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胡**(实名认证)
IP属地:四川
下载本文档
2025年职业健康培训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A.每月B.每季度C.每年D.每两年答案:C2.下列哪种职业病不属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23年修订版)中的职业性尘肺病?A.矽肺B.石棉肺C.棉尘病D.铸工尘肺答案:C3.工作场所存在苯(PC-TWA=6mg/m³)和甲苯(PC-TWA=50mg/m³)的混合暴露,实测浓度分别为苯4mg/m³、甲苯30mg/m³,其超限倍数应()。A.苯≤12mg/m³,甲苯≤100mg/m³B.苯≤18mg/m³,甲苯≤150mg/m³C.苯≤6mg/m³,甲苯≤50mg/m³D.苯≤24mg/m³,甲苯≤200mg/m³答案:A(注:化学物质超限倍数为PC-TWA的2倍)4.某机械加工厂噪声作业岗位8小时等效声级为88dB(A),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19),该岗位劳动者每日接触时间应不超过()。A.8小时B.4小时C.2小时D.1小时答案:B(注:85dB(A)对应8小时,每增加3dB,接触时间减半)5.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承担。A.劳动者个人B.用人单位C.工伤保险基金D.卫生行政部门答案:B6.下列哪种防护用品属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A.普通棉纱手套B.防化服(A级)C.工作帽D.反光背心答案:B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A.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B.劳动合同签订情况C.工资发放记录D.安全培训记录答案:A8.某化工企业使用的某化学物质MSDS中“急性毒性”栏标注“LD50(大鼠经口)=500mg/kg”,该物质属于()。A.剧毒B.高毒C.中等毒D.低毒答案:C(注:LD5050-500mg/kg为中等毒)9.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安全操作规程C.岗位责任制D.应急疏散路线图答案:A10.职业性中暑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高温作业史B.体温升高≥38℃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D.实验室检查(如电解质紊乱)答案:B(注:核心体温≥40℃为重症中暑诊断关键指标)11.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的罚款。A.五万元以下B.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C.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答案:D12.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健康“三同时”的内容?A.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进行安全评价答案:D13.某电子厂焊接岗位存在铅烟(PC-TWA=0.05mg/m³),实测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06mg/m³,该岗位()。A.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B.不符合,需立即整改C.需计算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D.需进行个体防护用品升级答案:B(注:TWA超过PC-TWA即不符合)14.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的健康检查。A.应急B.转岗C.休假后D.退休前答案:A15.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档案。A.劳动者健康监护B.安全管理C.设备维护D.事故处理答案:A16.某噪声作业场所,劳动者需佩戴耳塞,其噪声衰减值为25dB(A),现场噪声为95dB(A),则实际接触噪声为()。A.70dB(A)B.75dB(A)C.80dB(A)D.85dB(A)答案:A(注:95dB-25dB=70dB)17.下列哪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生物因素?A.炭疽杆菌B.水泥粉尘C.紫外线D.苯答案:A18.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口头告知B.书面告知C.培训告知D.邮件告知答案:B1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年。A.3B.5C.7D.10答案:B20.某企业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在()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无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答案:×2.用人单位可以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答案:×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答案:√4.防尘口罩可以替代防毒面具用于有机蒸气防护。()答案:×5.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直接向劳动者本人通知,无需告知用人单位。()答案:×6.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答案:√7.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答案:√8.用人单位可以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答案:×9.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必须有明确的噪声暴露史和听力损伤的客观检查结果。()答案:√10.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档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0年。()答案:√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及典型示例。答案: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三类:(1)化学因素:如苯、铅、粉尘(矽尘、煤尘);(2)物理因素:如噪声、高温、电离辐射;(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鲁氏菌;(4)其他因素:如不良工效学因素(长时间弯腰)、心理因素(高强度工作压力)。2.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主要职责有哪些?(至少列出5项)答案:(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兼职管理人员;(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保证职业病防治所需资金投入;(5)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6)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7)定期检测、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8)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3.简述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类型及目的。答案:(1)上岗前检查:筛查职业禁忌证,确保劳动者不因其健康状况不适应拟从事的作业;(2)在岗期间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病损害或职业禁忌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3)离岗时检查:明确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为可能的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4)应急检查: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对可能受影响的劳动者进行紧急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急性损害。4.列举3种常见的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应的职业病。答案:(1)噪声:职业性噪声聋;(2)高温:职业性中暑;(3)电离辐射: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4)紫外线:电光性眼炎;(5)振动:手臂振动病。5.用人单位未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至少列出3项)答案:(1)警告、责令限期改正;(2)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20万元罚款;(3)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提请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关闭;(4)造成劳动者患职业病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5)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某汽车制造企业冲压车间有12名作业人员,主要接触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90dB(A))和振动(4小时手传振动4.5m/s²)。近3个月内,2名工人主诉听力下降、耳鸣,1名工人出现手指麻木、遇冷发白症状。企业未开展过职业健康检查,未为工人配备降噪耳塞(仅发放普通棉耳塞),车间未设置隔音屏障。问题:(1)分析该企业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2)提出整改措施。答案:(1)存在问题:①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②职业病防护设施缺失(未设置隔音屏障);③个人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普通棉耳塞降噪效果不足);④未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振动)进行检测、评价;⑤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未向劳动者说明危害及防护措施);⑥可能存在职业性噪声聋、手臂振动病的早期病例未被发现。(2)整改措施:①立即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噪声、振动进行检测,明确危害程度;②加装隔音屏障、设备减震装置,从源头控制危害;③为劳动者配备符合标准的降噪耳塞(降噪值≥25dB)和防振手套;④组织全体冲压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重点听力、手部神经功能);⑤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疑似职业病患者安排诊断;⑥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告知危害及防护知识;⑦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案例2:某化工企业使用三氯乙烯(PC-TWA=30mg/m³)进行金属脱脂,2024年12月车间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检测结果为45mg/m³(8小时TWA),1名工人出现全身皮疹、发热症状,经医院诊断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的一种)。问题:(1)该企业违反了哪些职业卫生法规?(2)针对三氯乙烯危害,应采取哪些综合防控措施?答案:(1)违法内容:①工作场所三氯乙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GBZ2.1),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②未及时发现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③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控制三氯乙烯浓度,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防护设施要求);④可能未向劳动者如实告知三氯乙烯危害,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劳动合同告知义务)。(2)防控措施:①工程控制:改用低毒替代物质(如水性清洗剂);安装局部排风装置,确保三氯乙烯浓度≤30mg/m³;②管理控制:定期检测三氯乙烯浓度(每半年至少1次);建立健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