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刘**(实名认证)
IP属地:四川
下载本文档
2025年职业健康培训考核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A.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B.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证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D.以上都对答案:B解析: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目标就是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选项A监视发生、发展规律是其作用之一,但不是主要目标;选项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关系和危害程度主要是职业卫生检测等工作的内容。2.以下哪种气体属于刺激性气体()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氯气D.甲烷答案:C解析: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氯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会对呼吸道等造成严重损伤。一氧化碳是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不属于刺激性气体,在高浓度时可能会引起窒息等;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一般无明显刺激性。3.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A.发热鼻塞B.胸痛胸闷C.咳嗽咯痰D.呼吸困难答案:C解析:尘肺病早期,由于粉尘在肺部的沉积等刺激,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发热鼻塞一般是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症状;胸痛胸闷在尘肺病较严重阶段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也是尘肺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表现。4.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本人的健康档案。A.有权索取B.无权索取C.有权要求复印D.无权要求复印答案:C解析: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要求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5.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因素。A.接触噪声的时间B.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C.个人的免疫力D.A和B答案:D解析: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与接触噪声的时间和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有关。接触时间越长、噪声强度越大,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就越高。个人免疫力对人体整体健康有影响,但不是决定噪声危害的主要因素。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D.间断答案:B解析:用人单位有责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以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7.以下哪种职业病不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A.中暑B.手臂振动病C.森林脑炎D.高原病答案:C解析: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是指由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辐射等引起的职业病。中暑是高温环境导致的;手臂振动病是由长期接触振动引起的;高原病是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引发的。而森林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8.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答案:B解析:职业健康检查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以确保检查的质量和规范性。9.苯主要以下列哪种途径进入人体()A.经皮肤B.经消化道C.经呼吸道D.以上都是答案:C解析: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在生产环境中,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虽然苯也可以经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但经呼吸道吸入是其主要的进入途径。10.用人单位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B.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D.安全管理人员答案:A解析:用人单位为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应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相关工作。1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答案:B解析: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为了避免受到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危害,应该向上风方向疏散,因为上风方向可以避免接触到随风扩散的危险化学品。12.长时间、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引起()A.皮肤干燥B.呼吸道刺激症状C.神经衰弱综合征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长时间、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对皮肤造成影响,导致皮肤干燥;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等表现。13.下列哪种粉尘可引起矽肺()A.煤尘B.放射性粉尘C.游离二氧化硅粉尘D.水泥尘答案:C解析: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煤尘可引起煤工尘肺;放射性粉尘主要引起放射性损伤等;水泥尘可引起水泥尘肺。1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A.重体力劳动B.其所禁忌C.危险D.高温答案:B解析: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15.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上岗前检查可发现职业禁忌证;在岗期间检查可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离岗时检查可明确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应急检查则是在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等紧急情况下进行的检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D.其他因素答案:ABCD解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有毒化学品、粉尘等)、物理因素(如噪声、辐射等)、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以及其他因素(如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以下属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的有()A.劳动者的职业史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D.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答案:ABCD解析: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这些内容有助于全面了解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3.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有()A.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B.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D.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答案:ABCD解析: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采取管理措施、提供防护用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设置警示标识和说明等,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4.高温作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A.中暑B.热痉挛C.热衰竭D.化学性皮肤灼伤答案:ABC解析:高温作业可能导致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等职业病。化学性皮肤灼伤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与高温作业无关。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血液答案:ABC解析: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血液是毒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运输的途径,而不是进入人体的初始途径。6.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有()A.发现职业禁忌证B.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C.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D.为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答案:ABD解析: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包括发现职业禁忌证、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以及为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主要是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价等工作的目的。7.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包括()A.听力损伤B.心血管系统损害C.神经系统损害D.消化系统损害答案:ABC解析: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听力损伤,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如引起血压波动、神经衰弱等。一般情况下,噪声对消化系统的直接损害不明显。8.以下关于职业病病人保障的说法正确的有()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B.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C.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D.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职业病病人的医疗和生活保障由用人单位承担答案:ABCD解析: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用人单位有责任保障职业病病人的权益,包括安排治疗康复检查、调离不适宜岗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支付费用以及在未参保时承担相应保障责任等。9.粉尘的危害有()A.引起尘肺病B.引发呼吸道疾病C.某些粉尘具有致癌性D.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影响安全生产答案:ABCD解析:粉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引起尘肺病等职业病,引发呼吸道疾病,部分粉尘如石棉尘等具有致癌性,同时大量粉尘还会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影响安全生产。10.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包括()A.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B.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C.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D.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答案:ABCD解析:用人单位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包括制定计划和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制度、监测及评价制度等),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劳动者有权利拒绝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答案:正确解析:劳动者享有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对于没有职业危害防护的作业,劳动者有权拒绝,以保障自身健康。2.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劳动者个人承担。()答案:错误解析: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答案:正确解析:这是职业病的法定定义,明确了职业病的主体、环境和致病因素等。4.用人单位可以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答案:错误解析:未成年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以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5.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就可以不采取其他职业病防治措施。()答案:错误解析:做好个人防护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环节,但不能仅依靠个人防护,还需要采取综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管理等。6.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答案:正确解析: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有责任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7.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答案:正确解析:建立和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有助于跟踪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8.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答案:正确解析: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损伤,用人单位应在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相应的设施和用品,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9.劳动者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不属于职业病。()答案:错误解析:劳动者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如果符合职业病诊断标准,应诊断为职业病。10.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先安排其上岗,然后再进行检查。()答案:错误解析: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得先上岗后检查,以防止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相关作业。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主要职责。答: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前期预防:-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验收等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如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指导和督促劳动者正确使用。-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医疗保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2.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答:职业健康监护是指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