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pdf搜弘文库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金币   13人已下载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2007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01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章特别规定第一节集体合同第二节劳务派遣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

2、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

3、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第六条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

4、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

5、定的,实行同工同酬。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02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

6、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十五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

7、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

8、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03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

9、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

10、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

11、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04(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

12、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第三十二条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

13、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

14、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05(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

15、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6、(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06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

THE END
0.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2024精).pdf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2024精) .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与基本原则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 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雇主与劳动者之间订立、变更、解除劳动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4861A6543912>:2296247xjvo
1.劳动合同法txt(2024精).pdf劳动合同法txt(2024精) .pdf,劳动合同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法律目的 根据宪法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 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境内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 ,以及与劳动合同有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4861A6543962>:2296247xjvo
2.(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理解与适用.pdf劳动合同(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理解与适用.pdf 9页VIP内容提供方:max 大小:650.47 KB 字数:约4.35千字 发布时间:2020-12-28发布于陕西 浏览人气:8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理解与适用.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734A4834;2595762642=70ujz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法律法信第二条 【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沿革信息国家法律 7 篇地方法规 9 篇裁判规则 25 篇案例23194 篇期刊60 篇 第三条 【劳动者权利】劳动者享有jvzquC41yy}/hj}kp0io171hnlh1pohn1ipp}jpv0nuouDikfCB3B79;2
4.{新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主要条文解读.pdf{新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主要条文解读.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劳动合同法主要条文解读 ——从用人单位的视角 黄巧燕 中山大学法学院 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劳动合同法新规定总体介绍与评价 (概述)  几易其稿,每一条款的改动都意味着各方的博弈  进入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5168394942616=7222663<60ujzn
5.2018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17.下列人物形象与其所属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方鸿渐--《围城》 B.雅罗米尔--《生活在别处》 C.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 D.吴荪甫--《林家铺子》 18.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B.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则整个劳动合同都将失去法律效力 C.经济补jvzq<84yyy4djrsciy/q{l1jvsm1|y|z1~jpsncpi532:=2;1737h784;990qyon
6.手把手分享法律人如何用好AI—Prompt篇promopt1.法律解释与推理: AI 大模型可以根据历史信息和数据给出一些预测和判断,但仍然难以像专业的法律人一样,推演复杂的法律解释和论证。特别是在涉及交叉多个法律领域或需要深入社会背景解读法条时,AI的能力非常有限。 2.理解道德和情感: AI 大模型难以理解案件中涉及的复杂情感和动机,如离婚案件中的夫妻之间可能出现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vv2;35hhqo1gsvrhng1jfvjnnu174:9<795<
7.2025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解读(官方版).pdf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法律,以确保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得 到保障。 第一章总则 劳动合同法的总则部分明确了该法律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 原则。其中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 内容。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 本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包括劳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3761@5283833=72326357xjvo
8.《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18.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包括2方面的内涵——大学教师必须在科研活动中理解学科内容及其精髓,以更有效地应切实解决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户口、劳动合同、社会保险)。 (4)(政府)取消不合理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e49;85::/j}rn
9.《公司法》与《劳动合同法》中竞业禁止的相关法律问题《公司法》与《劳动合同法》中竞业禁止的相关法律问题,《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竞业禁止,法律问题,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我国加快了各项法律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jvzquC41ycv/ewpk0pku1znmcp3GDc]4249189850jznn
10.2017年半月谈第2期半月谈2017第2期文章汇总点此下载半月谈2017年第2期精选文章汇总(PDF打印版) 《半月谈》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必备的阅读学习刊物之一因此,法与德相结合是我们惩治腐败的一个内在需要。 建设“善良、和谐、非暴力”社会的需要。暴力对于在监管内容上,相关部门应对企业与农民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是否月度结算、是否存在违法转包等进行常态jvzq<84yyy4djrsciy/q{l1jvsm1|q|n1wu1;5392>0;;d432<877mvon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日文版)[PDF格式]学习资料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引》(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MPLOYMENT CONTRACTS)是在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发布的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条 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劳动法共分8章98条,包括:jvzquC41lr4ilnsinkyi0lto1fr0r:74795
12.最新劳动合同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2025.pdf最新劳动合同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2025 .pdf 2页VIP 内容提供方:183***8206 大小:81.08 KB 字数:约1.53千字 发布时间:2025-01-14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23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最新劳动合同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2025 .pdf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3741A5633863<<2296327xjvo
13.《劳动合同法》解读20241209112757.ppt*谢谢观赏2019-9-14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大多数情形下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合同终止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谢谢观赏2019-9-14部分用人单位正是利用这一规定,选择与劳动者订立短期劳动合同,期限不长,终止既方便又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谢谢观赏2019-9-14《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到期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46:1>6244645<82346227x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