭祀典
商代主要是用60个干支纪日,有时也用单个天干字或地支字纪日,使用地支字纪日比较少。单用天干字或地支字纪日是一种特殊的纪日方式。先祖日如"上甲日"、"大乙日"等是祭祀该先祖的日子,周祭中的五种祀典是祭祀该先祖的典礼仪式,都不能用以纪日。
关键词:巫术 殷商 甲骨文 金文
19世纪后半以来,由于全球学术界皆已正视巫术或巫文化在人类史上的意义,故研究成果颇为可观。受其影响,中国地区早期在考古学与上古史研究的带动之下,在中国古代巫文化方面,亦取得若干成果。晚近一二十年来,巫文化的研究更有日益蓬勃的趋势,成果亦愈加可观。从甲骨文与金文等的材料,以及近年的若干参考数据等,以研究殷商时期的巫术资料为主,进行...
关键词:殷墟 花东甲骨 整理 圆孔 先秦 占卜
《左传》、《国语》等传世文献中记载的有关上古占卜的历史资料的来源,一直是无人问津也无法深入探讨的问题。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上加工的小圆孔,是为便于甲骨的保存携带而特意加工出来的。这一现象为解决这些资料的来源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些记录是古代占卜过程中,对占、验之辞整理记录保存而来的。
关键词:早商 墓葬 食器 酒器
早商时期,墓葬随葬陶器数量较少,种类单一,有鬲、鼎、豆、簋、罐、钵、盆、爵、斝等。墓葬陶器组合尚未有较为固定的形式,陶器组合多为炊食器而少酒器,与殷墟晚商墓葬重酒器组合有很大不同。
关键词:鄩仲匜 鄩氏 铭文 鄩族 地望
鄩仲匜是出土于春秋时期墓葬的一件有铭青铜器。对铭文所载撰内容,历来有诸多学者对鄩氏族存在持有较大争论。鄩仲匜铭文的正确诠释与解读对于研究商周墓葬中的青铜器组合演变、鄩氏的渊源、地望以及各方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尸 社尸 祭祀 礼制
先秦时期,尸是人神之间互动的中介。对于祖先之尸论者颇多,而对于社尸则鲜有论述。结合典籍与出土资料,本文从"尸名分析"、"祭必立尸"和"为尸条件"三个方面具体考察先秦时期的社尸,这对于研究古代的祭祀礼制,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礼》注中的诗说与《郑笺》既有契合又有矛盾之处,郑玄注《周礼》、《仪礼》时未得见《毛传》,所采为三家《诗》说,《周礼注》、《仪礼注》与《郑笺》的契合乃是因为三家《诗》义偶与《毛诗》义相同。《礼记注》提及《毛诗》、毛公,《注》中诗说却与《郑笺》存在诸多不同,说明郑玄注《礼记》时已得见《毛传》,但尚未治《毛诗》之学。
关键词:诺怀 墓志 酎温台 家族
河北省曲周县近年新出土元代诺怀墓志。墓志介绍了志主诺怀的姓氏、籍贯、职官、先世职官及生平事迹,为研究元代史提供了新的材料。蒙古酎温台氏家族五代在汉地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受汉文化影响,并融入汉族文化圈,但在婚姻等方面他们族群意识明显。
关键词:先唐古诗选本 诗歌史 诗歌批评
明代诗歌选本主要是指先唐古诗选本和唐诗选本。先唐古诗选本约有150余种。明代诗歌选本在选录大量先唐古诗和唐诗的同时,既倡明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又体现了一定的诗歌史意识,具有通代诗选性质。
关键词:王季友 生平 交游 仕宦
王季友是盛、中唐时期有一定知名度的诗人,才学人品受到岑参、杜甫、钱起等人推重,同时代殷璠《河岳英灵集》、元结《箧中集》并收其诗。但王季友身后湮没无闻,生平失考,诗歌散佚。今人较少关注,研究亦有疏漏。本文认为王季友隐居河南时期的身份是隐者、诗人兼商人,宝应元年因友人李勉的举荐出任华阴尉,此后仕宦经历与李勉息息相关,并于大历二年...
关键词:樊庆林 散文创作 艺术特征 成功经验
中国本是诗文的国度,元明以后散文却遭到了放逐,原因虽是综合性的,但散文作品本身魅力的缺乏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如何增强散文的艺术魅力,豫籍基层散文作家樊庆林的创作实绩提供了有益借鉴。思想深邃、新见迭出,层层递进、自然过渡,哲理性与形象化语言完美结合,是其散文引人入胜、摄人心魄的三大魅力所在。这既是他个人散文的三大特征,也不...
关键词:女性文学 生命意识 性别和谐
生命意识作为一种主体意识,它是对人从精神生命到肉体生命的各种价值和意义的涵盖。从女性文学近百年的曲折发展证明,女性经历了由神到人至女人再到人的过程。性别和谐是男女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将生命意识作为性别和谐的切入点,能更好地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关键词:春秋金文 构件定位 形体演化
汉字形体的演化表现为构件的定形、定量、定位和定向。《殷周金文集成》、《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所收录的春秋金文中,构件未定位的单字共91个,分形声字的形符、声符位置不定;会形或会意字构件位置不定等情形。通过对构件未定位的单字的各异构的频率统计,描写了春秋金文在构件定位方面的特征。在共见于西周金文和春秋金文的单字中,构...
关键词:文选 五臣音注 形式变化
《文选》五臣注在从单刻本发展到与李善注的合刻本后,正文注释的位置发生了调整变化,而五臣音注的形式与其位置又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位置的变动,合刻本调整了部分五臣音注的形式,使之仍然符合五臣单注本音注的基本体例:一是为避讳改"反"为"切";二是当音注后增添校语或正文注时,增"音、切、声"字;三是当音注后正文注被移走时,删"音、切...
关键词:周氏冥通记 注译 补苴
《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充分吸收了当代研究成果,译文通俗易懂,注释资料翔实,代表了《周氏冥通记》研究的最高水平,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笔者拜读数过,发现其中在注译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兹不揣简陋...
关键词:惯常句 非事件句 界性成分 识解
惯常句表示惯常行为。惯常行为具有无界动作的同质性和伸缩性,也具有间隔反复的特性。惯常句是一种非典型的非事件句。影响动作行为性质的界性成分分为低层次的和高层次的有界性成分与无界性成分两种,高层次的完句成分是全句表达的决定因素。惯常句的完句成分是状语位置上的判断性频度副词和全句的陈述语气。
关键词:碑刻文献 跨学科研究 材料 理论 方法
碑刻作为一种原始而又特殊的实物文献,具有可供跨学科研究的丰富内容。但不论碑刻文献本体还是跨学科领域,整理和研究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需要选择合适的学科视角,全面把握材料,加强理论建设,采用正确有效的研究方法,从而充分发挥碑刻文献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稳定向前发展。
关键词:法家 失范 人 法律
法家认为在礼崩乐坏、纲纪名存实亡的时代,人为贪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缺乏智慧又好佚乐淫,没有志向气魄。为重新对人的欲望进行限制并对社会进行规范,法家借助法律,采取奖赏、重刑、连坐等措施,造就了国力强盛富裕、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的社会。然而法家抛弃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文化,扼杀了人的情感,因此在法律解决了秩序混乱、社会失范的问题之后...
关键词:教育 科举 儒学传播 社会结构 再生产
经典解释权与官员选拔制度对于传统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此两项又每与儒学有关,因此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教育与科举直接影响儒学实际社会效应的产生。唐初教育特别是官方教育系统对于儒学教育的贯彻以及科举考试亦为儒学所笼罩强化了儒学在此时期的传播,但儒学的制度化同时也是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关键词:戏曲 服装 美学意蕴
戏曲服装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服装,随着传统戏曲人物和舞台表演的需要,传统戏曲服装有着共同的艺术特点:程式美、装饰美、色彩美、蕴含文化特色等,通过对传统戏曲服装特点的探讨与分析,可以不断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甲骨文书法 艺术风格
甲骨文书法的艺术风格问题是学界一直以来的热门话题。董作宾的甲骨文分期说为风格的界定提供了基础理论;此后几十年甲骨文书法的蓬勃发展,风格问题连同对甲骨文的摹写一并被提到书学界研究领域。本文针对甲骨文书法结合当今创作状况,旨在学习甲骨文书法过程中更加关注艺术风格演变对文字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出土简帛 内圣外王 思孟学派 科学出版社 传统 历史研究 研究成果 材料
制约历史研究前进的因素众多,但研究材料无疑是促进历史研究前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许多前所未见的材料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次次地使我们惊叹不已。围绕新出土材料的研究成果,也时有面世。摆在我面前的《从出土简帛看思孟学派的内圣外王思想》(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关键词:中国早期现代化 清末民初时期 社会研究 张华腾 新政 革命 诠释 北洋军阀时期
最近,我拜读了张华腾先生的新作《新政、革命与清末民初社会研究》一书,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清末民初时期(1895-1927),又被称为北洋军阀时期,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最为迅速的历史时期之一。所谓现代化,"指的是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城市化社会的这样一种巨大转变”。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弦歌大道436号,邮编:45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